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03章 山歌悠悠(上)

臘月里的珠街鄉,山風凜冽,卻吹不散臘羅巴山寨里飄蕩的酒香與歌聲。文化站長蠻滋佳裹緊了身上的棉襖,踩著青石板路向山腰走去。他此行是要拜訪臘羅巴寨子里有名的民間山歌傳承人羅金鳳。

山路蜿蜒,兩旁是層層疊疊的梯田,冬日的蕭瑟掩蓋不住這片土地的生機。蠻滋佳邊走邊哼著小調,那是他小時候聽祖母唱過的山歌調子。作為珠街鄉的文化站長,他深知這些即將失傳的民間藝術是多么寶貴。

轉過一個彎,臘羅巴寨子映入眼簾。臘羅巴特色的土房錯落有致地散布在山腰間,炊煙裊裊,偶爾傳來幾聲犬吠和孩子的嬉笑聲。最顯眼的是寨子中央那棟掛著彝繡門簾的房子,那就是羅金鳳的家。

蠻滋佳還沒走到門口,就聽見院內傳來清亮的歌聲:

“哎——山高路遠哥來尋,妹在山上放羊群;不是爹娘管得緊,早跟哥哥下山行......”

是臘羅巴山歌的調子,聲音洪亮而不失柔美,婉轉中帶著山野的質樸。蠻滋佳駐足聆聽,直到歌聲落下,才抬手叩響了門環。

門“吱呀”一聲開了,站在門口的是個五十來歲的臘羅巴婦女,身著傳統彝族服飾,頭帕上繡著精美的花紋,眼眸明亮,笑容淳樸。

“羅大姐,我是鄉文化站的蠻滋佳。”蠻滋佳自我介紹道。

“曉得曉得,字鄉長早就打過招呼了。快請進,外頭冷。”羅金鳳熱情地讓開門道。

院子很寬敞,正中生著一堆火,火上架著一個銅壺,咕嘟咕嘟地冒著熱氣。火堆旁坐著兩個女人,一個年紀與羅金鳳相仿,另一個則年輕些,約莫二十出頭。

“這是我當家的妹妹羅珍,也是唱山歌的好手。”羅金鳳指著年長些的女子介紹道,然后又轉向年輕姑娘,“這是烏蠻阿惠,您的小妹,從小就愛唱山歌,嗓子亮得很。”

蠻滋佳與二人寒暄過后,說明來意:“縣里要搞民間文化保護工程,要求各鄉系統收集整理民間山歌。羅大姐是咱們鄉最有名的山歌傳承人,所以我特地來請教。”

羅金鳳笑著擺擺手:“什么傳承人不傳承人的,就是愛唱幾句。來來,先喝杯熱茶暖暖身子。”

茶是臘羅巴特制的烤茶,香氣濃郁。四人圍火而坐,話題自然轉到了山歌上。

“我們臘羅巴的山歌啊,就跟這大山一樣,有挖不完的寶藏。”羅金鳳說起山歌,眼睛格外明亮,“有情歌、勞動歌、節慶歌、祭祀歌,各種各樣的調子,各種各樣的唱法。”

蠻滋佳拿出錄音設備:“羅大姐能不能唱幾句示范一下?”

羅金鳳也不推辭,清了清嗓子便唱了起來:

“三月茶樹發新芽,妹在茶園采新茶;哥在對面砍柴火,一眼望去手被扎......”

歌聲一起,院子里的氣氛頓時活躍起來。羅珍和烏蠻阿惠相視一笑,隨即跟著和聲。三個女人的聲音交織在一起,高亢處如鷹擊長空,低沉時如溪水潺潺,聽得蠻滋佳如癡如醉。

一曲終了,蠻滋佳才回過神來,趕忙按下錄音鍵的停止鈕。“太精彩了!這就是我們要收集保護的寶貴財富啊!”

羅金鳳卻嘆了口氣:“現在的年輕人都不愛學這些老調子了。我年輕時,寨子里誰不會唱幾首山歌?勞作時唱,節慶時唱,談情說愛時也唱。如今嘛......”她搖搖頭,“連我自家娃娃都嫌土氣,寧可聽那些流行歌曲。”

蠻滋佳點點頭:“所以更要抓緊時間收集整理。羅大姐,能不能請您系統地回憶和演唱各種類型的山歌?我負責錄音和記譜。”

“光我一個人可不夠。”羅金鳳指著羅珍和烏蠻阿惠,“她倆會的調子比我還多呢!特別是阿惠,別看年紀小,腦子靈光,記性特別好,好多老調子我都忘了,她卻還記得。”

烏蠻阿惠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低頭抿嘴一笑:“我也是跟著奶奶學的。”

“那太好了!”蠻滋佳欣喜道,“咱們就一起合作,把珠街鄉的臘羅巴山歌統統整理出來。”

計劃就這么定了下來。蠻滋佳每隔兩三天就會來羅金鳳家一趟,記錄她們演唱的山歌。羅珍果然如羅金鳳所說,肚子里裝滿了各種各樣的山歌調子;而烏蠻阿惠不僅記憶力超群,還會用現代方式記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天下午,四人正忙著記錄一首古老的祭祀山歌,院門外傳來汽車引擎聲。不一會兒,兩個人一前一后走進院子。

“喲,這么熱鬧!”走在前頭的中年男子笑聲洪亮。蠻滋佳抬頭一看,連忙起身——來的不是別人,正是珠街鄉鄉長字成濤和鄉黨官員尹文超。

“字鄉長、尹書記,您們怎么來了?”蠻滋佳有些意外。

字成濤笑道:“我們來臘羅巴寨檢查工作,順道來看看文化保護工作的進展。怎么樣,收獲大嗎?”

尹文超接話道:“烏蠻滋佳啊,你可挖到寶了。羅金鳳同志不僅是山歌傳承人,還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珠街打歌的代表性傳承人呢!”

這話讓蠻滋佳吃了一驚。他知道羅金鳳能歌善舞,卻不知她還有這等身份。

羅金鳳謙遜地笑笑:“那都是大家抬愛。我不過是比別人多學了幾個調子,多會幾個步伐罷了。”

字成濤擺擺手:“不必謙虛。你上世紀八十年代就代表我們彝族參加縣級文藝匯演,后來多次帶隊參加省、州民間文藝匯演,這可是實實在在的榮譽。”他轉向蠻滋佳,“烏蠻滋佳啊,你要把羅金鳳的全部技藝都記錄下來,鄉里會全力支持這個工作。”

尹文超補充道:“縣文化局下撥了一筆非遺保護專項資金,我們可以用來購買更好的錄音錄像設備。一定要把珠街鄉的彝族文化完整地保存下來。”

兩位鄉領導的到來和支持,讓工作進展更加順利。有了專項資金,蠻滋佳添置了專業錄音設備和攝像機,對羅金鳳的山歌和打歌進行全方位記錄。

隨著工作的深入,蠻滋佳越發覺得羅金鳳不愧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她不僅能演唱上百首不同類別、不同調式的山歌,還能完整演示珠街打歌的各種步伐和套路。

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羅金鳳決定展示真正的“珠街打歌”。她換上了全套彝族傳統服飾,頭戴銀飾,身穿繡花褂子,腰系彩帶,整個人煥發出不一樣的光彩。

“珠街打歌可不只是唱歌那么簡單。”羅金鳳一邊整理衣飾一邊解釋,“它是歌、舞、樂三位一體的藝術形式。節奏明快、多變,舞蹈語言豐富,步伐多樣。”

她開始演示基本的十六步平擺,腳步輕盈而有力,身上的銀飾隨著動作叮當作響,宛如山間清泉擊石。

“這是三步一掂。”羅金鳳變換步伐,身體如風中楊柳般柔韌,“這是半翻半轉...這是全翻...這是三翻三轉......”

蠻滋佳看得眼花繚亂,趕緊調整攝像機焦距。羅珍和烏蠻阿惠也很久沒見羅金鳳如此完整地展示打歌技藝,不禁鼓掌叫好。

最令人叫絕的是,羅金鳳的打歌中融入了對十二生肖動物動作的模擬——鼠的機敏、牛的沉穩、虎的威猛、兔的敏捷......每一種動物的神態都被她演繹得惟妙惟肖。

“珠街打歌起源于古代彝族的戰爭舞蹈,所以整個表演充滿戰斗氣息,情緒激昂,催人奮進。”羅金鳳結束演示后解釋道,額上滲出細密的汗珠,眼神卻格外明亮。

蠻滋佳忽然想起什么,問道:“羅大姐,您愛人金發大哥也是民間歌手吧?怎么沒見他?”

羅金鳳的笑容淡了些:“他去外地打工了。寨子里光靠唱山歌養不活一家人啊。”

院子里一時沉默。這時烏蠻阿惠輕聲說:“姑姑,要不我們把姑父叫回來?就說鄉里重視文化傳承,需要他一起參與記錄工作。”

字成濤當即拍板:“這個主意好!鄉里可以給一定的生活補助,確保傳承人能夠安心從事傳承工作。”

尹文超也表示支持:“文化傳承是大事,不能讓經濟問題成為障礙。”

在鄉領導的協調下,羅金鳳的丈夫金發不久后從外地返回家鄉。果然如羅金鳳所說,金發也是一把唱歌的好手,尤其擅長彝族古老的敘事長歌,為山歌收集工作增添了不少寶貴內容。

冬去春來,山歌收集工作進行了三個多月。蠻滋佳已經記錄了近兩百首山歌,其中包括情歌86首、勞動歌42首、節慶歌35首、祭祀歌18首,以及其他雜歌20余首。羅金鳳的打歌技藝也被完整地錄像保存。

清明節前夕,字成濤和尹文超再次來到羅金鳳家,聽取工作進展匯報。

“我們已經基本完成了第一階段的山歌收集工作。”蠻滋佳匯報道,“接下來我打算整理成書稿和音像制品,申報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字成濤滿意地點點頭:“很好。不過我有個想法——光記錄保存還不夠,還要讓山歌活起來,傳承下去。”

尹文超接話道:“老字和我商量過了,打算在鄉中心學校開辦山歌興趣班,請羅金鳳同志擔任輔導老師,讓年輕人也學會唱咱們臘羅巴的山歌。”

羅金鳳聽了又喜又憂:“教娃娃們唱山歌我當然愿意,就怕他們不愛學。”

烏蠻阿惠突然插話:“姑姑,讓我也當助教吧!我和年輕人年紀相近,知道怎么讓他們感興趣。我們可以把老調子填新詞,還可以用現代樂器伴奏......”

羅珍也笑道:“是啊,金鳳,還記得我們小時候怎么學山歌的嗎?一邊玩游戲一邊唱,一點也不枯燥。”

這個提議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贊同。清明節后,珠街鄉中心學校的山歌興趣班正式開辦。出乎羅金鳳意料的是,報名參加的孩子還真不少。在烏蠻阿惠的建議下,她們不僅教授傳統山歌,還組織孩子們根據生活感受創作新山歌。

五一勞動節時,鄉里舉辦了首屆珠街鄉山歌大會。羅金鳳帶領的興趣班孩子們首次登臺表演,稚嫩的嗓音唱著古老的調子,贏得了滿堂彩。更令人驚喜的是,金發組織的成人打歌隊表演的珠街打歌,獲得了縣文化局領導的高度評價。

夏至那天,蠻滋佳帶著整理好的書稿和音像資料前往縣文化局。珠街鄉彝族山歌和珠街打歌順利被評為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羅金鳳被正式認定為代表性傳承人,享受政府津貼。

消息傳回寨子那天,羅金鳳家再次飄出悠揚的山歌聲。這次不只是她、羅珍和烏蠻阿惠,還有金發和興趣班的幾個孩子,大家圍坐在一起,用歌聲表達著喜悅之情。

蠻滋佳坐在一旁,沒有打開錄音設備,只是靜靜地聽著。他看著羅金鳳臉上洋溢的笑容,突然明白了一個道理:文化傳承不只是記錄和保存,更是讓古老的藝術在新的時代煥發生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图县| 广丰县| 攀枝花市| 密山市| 大冶市| 蒙城县| 来宾市| 大埔县| 上蔡县| 陆川县| 长春市| 军事| 曲水县| 大方县| 克什克腾旗| 陕西省| 海门市| 安龙县| 屏东县| 霍州市| 嘉义县| 金阳县| 英山县| 顺义区| 宿迁市| 壶关县| 龙山县| 保定市| 兴隆县| 新邵县| 库尔勒市| 乐至县| 收藏| 慈利县| 清苑县| 逊克县| 湛江市| 武宣县| 清河县| 都安| 始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