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歧與團結:以色列社會的運轉邏輯和活力來源
- (美)丹·塞諾 (以)索爾·辛格
- 739字
- 2025-06-20 14:44:50
著陸是最難的
在飛往月球的途中,“貝雷希特號”先繞地球飛行,并不斷擴大繞地軌道,持續數周之久。在此期間,以色列公眾并沒有太關注它。但隨著著陸日期的臨近,人們的興奮之情也逐漸高漲。這段奔月之旅最終會以勝利還是災難收場呢?
站在擠滿貴賓和家屬的觀景臺前面,SpaceIL和以色列航空航天工業公司太空部門的負責人提供現場解說。在他們身后,可以看到控制室的大屏幕。就航天器所要克服的所有障礙而言,著陸是最難的。科弗爾·達馬里想起一位老宇航員跟他說過的一句話:“在月球著陸需要100萬個奇跡。”
當然,全國觀眾并不知道這些。他們看到的只是屏幕上的數字,上面顯示著下降的方向和速度。屏幕看起來就像是汽車上過于復雜的儀表盤,只不過它前面坐著幾十名全神貫注的工程師。屏幕的另一側是動畫,正顯示航天器朝著月球降落的軌跡。
當航天器即將從繞軌道飛行階段過渡到著陸階段時,主持人解釋道,它會自動判斷一切是否正常。如果情況不佳,“貝雷希特號”會中止著陸,再繞月飛行4個小時,然后繼續嘗試。在即將到來的關鍵時刻,控制室里鴉雀無聲,每個人都在看航天器是否會變軌。緊接著,聲音響起:“開始下降了。我們已經跨過臨界點。”
從距離月球20千米處下降到月球表面需要17分鐘。然后,問題開始接二連三地出現。屏幕上的數字一動不動,因為來自航天器的通信流即遙測數據丟失了。好在幾秒之后又恢復了。但緊接著,又有一個聲音傳來,主引擎關閉了。從控制室里人們的表情來看,這顯然是在預料之外的。
雖然主引擎重新啟動了,但是此時是否有足夠時間避免硬著陸仍不得而知。通信信號再次中斷。在痛苦的幾秒過去后,結果不言而喻,但沒有人愿意說出來。最終,指揮中心的負責人宣布,“貝雷希特號”墜毀在月球表面。8年多的歷程,48天共計650萬千米的飛行距離,在最后的10分鐘卻以失敗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