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正在募兵的齊泰!
- 大明:暴君朱允炆,朕即天命
- 港城119號
- 2099字
- 2025-07-03 07:23:00
盛庸也沉聲道:
“燕逆圍城甚緊,各地衛所,或因路途遙遠,或因不明城內虛實,或因懾于燕逆兵威,只怕是都指望不上了。”
“末將以為,眼下理應先自救,再讓各地兵馬響應,如此方可自救。”
“不錯!”
朱允文接口。
“眼下的局勢,我們等不起各地的勤王大軍趕到。”
“即便有勤王的大軍能夠趕到,那也是數日之后了,然而眼下遲則生變,朱棣將南京團團圍困,內外消息隔絕。”
“若長久拖延下去,即便我們守住了南京,朱棣也大可在外面宣稱南京已破,朕已殉國,甚至污蔑朕已投降。”
“屆時,他只需控制住運河與主要關隘,再挾大勝之威,傳檄四方,天下州縣,不明真相者,誰敢勤王?”
“到了那時,朕的四叔便是真正的不得南京而得天下,南京,不攻自破。”
這番分析,如同冰水澆頭,讓徐輝祖、鐵鉉等人瞬間從毒煙彈帶來的狂喜中冷靜下來。
輿論戰、信息戰,同樣是戰爭的關鍵。
朱棣一旦掌握了外界的解釋權,南京即便再堅固,也終將成為一座死城、孤城。
朱允文目光灼灼,斬釘截鐵:
“所以,接下來的決戰,我們不僅要守,還要攻。”
“至少要將燕軍所有主力,趕回長江以北!”
“而眼下自救之法,也僅此一法,再無他路。”
“將燕逆主力趕回江北?!”
耿炳文和何福都倒吸一口涼氣。
這想法,何其大膽!面對朱棣的虎狼之師,能守住已是萬幸,上位竟還想反擊將其主力擊潰?
徐輝祖眼中卻爆發出強烈的光芒:
“陛下是想趁燕逆攻城受挫、陣腳大亂之際,出城反擊?!”
朱允文重重頷首,目光轉向鐵鉉和何福。
“朱棣最精銳、最倚仗的,便是他的騎兵!其戰術,慣以主力步卒正面強攻牽制,再以精銳騎兵,或繞襲側翼,或穿插分割,或直取要害,此乃朱棣最慣用的伎倆……”
鐵鉉和何福聽著朱允文對朱棣戰術如此精準的描述,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
他們是在真定、白溝河、濟南等地與朱棣真刀真槍拼殺過的,付出了無數血的代價才摸清了朱棣這套正兵牽制,奇決勝的打法。
可上位深居宮中,竟能對此洞若觀火,一語道破關鍵。
他二人此刻看朱允文的眼神,如同在看一個怪物。
“陛,陛下!”鐵鉉的聲音帶著難以置信的顫抖,“您是如何得知燕逆此等戰法?”
朱允文聞言,神色淡然,帶著一種高深莫測: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朕雖在深宮,亦需研讀戰報,推演戰局,往昔幾場大戰朕都有復盤,朱棣之能朕豈能不知?”
他話鋒一轉,帶著強烈的自信:
“鐵卿,這幾日,必須加緊操練新軍,將三三制融入到每一個新兵的骨髓。”
鐵鉉和何福只覺得一股熱血直沖腦門。
上位不僅懂燕軍的戰術,更拿出了破解之法……
安排完事情,就在眾人準備告退時,徐輝祖的目光掃過院中那幾個還在傻笑囈語的幾人,眉頭微皺道:
“陛下,院中這幾人當如何處置?”
朱允文順著他的目光看去,眼神沒有絲毫波瀾,仿佛在看幾件無用的器物。
他語氣平淡,卻帶著一股令人心寒的冷漠:
“物盡其用!”
“兵仗局還在試驗不同配方的毒煙雷效果,風茄兒與硫磺、硝石的比例尚需優化。這幾人,正好用來試試濃煙方與快效方的區別。”
安徽,和州衙署。
氣氛壓抑得如同暴雨將至。
廬州府知府宋瑄、和州知州周縉、廣德州同知盧振三人,圍著愁眉不展的兵部左侍郎齊泰。
“齊大人!剛得的急報,燕逆已將南京圍得鐵桶一般,前幾日已經發動過一次猛攻了,眼下城中情況如何,城破了沒有,都不得而知。”
“而今外面各種傳言,有說朱棣已經攻進南京城登基了,有說陛下已經放棄南京南逃了,還有說陛下被燕王殺了……”
“現在說什么的都有!”
宋瑄的聲音帶著哭腔,他好不容易募得幾千鄉勇,可南京一旦陷落,他這點人馬就是送死。
周縉也急得直搓手:
“是啊齊大人,江北傳來的消息,燕逆大軍已分兵南下,正在攻打滁州、天長。”
“眼看就要波及我們和州了,若是南京已破,我等在此募兵勤王,豈非自投羅網?燕王要是秋后算賬,我們哪里擔待得起?”
“天人交戰,那最后都是我們這些小角色遭難啊!”
他不敢再說下去。
盧振更是面如土色:
“齊大人,當初我們響應你募兵,那是看在燕軍還沒渡江,朝廷尚有希望,眼下南京若破,你不是坑害了我們嗎?”
“下官我家中尚有老小,敢問一句,眼下這等形勢,這這勤王之事,是否就此作罷?”
他萌生了退意。
齊泰坐在主位上,臉色灰敗,內心同樣充滿了絕望和無力感。
南京被圍,音訊全無,他就像無頭蒼蠅,帶著這臨時拼湊的幾千人馬,進退維谷。
募兵?
糧餉器械奇缺,人心惶惶。
就此作罷?他不甘心啊。
“諸位,本官又何嘗不知其中艱險?然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南京未破,陛下尚在,我等身為臣子,豈能坐視?”
“縱是飛蛾撲火,亦當盡忠報國!”
他這話說得悲壯,卻透著濃濃的無奈。
就在衙署內一片愁云慘霧,眾人幾乎要絕望放棄之時,一名風塵仆仆、身上帶著血污的信使被親兵攙扶著沖了進來。
“大人!大人!密信!陛下親筆密信!”
來人聲音嘶啞,卻帶著難以言喻的激動,從貼身處掏出一個用油布層層包裹的小竹筒,顫抖著雙手捧給齊泰。
“什么?!”
齊泰猛地站起,一把奪過竹筒,迫不及待地撬開蠟封,抽出里面一張薄薄的絹帛。
目光飛速掃過上面的字跡,那熟悉的、帶著一絲銳利鋒芒的御筆親書!
齊泰的眼睛瞬間瞪圓了。
死死盯著絹帛,嘴唇劇烈地顫抖著,臉上的絕望如同冰雪般迅速消融,取而代之的是難以置信的狂喜和激動。
他猛地抬頭,眼中爆發出駭人的精光,聲音因為極度的興奮而變得高亢尖銳:
“天佑大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