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要留清白在人間!
- 大明:暴君朱允炆,朕即天命
- 港城119號
- 2125字
- 2025-06-30 22:29:00
等待這期間,朱允文坐在廖鏞病榻旁的矮凳上,一言不發。
病榻上的廖鏞依舊昏迷,臉色蒼白,額上覆著的冷帕子換了一條又一條。
太醫周院判帶著兩名副手,垂手肅立一旁,臉上寫滿了束手無策。
此刻一眾太醫的心,全都提到了嗓子眼上。
要是這發霉的芥菜沒找來還有一線生機,這廖指揮使醒過來,他們就能活。
要是這發霉的芥菜找來了,用到了廖指揮使身上,那便是必死無疑,而他們幾人也就跟著要受牽連。
想到這里,幾人腦海中已經有了被鼎烹的畫面。
畢竟這幾日南京城內最多的流言,便是上位鼎烹曹國公的事情了。
“皇爺!”
一個小太監匆匆走了過來,低聲向朱允文稟報:
“魏國公在外求見,說燕逆派了使者前來。”
朱允文緩緩睜開眼,眸中不見絲毫倦意:
“使者?誰?”
“回皇爺,據報,是燕王心腹謀士金忠,還有一個內官,叫鄭和。”
“鄭和?”
朱允文嘴角勾起一絲弧度:
“來談和的?”
小太監微微躬身。
“呵,朕的四叔倒是緊鑼密鼓,剛燒了他的糧,這就急著來下軟刀子?”
“讓他們進來,就帶到這太醫院!”
“遵旨!”
不多時,金忠與鄭和在兩名甲士的護送下,走了進來。
后面還跟著徐輝祖。
濃烈的藥味、血腥味,撲面而來,讓兩人呼吸都為之一窒。
目光所及,盡是纏著染血紗布、痛苦呻吟的傷兵,以及太醫們凝重疲憊的面容。
金忠深吸一口氣,努力壓下心中的不適,整了整衣冠,趨前幾步,深深一揖:
“燕王殿下帳下謀士金忠,參見陛下。吾王念及蒼生疾苦,特遣臣等前來,望與陛下共商止戈息兵之策。”
金忠他姿態放得極低,語氣也刻意放得和緩。
“內官鄭和,隨金先生一同入城,拜見陛下!”
鄭和拱手一拜。
朱允文身體微微前傾,手肘支在膝上,十指交叉,目光在金忠和鄭和臉上來回掃視。
“金忠?大才啊!”
朱允文終于開口,聲音不高,卻清晰地穿透壓抑的空氣:
“金先生,直說吧,朕的四叔讓你來帶了什么話?”
金忠臉上強擠出的笑容瞬間僵住。
“回稟陛下,殿下遣臣前來,實是念及骨肉血親,不忍同室操戈,更不忍南京繁華毀于兵燹啊!”
他定了定神,開始拋出準備好的說辭,語速加快:
“陛下明鑒,如今大勢所趨,江北、山東、河北、河南、湖廣,乃至大半個江南,皆已歸附燕王殿下!”
“南京孤城,猶如滄海一粟,懸于滔天巨浪之中!”
“陛下雖天縱英武,將士用命,然獨木難支大廈!”
“守城一日,則軍民多一日死傷,繁華金陵多一分瘡痍,殿下心實痛之!”
他偷眼觀察朱允文,見皇帝面無表情,只是那眼神愈發冰冷,心中更急,連忙祭出親情牌:
“殿下常言,陛下乃故太子之子,與他血脈相連,情同父子!當年在宮中,殿下亦曾抱陛下于膝上,親授弓馬!”
“此等骨肉至親,何至于兵戎相見,不死不休啊!”
說到動情處,金忠聲音甚至帶上了一絲哽咽。
“殿下為天下計,為蒼生計,更念及這份血脈親情,特命臣轉告陛下,只要陛下肯開城歸順,一切皆可商議!”
“殿下愿以親王之禮待陛下,封陛下于蘇杭膏腴之地,世代富貴榮華,永享尊榮!”
“呂太后、馬皇后,皆奉養如舊!至于城中所有文武官員、將士……”
金忠加重語氣,目光掃過在場的徐輝祖:
“無論過往是否曾與殿下為敵,一律赦免其罪,官復原職!朝廷法度,一應如常!”
“此乃殿下仁德,亦是給陛下和滿城軍民一條生路,望陛下三思,莫要再執迷不悟,徒增死傷。”
這番話說得聲情并茂,條件更是優厚得近乎卑微。
若換做半年前的建文帝,恐怕早已動搖。
金忠說完,微微喘息,滿懷期待地看著朱允文。
然而,朱允文臉上依舊沒有任何波瀾。
朱允文甚至連眼皮都沒抬一下,目光卻緩緩轉向了金忠身后,一直低眉順眼、仿佛只是個背景板的鄭和。
“鄭和?小名馬寶,對否?”
朱允文的聲音平淡無波,卻帶著一種奇異的穿透力,讓鄭和的身體瞬間繃緊。
這朱允文能叫出自己的名字,不足為奇。
可直接叫出自己的小名,實在匪夷所思,更是讓他猝不及防。
鄭和吞了吞喉嚨,這才淡定下來。
“奴婢在!”
朱允文盯著鄭和低垂的頭頂:
“金先生說了這么多,你覺得呢?朕該不該聽他的?這南京城,該不該交出去?”
這突如其來的反問,如同平地驚雷!
不僅金忠愣住了,連旁邊的徐輝祖也都露出了詫異的神色。
陛下不問主使金忠,反而去問一個內官?
鄭和心中更是掀起驚濤駭浪。
朱允文反問自己?這是試探?是羞辱?還是另有用意?
“回稟陛下,奴婢微末之人,不敢妄議軍國大事。金先生所言,皆出自燕王殿下肺腑,為蒼生免遭涂炭,為陛下保全富貴宗廟。”
“奴婢以為,金先生所言句句在理。兵戈兇險,勝負難料,若能化干戈為玉帛,免去無數將士百姓死傷,亦是功德無量。”
他這番話,幾乎是復述了金忠的核心意思。
朱允文靜靜地聽著,臉上依舊看不出喜怒。
等鄭和說完,他忽然站起身,走到一旁堆放藥材的柜子前。
在眾人不解的目光中,他伸手從寫著秦灰的藥屜中抓了一把白色粉末出來。
秦灰,也就是石灰。
朱允文攤開手掌,看著掌心那帶著堿澀氣味的石灰粉,然后緩緩抬起頭:
“既然四叔有這么多的真心話帶到,那朕也作詩一首,勞煩二位替朕帶回去。”
他頓了頓,沉吟道:
“此詩,題為石灰吟!”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四句詩,如同四記重錘,狠狠砸在在場每個人心頭。
尤其是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間,帶著一種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浩然正氣,一種不容褻瀆的凜然。
金忠臉色瞬間變得慘白,他明白了,這朱允文壓根就不打算服軟。
鄭和此刻的眼中充滿了難以言喻的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