- 數智重生:戰略求變與組織煥新
- (新加坡)陳威如 凌雋 田佳瑋
- 1152字
- 2025-06-26 17:55:34
數智化戰略循環落地四步法
兩項基本原則讓我們窺探了數智化戰略的生成方式,那么數智化戰略該如何落地呢?這就需要有一套行之有效、便于大家實踐操作的方法論。為此我們提煉總結了一套數智化戰略生成的方法,包含“一個圓心,四步循環”(見圖2-1)。
在戰略生成過程中,企業在數智化時代的使命和愿景就是一切的圓心,起著錨定與導航的作用,猶如航船承載的壓艙石。戰略循環正是在使命和愿景的驅動下進行的,一般可以分為四個步驟:戰略設計、戰略拆解、戰略執行和戰略復盤。其中,頂層的戰略設計對于長遠發展至關重要,旨在為組織勾畫未來方向和目標;接下來的戰略拆解則將長遠方向拆解為實現目標的關鍵策略路徑;戰略執行則是確保關鍵策略得以實現的關鍵舉措環節,需要交由團隊去執行到位;在完成戰略設計、戰略拆解和戰略執行之后,必不可少的是實時且適時的深度復盤,復盤的目的在于針對戰略循環的前三個步驟開展有效的調適和優化。

圖2-1 戰略循環
戰略循環的本質在于深刻理解并調動資源滿足新時代的客戶需求,即首先洞悉客戶所需,然后設計符合客戶需求的解決方案,再將其分解成團隊的具體行動計劃,最終依靠團隊執行力予以落地實施,并通過復盤不斷探尋優化空間。這就是整個循環的理念。
有了循環步驟,還需要有配套的認知,就像武功秘籍給出了一招一式,還需有一本武功心法。任正非提出“站在后天看明天”,意思就是“站在未來,思考當下”,而要踐行這個觀點,我們需要有系統的思路與節奏:看十年、謀三年、干一年。
“看十年”要求我們如追求重生般地設想十年后所在行業及客戶需求的發展趨勢和終局是什么樣的,以及我們要建設什么樣的公司、提供什么價值,確保愿景與行業發展趨勢緊密相連。
“謀三年”是利用一個可以具象化的業務創新或可復制的樣板,通過三年的打磨,帶給整個組織希望與想象,可以視為實現十年愿景的業務層面戰略,通過切實可行的中期路徑與里程碑來連接。很多公司容易對超過三年沒有達成預期效果的創新項目失去信心并不再對項目提供支持;但如果追求一年內快速得到成果,很可能會出現不可持續的短期機會主義驅動的創新。因此,業務的創新以2~3年為周期較為合理。
“干一年”意味著所有高瞻遠矚的愿景和戰略規劃最終都要依托團隊執行才能落到實處。無論戰略設計多么精妙絕倫,沒有執行力的支持都將是空中樓閣。我們必須親力親為,投身實戰去實現戰略。“干一年”的關鍵是腳踏實地,以結果為導向,有具體的策略、做法與指標,但同時始終要與看十年、謀三年的目標保持一致。
需要強調的是,此處提及的十年、三年、一年并非死板的時間刻度,而是象征長期、中期、短期未來思考的不同層次。實際上,不同行業的戰略規劃有不同的周期,如傳統汽車制造和醫藥研發等行業可能需要以十年為周期預測行業終局;而對于快速迭代的游戲行業來說,三年便已屬于相對長期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