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130.阻截
- 朕自澳洲歸來,反清復明
- 喝茶我用扎啤杯
- 2026字
- 2025-08-19 08:00:00
京師以北,明軍循著建奴們留下的痕跡一路追擊。
建奴沒有走大路,離開京師之后先去了順義,而后轉向東北方向,一直跑到了長城根兒,自墻子嶺逃出了塞外。
得知建奴已經逃出塞外之后,明軍并沒有繼續追出去,因為他們在攻打京師之前陛下早有命令,不許他們追出長城,追到塞外去,所以馮勇勝和劉肇基也只能在墻子嶺留駐了一些兵馬之后,返回了京師去。
朱勝機不許明軍追出長城,一方面是考慮到長城之外地勢復雜,而且還是建奴的底盤,為了保險起見,自然還是窮寇莫追,不要孤軍深入;
而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當前局勢下,并不急于對建奴斬草除根,出兵塞外的時機也還未成熟,穩定京畿局勢,才是迫在眉睫之事!
北直隸乃是大明帝國核心所在,現在京師已被收復,復興大明的初期目標已經達到,大明將重新成為中原之主,這個帝國的主宰!
都說“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而朱勝機之所以沒有將建奴斬草除根,卻是刻意為之,或者說,他就希望建奴能夠“春風吹又生”。
原因也很簡單,首先他并不怕養虎為患,不怕建奴卷土重來,因為建奴在巔峰時間尚且不是自己的對手,更不要說是如今這樣的情況了,恐怕至少二十年以內,建奴都未必能夠恢復元氣。
其次,只要留著建奴,那么自己就一直有討伐他們的理由,建奴繼續選擇北上,那么便給自己提供了向北開疆拓土的條件!
當馮勇勝和劉肇基率軍返回京師的時候,王浩波也已經率領澳明海軍自山海關趕到了京師,因為建奴逃離京師的消息此時已經傳遍了京畿,所以京師東側的諸鎮與州縣都紛紛開城納降,王浩波自率軍殺穿永平府后,便再未遭遇抵抗。
兩軍會師京師,而后便在京師召開會議,按照朱勝機的旨意,分多路前去巡視收復北直隸各府州縣,清掃殘敵,拔除隱患!
當然,明軍出手,自是恩威并施,此時這京畿之地飽受蹂躪,百廢待興,明軍此次巡視北直隸還要賑濟百姓,并加大輿論宣傳,爭取民心。
與此同時的河南方面,黃得功已經率軍穿過潼關,殺入了西安府境內,直奔大順軍的都城西安而去,一日破華陰,二日破華州,三日抵渭南,大順軍節節敗退,已無半點兒還手之力!
李自成知道這西安怕是保不住了,為今之計只有暫時放棄西安,南下暫避鋒芒,待日后再卷土重來,東山再起!
對于李自成和大順軍而言,打游擊是家常便飯,所以此時要放棄西安南下,對他們而言并沒有那么多不舍和猶豫,李自成的旨意一下,大順軍便動了起來,次日正午便動身離開了西安,南下奔商州而去。
李自成打算取道商州,南下前往湖廣,然后占據荊襄二府,再圖四川,只要能夠占據蜀地,那么自己便進可攻,退可守,不是明軍能夠輕易奈何得了的!
不過,就李自成這點兒小心思,朱勝機還能猜不到?
因而,當李自成率領大順軍剛剛抵達商州之時,便遇上了早已在此等候的明軍,這一支明軍自南陽府而來,是由越其杰所率,兵力共計三萬,人數雖然不多,但卻都是越其杰精挑細選的精銳!
之前,越其杰奔走收復河南諸府,同時招兵買馬,招撫降卒,手下的兵馬早已有十余萬之巨,因為黃得功手下的明軍大多都是他從徐州和鳳陽帶過來的,所以這河南布政使司各府州縣的兵馬自然都被越其杰招至麾下。
越其杰如愿收復了河南諸府,并因此得到了朝廷的提拔與褒獎,手握重兵的他自然也想為朝廷多多效力,以報君恩。
然而,令他沒有想到的是,當他聽聞朝廷準備攻打潼關,并主動提出想要協助黃得功攻打潼關之時,陛下竟然沒有批準,反倒讓他率軍到南陽府待命!
越其杰起初對此是百思不得其解的,甚至懷疑陛下是不是不信任自己,但是很快,他便明白了,陛下之所以不讓他參加潼關之戰,并讓他率軍到南陽府待命的原因。
隨著潼關被明軍攻克的消息傳來,陛下的旨意也被送到了越其杰的面前,命他自南陽出兵,前往商州阻截闖逆!
越其杰也是這才意識到陛下之運籌帷幄,心中也不禁對陛下更多了幾分敬仰,尤其是當他率軍自南陽趕赴商州的途中,聽聞李自成果然棄西安南逃,奔商州而來的消息之后,更讓他驚嘆于陛下的神機妙算!
越其杰自是不想辜負陛下的信賴與重托,所以他不敢有絲毫懈怠,在商州布下了天羅地網,誓要將闖逆翦滅于此!
李自成自是沒有想到前方竟然會有明軍阻截,他們本就沒想到明軍沒有把全部兵力派去攻打西安,不知道明軍在河南竟然還留有其他部隊。
他更想不到明軍能提前預測到他會棄西安而逃,而且還知道自己會走那條路逃跑,逃往何方!
所以,倉促逃亡的李自成根本就沒有防備,就這么猝不及防地闖入了越其杰布下的口袋陣,遭受了越其杰麾下三萬精銳的伏擊與圍攻。
大順軍頓時便亂了陣腳,根本就無法組織起有效的反擊,而且明軍的包圍如同鐵桶一般,他們根本就無法突圍逃脫。
越其杰壓根兒也不奢望能夠活捉李自成,比起貪功,他更求穩妥,因而自是不會手下留情,對包圍圈里的大順軍發起一波又一波的猛攻,一時間大順軍死傷無數,尸橫遍野!
李自成在一中部將和親兵的護衛下,雖然暫時還是安全的,但眼前的形勢卻是已經令他面露絕望,忍不住仰頭望向灰蒙蒙的天空,心中滿是悲涼。
“難道說,我李自成今日就要殞命與此了嗎?”
“天要亡我李自成,我又如何得活?”
聽聞此言,他身旁的眾將亦都不禁面露悲戚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