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129.北狩
書名: 朕自澳洲歸來,反清復明作者名: 喝茶我用扎啤杯本章字數: 2032字更新時間: 2025-08-18 10:00:00
也就是說,就算阿濟格可以暫時阻擋南邊保定府的這一路明軍,保京師周全,等東邊兒自山海關而來的這一路明軍殺到,京師照樣得破,等待他們的將是死路一條!
所以,他們現在除了逃離京師之外,已經別無選擇,而且現在形勢危急,撤離京師已是迫在眉睫,容不得半點兒耽擱。
一眾八旗元老們聯合到了一起,他們再不理會多爾袞這位大清攝政王,而是直接入宮,讓小皇帝順治下旨“北狩”,說白了就是北上逃跑避難。
當然,多爾袞在這種時候也不會再跳出來反對,因為他也已經對眼下的局勢十分絕望,沒有了繼續與明軍抗衡的信心,盡管他沒有率先主動提出來要討論京師,但對此已經是默許的態度。
關于逃往何處的問題,八旗元老們一致認為應當北上,此時漠北與漠南的蒙古諸部都已歸附大清,這片遼闊的土地自然也歸大清所有,所以盡管如今遼東已經回不去了,但占據漠北與漠南,依靠這個基本盤,將來還是有機會翻盤的!
這與多爾袞的想法也是不謀而合的,也正是因此,多爾袞沒有再去干涉,而是選擇了保持沉默,他要做的,是緊緊握住順治小皇帝這個傀儡,以此來保障自己身為大清攝政王的權勢與地位。
至于現在,面對八旗元老們的咄咄相逼,選擇暫避鋒芒,適當做出讓步,才是最為明智的選擇!
“北狩”的旨意下達之后,整座京師頓時便陷入了一片忙碌之中,八旗勛貴們都忙活著開始收拾行李,都想著盡可能多地搜刮攜帶更多的財物離開。
這對于京師的百姓們而言,自然是一場浩劫,因為現在整座京師已經完全失去了秩序,清廷自上而下的所有官員都已經沒人再顧得上執政管事兒,不僅所有政務都已停擺,治安也已經完全喪失!
當建奴們知道自己無法再繼續留著這里之后,自然也就不會再將這京師視為自家的地盤兒,所以他們頓時便扯下了臉上那虛偽的面具,露出了真面目,全都化身為強盜,開始對整座京師進行了瘋狂的掠奪!
但好在這場浩劫并未持續太久,而是在爆發之初便戛然而止了,原因無他,只因為明軍及時趕到,致使建奴不得已趕忙停止了掠奪,倉皇逃離了京師!
要知道,京師之中可是有澳明禁軍部隊的偵察連潛伏的,一直都在暗中密切關注著清廷的一舉一動,所以在得知建奴打算逃離京師的第一時間,偵察連便把消息送出了京師,再由明軍通過電報發往了南京!
朱勝機得知此事,自是當即下令速取京師,他也沒想有想到,建奴比他想象中要脆弱得多,竟然這么快就扛不住了!
不管轉念一想,這群韃子本身就不是什么硬骨頭,自己之前才是高看了他們才是!
明軍當即出動,對涿州城發動了猛攻,明軍一旦開始動真格的,自然不是清軍能夠扛得住的,短短兩個時辰,涿州城便被攻破,阿濟格帶著殘兵敗將倉皇北逃。
明軍此次的目標是京師,自是沒有在涿州城停留片刻,直接越過涿州北上,一路追擊,打到了京師去!
阿濟格狼狽逃回京師,還帶來了明軍兵臨城下的消息,自是直接讓京師里的建奴們都嚇破了膽子,頓時間,所有人便什么都顧不上了,當即決定即刻啟程,撤出京師!
這下,別說是繼續搜刮劫掠了,倉促之間,就連現在已經打包好的財物都沒能力全部帶走了,畢竟東西帶的太多,便都是累贅,會嚴重拖慢行進速度,一旦被明軍追上,別說是這些身外之物了,小命兒都得丟了!
所以,這種時候就得有所取舍了,要盡可能的輕裝簡行,也就只能挑最貴重的東西帶了,其他的東西,也就只能忍痛拋下了。
因而,本想把京師搬空的建奴,最后反倒還丟下了不少財物。
而且因為建奴早就做好了逃跑的準備,跑的那叫一個干脆利索,竟還真讓明軍撲了個空,趕到京師的時候,這京師早已成了一座空城,明軍沒有遭遇任何抵抗,便收復了這座大明帝國的都城!
這樣的情況是明軍之前沒有想到的,馮勇勝、沈賀星和馮恒英三人經過一番權衡之后,當即決定雙管齊下,一方面出兵繼續北上追擊建奴,另一方面要盡量處理好京師的善后工作,保障民生,恢復秩序,清除隱患。
要追擊建奴,自然是要由騎兵部隊負責,此時明軍的騎兵只有一萬,便由馮勇勝和劉肇基負責率軍追擊,其余步兵則留在京師處理善后工作。
此時的京師已是一片狼藉,街道上隨處可見散落遺棄的物品,以及零星幾具平民的尸體,街上的店鋪和各家各戶都門窗緊閉,看不到一個百姓!
在澳明軍隊的主導之下,明軍此時做起善后工作來也已經輕車熟路,當即便按照軍官們的吩咐與分工,各自忙碌了起來!
有人負責收拾城中的雜物與尸體,有人負責清理損毀的建筑與廢墟,撲救零星的火源,還有人負責張貼安民告示,在城中宣告大明軍隊的到來,以及京師已經恢復了平靖,確保安全和太平!
同時,還要搭建臨時的賑濟點,包括粥鋪與衛生站,給城中百姓施粥放糧,義診療傷,這些手段可以快速有效地獲得百姓們的信任,爭取民心!
等到百姓們心中的恐懼褪去,得到一定的安撫之后,再開始對全城進行挨家挨戶的排查,以防有殘余的敵人隱藏在城中,抓捕所有趁火打劫,以及形跡可疑的人員,清楚城中隱患!
這一套組合拳打下來,京師全城得以迅速恢復了秩序,城中民生也得到了有效保障,百姓們對明軍都感恩戴德,在他們有生之年都從未感覺過明軍竟是如此親切可靠,明軍的到來,簡直就像是絕望和黑暗中的一道曙光,讓他們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