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131.除寇
- 朕自澳洲歸來,反清復明
- 喝茶我用扎啤杯
- 2029字
- 2025-08-19 10:00:00
隨著時間推移,包圍圈愈發縮小,大順軍的生存空間被不斷壓縮,他們每一次突圍的嘗試都以失敗告終,結果只是徒增了更多的尸體,鮮血染紅了大地,慘叫聲、哀嚎聲此起彼伏,整片戰場宛如人間煉獄。
李自成身邊的將領和親兵們此時也都已經筋疲力竭,他們本就是長途跋涉而來,又遭此惡戰,體力都已瀕臨極限,現在身處絕境,每個人心中都不由自主地升起了對死亡的恐懼。
看著身邊這些忠心耿耿的將士們,李自成心中頓時涌起一股復雜的情緒,他咬了咬牙,猛然拔出了佩劍,高聲喊道:“眾將士,我李自成能有今日,全靠你們一路相隨,能與你們同生共死,我亦死而無憾!”
聽聞此言,所有大順軍將士頓時都朝李自成望了過來,他們的雙眼中,已經不禁有淚水涌動。
“但是,我大順軍的將士,就算是死,也不能死的這么窩囊,咱們都是一頂一的大英雄,死也要死的光彩!”
李自成的話音剛落,他身旁的一眾將士頓時高舉手中武器,目眥欲裂道:“沒錯,死也要死的光彩,咱們跟明軍拼了!”
“跟明軍拼了!”
這一聲聲憤怒的咆哮與吶喊,就像是在絕望中點燃了一簇火苗,瞬間讓頹然絕望的大順軍將士們重燃斗志,士氣大振!
然而,越其杰早已料到李自成和大順軍會困獸猶斗,會孤注一擲,所以大順軍猛烈的反撲,并未讓他的神情出現絲毫的波瀾,他冷靜地指揮著明軍,不斷調整陣型,分割殲滅包圍圈中的大順軍。
大順軍的沖鋒很快便被遏制,在明軍的盾墻與長矛陣之前被逼退下來,而后便是一波又一波的箭雨飛射而來,殘存的大順軍頓時都被射成了刺猬,成片地倒地。
身穿甲胄的李自成和一眾將領此時亦是無處可躲,盡管飛箭很難射穿他們身上的盔甲,但量變會引發質變,在無數飛箭的攢射之下,此時身上也都帶了箭傷,鮮血沁出,染紅了他們的戰袍。
隨著時間流逝,大順軍的數量已經越來越少,明軍的包圍已經逼至近前,李自成的親兵近乎傷亡殆盡,只剩他與一眾部將被明軍團團圍在其中。
至此,大順軍敗局已定,李自成已是插翅難逃,越其杰這才長舒了一口氣,臉上浮現出了一抹笑意,策馬上前,高聲喝道:“李自成,死到臨頭,難道還想要負隅頑抗嗎?”
李自成循聲望去,他喘著粗氣,滿臉虛弱與疲憊,但卻并無半點兒畏懼之色,咧嘴朗聲大笑:“沒想到我堂堂闖王,今日竟會死于你這無名之輩的手里!
罷了,罷了,一切都是天意,自今日之后,你便踩在本王的尸體之上,揚名立萬吧!”
越其杰聞言雙眼微瞇,似乎是李自成此話中對他的蔑視與嘲諷激怒了他,讓他不禁發出一聲冷笑,反唇相譏道:“李自成,休要猖狂,你區區一鄉野匪徒,叛逆之輩,還真把自己視作什么人物了不成?
本官為國剿匪,替天行道,乃是為國為民,何須借你尸首揚名?你如此狂傲,怕是有些自視甚高,太拿自己當回事兒了吧?也不怕世人恥笑!”
面對越其杰的譏諷,李自成只是回以不屑的冷笑,似乎全然沒把越其杰放在眼里。
不過客觀的講,對于李自成而言,越其杰也確實只是一個無名之輩,也不怪李自成對他不屑一顧。
可李自成恐怕不會想到,派越其杰來解決他,是朱勝機刻意為之的結果,如果可能,朱勝機甚至會派一個職位更低,更名不見經傳的人來辦這件事,目的也很簡單,就是要以此來表現出大明朝廷對李自成的不屑一顧!
大明對李自成,對大順越是重視,便越會助長李自成和大順軍的囂張氣焰,越是能幫其揚名,而反之,越是讓李自成和大順軍死的憋屈,越是讓此事顯得輕描淡寫,也就越是容易讓人淡忘此事。
這對于消滅大順軍之后的善后工作而言,是大有好處的,是有利于消除大順政權殘余的影響力,讓世人盡快將其淡忘,湮滅于歷史車輪之下的!
越其杰徹底被激怒了,他不想再跟李自成廢話,而是直接命令明軍動手,將闖逆碎尸萬段!
對于明軍們而言,他們對于李自成或許是沒有太多仇恨的,但是李自成對于他們而言可是實打實的軍功,是實打實的榮華富貴,若是能夠搶到李自成的尸體,定能換的朝廷重賞!
因而此時這些明軍都已經紅了眼,心中的貪欲早已壓過了一切,哪怕是面對著護在李自成身周的一眾大順軍將領,哪怕是面對著一騎當千的猛將劉芳亮,他們也沒有絲毫的畏懼,只顧拼命朝著李自成沖殺而去!
大順軍將領們雖強,劉芳亮雖確有一騎當千之勇,但畢竟他們早已是強弩之末,而且雙拳難敵四手,僅憑他們這十余日,又如何能夠抵擋數萬明軍的圍攻?
只是剎那間,李自成和一眾大順軍將領便被宛如狂潮一般的明軍吞沒,明軍宛如餓狼野獸一般,爭奪著李自成和大順軍將領們的尸首,但怎奈狼多肉少,以至于李自成和這些大順軍將領真的被明軍給碎尸萬段了!
至此,縱橫一時的大順軍徹底覆滅,一代梟雄李自成也就此隕落!
戰后,越其杰一邊打掃戰場,一邊派人將捷報發回南京,他此時自然也已經曉得了電報為何物,所以不會再傻了吧唧地派驛卒趕回南京送信,而是把奏疏送往河南府的州府洛陽,通過洛陽城內的電報站把此事奏稟南京。
朝廷當即便給予了回復,不過出乎越其杰意料之外的是,陛下對此等大捷的反應似乎有些太過平淡了,這一點從陛下對戰后安排的輕描淡寫就可以看得出來,朝廷給予他以及他麾下明軍的賞賜只不過是比平日里剿匪平叛的標準稍高了些許,遠遠低于他們的心理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