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明:天啟鑄明
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移宮案
大明萬歷四十八年八月三十日,五更天,乾清宮內。
乾清宮某個角落的架子床上一位十五歲的少年猛然驚醒。
他腦門上滿是虛汗,支撐著身體坐起來。用手揉了揉眼睛,睜開眼睛,視線順著透過窗的月光看到眼前場景緩緩睜大眼睛。
模糊的月光下他發現自己蓋著由精美綢緞繡制的棉被,身著絲綢材質的內衣。順手撥開遮掩的床簾,仔細辨認下這是古典中式裝裝潢的臥室。
“這是夢?”說著用力捏了一下臉。
“嘶,痛。不對,夢中人是感覺不到疼痛的,這是現實世界?”
看著眼前的場景他開始回憶自己睡前的記憶,我不是正在明十三陵旅游嗎?這是穿越啦?
說著他更努力的回憶事前的記憶,隨著回憶的深入輕微的頭痛變得更加劇烈,使得他支撐不住身體抱著頭倒在床上。
門外傳來陣陣嘈嘈雜的腳步聲,一群太監和宮女推門而入,他們房間內的蠟燭點燃蠟燭,四處準備他的衣裝。為首的一小太監,撩開床簾,看到朱由校抱頭痛苦的樣子,慌亂的喊著“殿下,您怎么了?”更多的太監宮女圍了上來紛紛驚呼。
朱由校被周圍嘈雜的聲音轉移了注意力,原主的記憶被短暫整理過后,這時的他明白了自己穿越為大明的皇子朱由校。
“我沒事。”他睜開眼看著周圍慌亂的太監宮女們,吃力地說。
“發生什么事了?”
小太監面露悲色,強行擠出幾滴眼淚的說道。
“殿下,陛下殯天了。”
話音剛落,朱由校愣住了,急忙問。
“現在是什么年月?”
小太監稍微一愣,馬上回答。
“現在是萬歷四十八年八月三十日,啊,不對是九月一日。”
得到時間后,朱由校迅速思考起來。這是一月天子泰昌帝駕崩了,那接下來將要發生的是《移宮案》!
小太監看著朱由校坐在床上若有所思,心想看來殿下身體沒問題。思考至此旋即招呼周圍已經準備好衣飾的太監宮女為朱由校更衣。
侍者們將他從床上扶起來,宮女立刻圍上去為他穿衣。不一會他便穿好衣服,走出房門后,老太監命太監們將朱由校圍起來保護好,朱由校有些不解地問道。
“是要去為父皇守靈嗎?”
小太監邊走邊回答說。
“康妃娘娘命我等將殿下帶去議事。”
移宮案的主角之一,西李,李康妃。心中想著便在腦中搜索相關記憶,片刻頭痛過后,西李的形象被勾勒出來。
朱由校對西李的第一感覺是恐懼,記憶的碎片中閃過很多他被西李苛刻對待的片段,還有生母被西李命人辱罵毆打的憤怒記憶。以及因為西李受寵母子二人戰戰兢兢的生活,最后生母憂郁成疾病死。
生母病死后萬歷帝命令受寵的西李撫養朱由校,朱由校小心翼翼的對待西李,稍有不對便會被苛責。所以他對西李很是恐懼。
很快就到了李康妃的住處,進屋后。西李坐在華貴的坐床上,她面色凝重,臉上似乎還有淡淡的淚痕。朱由校很快注意到站在他身邊衣著清貴的老太監,他低頭對著西李私語幾句。聽聞后西李抬頭看向朱由校用和藹的語氣說道。
“陛下賓天,哥兒不要太過悲傷也不必慌亂,一切由我安排便是。”
聽聞后,朱由校下意識的肯定了一聲。本身回過味來后,暗暗思索,既然對當下情況不清楚先按照歷史的發展過程慢慢等待也好。
“快給哥兒安排座位。”西李身邊的老太監對著下人吩咐道。
朱由校再次注意到這個老太監,回憶他的名字,他應該姓李叫什么來著。回憶下腦袋又有些痛,用手扶住輕輕揉了揉。
西李對他的行為頗為關照,輕聲問。
“哥兒沒睡好嗎,待會便在我這里休息一會吧,由我護著雜事不會擾你歇息。”
說著跑過來幾名小太監,對著西李和老太監私語幾句。
李康妃的臉色微變,有些慌亂。老太監趕緊低語,西李這才穩住了心神。
不一會,房間內再次陸陸續續來了幾名通報的太監,宮門外也傳來很多人群聚集的嘈雜聲。
朱由校心想這是文臣來了,果然如歷史描述的一般沒有太多差錯,但很多歷史的細節他已記不起來了。
門外傳來要求見皇太子的聲音越來越大,其中一位的聲音喊得在屋里面的朱由校都聽到了。
傳消息的太監來的次數越來越多,李康妃也坐不住了。
“這群庸臣,滿口胡言,太子居于我處他們有何不放心!還別做他想,其心可誅!”
時間越久,門要求見朱由校的人越來越多,宮內在商議對策,宮外同樣也在討論。
諸臣急切地圍著一位老太監商議。
“不如由我去見李康妃,將太子請出來后做打算。”
“事到如此,也只能這樣打算了,眼下太子之安危最為重要,我朝正置內憂外患之際。決不能再有后宮干政之隱患,見到太子后,我們就趕快護送太子離開此地。”頭發花白,目光似劍的中年老臣就此說。
王安入門見朱由校無事后心中大定,行禮陳述群臣的要求。
李康妃聽完后臉色難看,詢問身旁太監的意見,老太監也是被這群臣的要求威懾住不知怎么辦。
這時朱由校敏銳的捕捉到時機。
“想來群臣是因不知緣由才如此激奮,不如讓我出面安撫他們也好。”
李康妃看著朱由校,想著也只能如此了。同時示意老太監命人看住朱由校。
朱由校在一群小太監的簇擁下走出宮殿。
群臣看到朱由校走出來,皆大喜,立刻齊齊下跪高呼萬歲。
朱由校看著地下的一群老臣,想到前身深居皇宮也分辨不出來誰是誰,搜索前世的記憶只知道這時的首輔是方從哲。
只見到幾名眼尖的老臣,行完禮節后就圍了上來,把簇擁的小太監擠走,兩位老臣一個牽著朱由校的左手另一個一個牽著右手,推著朱由校向下走。他們低聲的說,走,快走。
朱由校被群臣推著往下走,幾名小太監見狀也明白事情不對,便想要將朱由校搶回來。
“混賬,爾等想干什么,吾等帶太子議事,爾等莫不是圖謀不軌!”頭發花白中年老臣的憤怒的說道。
小太監們被這氣勢和其中的語義嚇住不敢再有下一步的動作,躲在后面幾個機靈的見狀急忙回去報信。
群臣中有阻攔的,護送朱由校跑的人也沒有停下,他們將朱由校護送上轎子,抬著他便跑起來,認識路的勛貴在前面帶路說著文華殿往哪里走。
于是明王朝最豪華的護送團隊就這樣出現了。內閣六部,科道御史們抬著轎子狂奔向文華殿。途中剛才呵斥小太監們的中年老臣還安慰他說。
“殿下不必擔心,天下的人都是您的臣子沒人敢對您不利。”
宮中傳來“哥兒,回來,回來。”的喊聲。
一群老頭們再怎么狂奔也跑不過經常干體力活的太監們,不一會,后面追上來很多手持棍棒的太監,為首的正是李康妃身邊的老太監。
“站住!汝等劫持我家太子作甚?快將太子送回去。”為首的太監大聲呵斥
“李進忠,吾等送太子前往文華殿商議大事,倒是爾帶著這么多棍棒想干什么!還是說這是李康妃的意思,難道康妃另有他謀!”中年老臣渾然不懼地說。
李進忠無話可說,但還不甘心要問太子的意思。
朱由校掀開床簾,撇了一眼李進忠說。
“吾要與閣臣去文華殿議事,汝不要阻攔。”
聽罷李進忠只能招呼人悻悻而去。
坐在轎子中的朱由校微微一笑,心中暗語,李進忠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就是魏忠賢用過的名字吧。
破曉的陽光,灑在群臣護衛著朱由校去往文華殿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