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當一個人擁有出色的能力或成就,卻未能收獲相應的尊重與關注時,他會產生憤怒、沮喪等負面情緒,比如因沒有收到大公司的offer而感到心中不平衡。這其實就是一個人的應該式思維在作祟。
應該式思維可以解釋為:一種以想象中的規則去衡量現實的思維方式。當現實與想象中的規則不相符時,我們就會產生怨恨、焦慮等負面情緒。
林語暢剛剛成為一家公司的新員工。在她眼中,身邊的同事...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生活中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當一個人擁有出色的能力或成就,卻未能收獲相應的尊重與關注時,他會產生憤怒、沮喪等負面情緒,比如因沒有收到大公司的offer而感到心中不平衡。這其實就是一個人的應該式思維在作祟。
應該式思維可以解釋為:一種以想象中的規則去衡量現實的思維方式。當現實與想象中的規則不相符時,我們就會產生怨恨、焦慮等負面情緒。
林語暢剛剛成為一家公司的新員工。在她眼中,身邊的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