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卿已盡力!
- 大明:暴君朱允炆,朕即天命
- 港城119號
- 2109字
- 2025-06-19 15:24:29
說話間,金川門巍峨的輪廓已在望。城墻上火把通明,人影幢幢。
搬運物資的號子聲、軍官的呼喝聲隱隱傳來,一派緊張繁忙的景象。
回到金川門城樓,這里已經布置成了臨時的御前指揮所和朱允文的行轅。
朱允文便在這里小憩了起來。
第二日上午,朱允文便見徐輝祖風塵仆仆地大步進來。
徐輝祖已換上一身簇新的山文甲,外罩紅色罩甲,腰懸佩劍:
“臣徐輝祖,叩見陛下!”
“城防布置如何?”朱允文一邊讓秦逵幫著自己洗臉,一邊發問。
“回稟陛下!”
“臣已遵旨,會同廖指揮使及兵部官員,對南京十三門守將及要害崗位進行了全面篩查替換!”
“凡有疑點者,一律撤換!現各門守將,皆由臣與廖指揮使共同舉薦的忠勇可靠之人擔任,名單在此,請陛下過目?!?
他呈上一份名冊。
“同時,錦衣衛暗探已秘密入駐各門及守軍之中,實行雙重監察。一有異動,立時可報!”
“臣亦會親自帶親兵隊,日夜巡視各門,確保萬無一失!請陛下放心!”
朱允文清楚,南京城,只要內部不生蛆,想從外面破,很難!
徐輝祖剛退下匯報不久,都察院左都御史景清和陳迪也聯袂求見。
景清進來便躬身道:
“臣等奉旨督辦火器、守城器械及物資轉運?,F城中可用之火銃、神機箭、火藥,已大部運抵各城門,尤其是金川門、聚寶門、三山門等要沖,分配完畢?!?
“武庫所儲之甲胄兵刃,正由五城兵馬司及京衛軍士加緊分發供給……”
陳迪接著補充:
“陛下所諭之掌心雷,工部與兵仗局已緊急調集工匠,開爐趕制。”
“新鑄者已出數十枚。雖粗糙,但裝藥充足,經反復測試,已確??捎茫Ч踩??!?
“首批百枚,明日拂曉前可送至金川門!”
“好!二位卿家辛苦了!”
朱允文心中稍定,效率比他預想的要快。
“務必加緊!物資多一分,守城的把握便多一分!”
就在此時,一名錦衣衛校尉快步進來,單膝跪地:
“啟稟陛下!前軍都督府僉事、歷城侯盛庸,奉旨星夜兼程,已至城下候見!”
“盛庸到了?!”
朱允文猛地站起身,眼中爆發出驚喜的光芒,“快請!不,朕親去迎他!”
朱允文快步走出城樓,來到面向城內的女墻邊。
廖鏞、徐輝祖等人緊隨其后。
只見城樓下,數騎靜靜佇立在昏暗的火光中。
盛庸翻身下馬,動作有些僵硬。他抬頭望向城樓上的明黃身影,眼神復雜。
此番奉詔回京,一路所見皆是人心惶惶,敗兵潰卒。
朝廷大軍主力盡喪,南京已成孤城。
他預料過千萬次,這次回南京,等待自己的,很可能是上位震怒,下獄問罪。
原因無他,眼下江上防線潰敗,自己身為主將負主要責任。
他撩起戰袍下擺,準備依禮下跪。
然而,還未等他屈膝,城樓上那個年輕的聲音已清晰地傳來,帶著一種他從未聽過的、奇異的熱忱與肯定:
“盛卿!一路辛苦!快快免禮!”
盛庸的動作頓住了,眼中閃過一絲愕然。
朱允文的聲音繼續傳來,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贊賞:
“朕召你回來,非為問罪!卿于東昌,陣斬燕逆大將張玉;于夾河,力挫燕軍鋒芒!以寡敵眾,以弱抗強,屢挫強敵之銳氣!”
“朝廷大軍能支撐至今,多賴卿之忠勇,卿已盡力!”
卿已盡力?!
盛庸的身體猛地一震!
他難以置信地抬頭,看向城樓上那個身影。
不是問罪?不是斥責?
而是肯定?是理解?是將他視為功臣?
一股難以言喻的酸澀猛地沖上他的鼻尖,眼眶瞬間發熱。
他征戰半生,歷經無數勝敗,從未像此刻這般心潮澎湃。
這時,站在朱允文身旁的廖鏞,適時地、帶著一種與有榮焉的激動,朗聲補充道:
“盛侯爺!您有所不知!陛下昨日于奉天殿前,以銅鼎烹殺了通敵叛國的李景隆……”
“眼下,陛下親掌城防,勵精圖治,誓與南京共存亡!”
廖鏞的話語如同一個個驚雷,在盛庸耳邊炸響!
烹殺李景隆?誅殺陳瑄?擒拿谷王及數十重臣?肅清朝堂?親掌兵權?
這一切信息量太大,太震撼!
盛庸徹底呆立當場,心中的麻木死灰被這接踵而至的消息沖擊得粉碎!
他看向朱允文的目光,充滿了難以置信的震驚。
朱允文幾步走到盛庸跟前:
“朕急召你回京,不為問罪,只為倚重!此番守城,朕打算讓你來守金川門?!?
朱允文的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信任與重托:
“李景隆、陳瑄、谷王,他們早已與朱棣密謀,欲從此門獻城!”
“朕要你盛庸,替朕釘死在這里!”
盛庸猛地單膝跪地:
“臣,領旨謝恩!蒙陛下不棄,在此立誓:金川門在,臣在!金川門破,臣死!”
朱允文緊忙將其扶起,簡單說了說自己接下來的守城計劃。
安頓好盛庸,讓人交接了一番金川門防務,朱允文便站在高高的城樓上,俯瞰著南京城。
城內的景象與昨日截然不同。
幾處城門口和衙門前,臨時搭起了棚子,豎著忠義報國、御寇守城的旗幡。
一些精壯的漢子在官吏的登記下排著隊。
此外,五城兵馬司的兵卒明顯增多了,穿著半舊的號衣,手持腰刀,在街上巡邏,維持秩序。
最引人注目的是通往各城門的大道上,一隊隊民夫推著獨輪車、驢車,甚至肩挑背扛,將各式守城所需運送至各個城頭。
城墻根下,書吏們正踩著梯子,張貼著新鮮的黃紙榜文。
上面是一等翰林學士連夜草擬的檄文,痛斥燕王朱棣名為靖難,實為篡逆、背棄遺訓,荼毒宗室、勾結奸佞,禍亂社稷等十大罪狀!
同時宣告朱允文親御六師,誓守社稷的決心!
不少識字的百姓圍著觀看,議論紛紛。
這幅景象,談不上井然有序,甚至有些混亂和倉促,但確實動了起來!
他轉身,對侍立一旁的秦逵道:
“秦伴伴,傳旨,從內帑取銀子!再調至軍中,宰豬殺羊,犒賞三軍!所有守城將士,無論官兵,今日加肉!此外每人賞銀一兩,軍官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