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攻心為上,管人要管心》:管人是管理之本,管心是管人之本
- 管事先管人,管人要管心
- 謝國計
- 1108字
- 2025-06-24 16:37:34
有人說,“一個日本人是一條蟲,三個日本人是一條龍”。這種說法雖然有些夸張,但用來形容日本人忠于企業、忠于團隊還是比較貼切的。在日本,很多員工把公司當成家,視企業如生命,與同事能夠精誠合作,當企業遇到困難時,大家抱成一團,共同克服危機。
為什么日本人能做到這些呢?其實,這與日本企業的管理哲學有很大關系,日本企業推崇以人為本的管理哲學,各大公司對員工普遍實行終身雇傭制、年功序列制、企業內工會等制度,把員工的利益和企業的利益捆綁在一起。試問,為公司創造利潤,就是為自己創造利益,誰不愿意努力工作呢?
以人為本的管理哲學,主要體現于管人管心,那就是充分尊重員工,把員工當作企業最重要的資源,根據員工的能力、特長、興趣、心理狀況等綜合情況,給員工安排最合適的工作,并在工作中充分考慮員工的成長和價值。這樣就能很好地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而提高工作效率,為企業創造利潤,為企業發展做出最大的貢獻。如果員工的價值得以體現,需求得到滿足,他們才會真心真意地擁護企業。
著名人力資源專家李誠多次在培訓課程中告訴創業者:“管人管事不如管心。”他認為,企業如果單純地用管理學來管人,是很難取得理想效果的,還需要用心理學進行干預。在他看來,管心是根本,管心的目的是激發團隊的潛能,提升大家的心智,為企業創造更高的利潤。
李誠把員工分為四類:一是經濟人,即需要金錢滿足;二是社會人,即追求信任和理解,在公司工作追求開心;三是追求自我實現,他們有很好的人生觀、價值觀,只想利用工作這個平臺實現自我的價值;四是復雜人,即全方位追求自我,也可以說是前三種需求的綜合體。
要想管好這些人,唯有從心靈入手,幫他們做出與企業發展相統一的職業規劃,讓他們既能賺到錢,又能快樂地工作,還能實現自我的價值。在這個規劃中,要倡導終身雇傭,倡導自我學習和提高,倡導平等競爭的理念,讓員工和企業一同成長和發展。
對企業管理者而言,只有管住了人,才能把企業管理好,而要管住人,最好的辦法是管住人的心,即要采用以人為本的策略,真正贏得人心。這就要求管理者有識人心的能力。
俗話說:“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要想讀懂人心,就要掌握心理學技巧和攻心方法,懂得感情投資。作為管理者,要做有心人,也許從下屬一個無意識的動作、一句不經意的話語中,你就能看出其內心的本意。然后,采取最貼心的關懷、最有力的說服、最有效的激勵。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員工的潛能,讓工作變得更有效率,讓業績有更大的提升。
管理心得
管人、管心要求企業管理者學會讀懂人心,學會激勵人心,學會感情投資,滿足員工的物質和精神需求,幫助員工提供實現自我價值的合適的平臺,讓員工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