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記一下,朕做如下部署!
- 大明:暴君朱允炆,朕即天命
- 港城119號
- 2144字
- 2025-06-21 22:29:00
臨時充作議事廳的城樓偏殿內,氣氛肅穆而緊張。
秦逵、廖鏞侍立朱允文左右。
下方,徐輝祖一身殺氣未消的山文甲,盛庸站得如同標槍,耿炳文雖老但腰板挺直,何福換了一身衣裳,氣色看上去好了許多。
此外便是文官領袖景清、陳迪、茅大芳等人。
群臣見朱允文現身,全都眼巴巴望了過來。
朱允文目光掃過眾人,開門見山:
“諸位愛卿,昨夜小勝,挫敵鋒芒,大漲我軍民士氣,但是燕逆主力尚在集結,朱棣睚眥必報,必不肯善罷甘休。”
“真正的惡戰還在后頭,朕召諸位前來,便是要議一議接下來的打算,諸位盡可暢所欲言。”
“陛下!”
徐輝祖第一個出列,聲音中帶著一絲亢奮。
“昨夜雖勝,但是守城兵力依舊捉襟見肘,燕軍若四面圍攻,我軍分兵把守,處處漏洞。”
“當務之急,須招募更多青壯民兵!臣請旨,于城內再行招募,十五以上五十以下男丁,盡數登記造冊,由京營老兵帶領加急操練。”
朱允文點頭:
“廖鏞,此事由你錦衣衛協同五城兵馬司督辦,務必公正迅速,嚴防宵小作亂。”
“秦逵,內帑再撥銀,凡應募者,每日給米一升,錢二十文,立功者,另行厚賞!”
徐輝祖喘了口氣,眼中的血絲未退,繼續道:
“還有那炮!臣最憂心的便是燕軍的炮,朱棣從北平一路拖來的那些碗口銃、將軍炮,威力不小。”
“必須加厚加固城門,在城門后堆積沙袋巨石,城墻薄弱處,也要想辦法!”
“魏國公所慮極是。”
長興侯耿炳文出列。
“老臣謝陛下信重,召老朽這無用之身前來參贊。”
他抬起頭,精神抖擻:
“守城之道首重持久,兵力火炮皆為當務之急。然老朽以為,有一事恐比火炮更迫在眉睫,那就是糧!”
“城中官倉儲糧,支撐守軍數月或可,但自從燕逆南下,坊間存糧本就不豐,糧商囤積居奇者恐不在少數。”
“若圍城日久,外無糧秣輸入,糧價必然飛漲,甚至引發饑荒,屆時不需燕軍攻城城內自亂。”
耿炳文的話像一盆冷水,澆在眾人心頭。
朱允文也是為之一愣,糧食的確是眼下一大困境。
緊隨其后,盛庸也上前一步,沒有任何多余動作,直接指向沙盤上的城墻模型:
“末將以為,守城更需戰術制勝。昨夜掌心雷于甕城建功,足見此物乃守城利器,臣以為,當傾盡全力,日夜趕制!越多越好,此乃其一。”
“其二,時值六月,江南漸入酷暑。北軍士卒不耐濕熱,我軍可借此天時,!”
“其三,守城期間,有功即賞,有過立罰,絕無姑息,軍紀更甚以往……”
盛庸的見解,更傾向于戰術執行層面。
與此同時,眾人的目光最后落在了新來的何福身上。
“陛下,諸位大人,罪臣斗膽進言!”
何福不等眾人反應,快步走到沙盤前,手指如飛地點在幾處關鍵城門:
“京城十三門,聚寶門最堅,朝陽門次之,三山門臨水……”
“燕軍若主攻金川門,一次投入兵力不下二三萬,云梯數量預計過百,拋石機數十,此外燕軍隨軍火炮不下百門,中炮五十余門,小炮野炮一百余門,火銃數千……”
“糧草輜重方面,燕逆南下,幾戰下來,而今隨軍糧草,少說有三十萬石,足以支撐半月,后續糧道接續,則更長!”
何福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計算世界里,通過各類數據分析著燕軍實力。
眾人聽得有些目眩,但也不得不承認,何福這種分析,讓眾人對燕軍實力有更直觀了解。
畢竟何福剛才前線下來。
朱允文眼中異彩連連:
“諸位愛卿所言皆金玉良言!糧食、兵力、軍械、戰術、細節,缺一不可。”
說著,朱允文起身,負手走到群臣面前:
“秦逵,你記一下,朕作如下部署!”
“其一,景清、陳迪總領糧秣清查、配給、平抑物價,廖鏞協查。”
“其二,徐輝祖、廖鏞總領民兵招募、訓練,協同城防守備之事。”
“其三,盛庸總領城防戰術、防區劃分、軍律執行,耿老將軍、何福協理……”
“其四,秦逵總領司禮監,總督掌心雷及所有守城器械制造調配事宜,工部同兵仗局全力配合……”
“臣等遵旨!”眾人齊聲應諾。
就在這時,一直憋著沒說話,滿臉寫著“憋屈”二字的方孝孺終于忍不住了。
“陛下!臣……臣敢問陛下!諸公皆有要務在身,為國分憂!然老臣自初九至今,空食君祿,寸功未立!”
“陛下言有大用于老臣,卻遲遲未示!敢問陛下,臣究竟該做何事啊?”
他那張方正的臉上滿是委屈和急切,顯然是急了。
殿內瞬間安靜下來。文官們有些同情地看著他,武將們則大多不以為然。
朱允文看著這位“建文三傻”之一,心中早有定計,剛想開口點破對他的“特殊安排”。
突然,一名錦衣衛校尉疾步沖入殿內,單膝跪地,聲音急促:
“報!陛下,城外有一老者,自稱燕王使者,名喚袁珙,請求入城覲見!”
所有人的目光瞬間聚焦過來。。
朱允文眼中寒光一閃,來得正好!
他看了一眼滿臉急切的方孝孺,輕笑道:
“方先生,朕知道你急,但是你先別急,你的大用這不就送上門來了嗎?”
“宣!”
朱允文的聲音響徹大殿。
“朕倒要看看,朕的四叔,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
“宣,燕王使者袁珙覲見!”
傳令聲層層遞出。
不多時,在兩名錦衣衛緹騎的護送下,套著頭套的袁珙步履沉穩地踏入偏殿。
他一身青布道袍,須發梳理得一絲不茍,臉上努力維持著鎮定。
然而,當他目光掃過殿內情形時,那抹從容瞬間殆盡,眼角閃過一絲震驚!
這哪里是一個即將覆滅的末路朝廷?這分明是一個上下一心、高效運轉的朝廷班子!
他一時之間想不明白,朱允文究竟是如何在清理了一大批文臣武將之后,又在短時間之內組織起一套可用的人馬班子。
袁珙強壓下心中的驚濤駭浪,對著朱允文躬身一揖:
“袁某特奉燕王殿下之命,入城拜會陛下,恭問圣安。”
袁珙雖然姿態恭敬,但是言語之間全是方外人的傲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