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召徐妙錦入宮
- 大明:暴君朱允炆,朕即天命
- 港城119號
- 2522字
- 2025-08-07 22:29:00
廖鏞走后,朱允文冷靜下來,便開啟了自己的復盤。
鄭和是撬動海洋的關鍵,所以鄭和必須要弄過來。
只要能弄來鄭和,自己就有辦法在三年之內,組建一支遠洋艦隊,跑南洋,下西洋。
而鄭和下海,不光能帶回銀子,還能帶回自己眼下最需要的。
那就是土豆和玉米這樣高產的番邦作物。
有了這些,江南的田賦重擔才能松綁。
此外,還能快速打開對外貿易,增加朝廷稅收。
不過,自己眼下最緊要的,是穩住朱棣,爭取時間,更要解決朝廷無銀的燃眉之急。
朝堂上的百官盤根錯節,背后站著各地豪紳、商賈世家,甚至是宗室勛貴。
改錢制、變稅賦,無異于從這些人口中奪食。
今日朝會上的血腥彈壓,只能震懾一時,暗流涌動從未停止。
他們手中那些看不見的田莊、店鋪、放貸的利錢,才是新政最大的絆腳石。
而那些掌控鹽鐵、壟斷漕運、富可敵國的商賈世家與地方豪強。
他們手中攥著海量的財富,卻巧妙地避開了朝廷的賦稅網。
錢制一改,他們囤積的舊鈔成了廢紙,稅賦一改,他們豐厚的利潤要被割肉。
這些人,豈會坐以待斃?
鬧事那是必然,甚至可能掀起滔天巨浪。
而朱棣。
雖然暫時退守江北,士氣低迷。
但朱允文深知這位四叔的韌性。
徐輝祖和鐵鉉正在拼盡全力整訓新軍,淘汰軍戶制,引入募兵,打造全新的火器營。
這一切,都需要時間。
朱允文算過。
朱棣最多只需半年,或許就能重整旗鼓,卷土重來。
以目前明軍的狀況,再次面對燕軍鐵騎,除了依仗堅城死守,勝算渺茫。
一年!
朱允文在心中劃下底線。
自己至少需要一年的喘息之機。
讓新軍成軍,讓火器列裝。在此之前,必須讓朱棣老老實實待在江北,
……
就在朱允文思緒翻涌之際,一陣極輕卻異常清晰的環佩叮咚聲由遠及近。
緊接著,一股若有似無的、清雅如空谷幽蘭的淡香悄然彌漫開來。
朱允文收回思緒,轉過身。
皇后馬靈蕓正盈盈立于殿門光影交匯處。她身著杏子黃繡金鳳的常服,身形窈窕,烏發如云,只松松綰了個隨云髻,斜插一支點翠鳳頭步搖。
殿內燭光映著她欺霜賽雪的肌膚,一雙剪水秋瞳清澈明亮,顧盼間既有母儀天下的雍容,又帶著幾分少女般的靈動。此刻,她唇角噙著一絲若有似無的笑意,蓮步輕移,裙裾微漾,如同畫卷中走出的仕女。
“陛下。”
馬靈蕓的聲音清越,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喜悅,“臣妾有消息稟報。”
朱允文看著她,緊繃的心弦似乎也松緩了一分。
“何事?”
馬靈蕓走近幾步,在離朱允文三尺外站定,美目流轉:
“周鶴年那條老狐貍,終于咬鉤了。”
她語氣帶著一絲小狐貍般的狡黠。
“不出陛下所料,周家內部吵翻了天,最終還是架不住馬驍給他們答應的好處,準備入股漕運生意。”
“周鶴年已暗中調集現銀,最遲后日,那二十萬兩雪花銀,就會落入咱們的口袋。”
“哦?這么快?”
朱允文眉梢微挑,這比他預想的還要順利些。
馬靈蕓點頭,笑意更深。
“周家一動,那漕幫的陳阿寶和靈谷寺的‘慈悲’和尚們,也都坐不住了。”
“陳阿寶想借周家的勢徹底掌控漕運命脈,靈谷寺則眼饞那筆巨資放貸的利滾利。如今,都巴巴地跟著周家的銀子往里跳呢。”
朱允文欣賞地看著馬靈蕓。
“你那邊準備得如何?”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馬靈蕓胸有成竹,“只等周家上套,臣妾便立刻著手,讓咱們的人開始在江南幾大鹽場放水,鹽價,估計兩三日便能大跌。”
“鹽價一跌,周家必然大虧,到時候一定缺銀子周轉,他們要想盤活生意,就必須借錢。”
“只要周家一慌,抵押的事情就水到渠成了。”
“就是不知道,拿下周家的生意之后,陛下有什么安排?”
不過幾日,現在的馬靈蕓做起這些事情來,十分得心應手。
而過去這些天,錢莊那邊的事情,朱允文幾乎沒有過問過。
至于拿下周家的鹽場之后,朱允文的計劃也很直接,那就是賺錢的漕運生意:
“周家之后,就是漕幫陳阿寶和靈谷寺。”
“等周家這邊塵埃落定,朕會讓廖鏞去拜訪一下。到時候隨便找個由頭,查封、停業,夠他們喝一壺的。”
“如此一來,他們焦頭爛額,急需銀子打點疏通,或者填補窟窿,皇后你的錢莊,同樣可以慷慨解囊。”
“同樣用抵押的辦法,把他們手里的生意全部收過來”
馬靈蕓聽得眼中異彩連連:
“陛下此計,環環相扣,不費朝廷一兵一卒,不抄家不滅族,更沒有用朝廷的名義,神不知鬼不覺,便能將這些盤踞地方、吸食民脂民膏的巨蠹連根拔起。”
“周家的鹽利、陳阿寶的漕運、靈谷寺的放貸網……盡數落入朝廷掌控。”
“既充盈了國庫,斷了地方豪強財路,更掃清了新政的障礙,一舉數得。”
朱允文喝了一口茶:
“這只是開始,鹽田是第一步,漕運才是真正流淌著白銀的血管,拿下它,聯儲商幫才算真正有了撬動天下的根基。”
馬靈蕓隨即問道。
“周家的生意一旦到手,陛下打算交給誰來打理?”
“眼下來看,交給徐妙錦最為合適。”朱允文當即回答。
“馬驍可以出去忽悠忽悠那些豪紳巨商,但是這真正打理生意,還得是要穩妥一些的人。”
“正好,明日你召她進宮,朕親自交代些事情。”
“等后面吃了這三家,到時候的漕運生意,讓徐妙錦主持,也再好不過。”
翌日,坤寧宮偏殿。
陽光透過精致的雕花窗欞灑入殿內,空氣中浮動著淡淡的暖意和熏香。
一個明艷照人的身影已如穿花蝴蝶般翩然走入乾清宮。
徐妙錦來了。
“圣躬安,皇后娘娘萬安!”
徐妙錦一身鵝黃繡折枝玉蘭的春衫,襯得肌膚勝雪,容色照人。
不同于馬靈蕓的端莊雍容,徐妙錦的美帶著一股逼人的青春活力與靈動跳脫。
一雙杏眼大而明亮,顧盼神飛,仿佛蘊著星辰,笑起來時,頰邊兩個淺淺的梨渦,更添幾分嬌俏。
“徐妹妹,快過來坐。”
馬靈蕓笑著招手,顯然與她極為親厚。
徐妙錦先向朱允文規規矩矩行了個禮,起身時便俏皮地沖馬靈蕓眨了眨眼,挨著她坐下,好奇地看向朱允文:
“陛下召我來,可是有什么吩咐?”
朱允文看著眼前這張明媚鮮活的臉龐,心中微動。
這便是徐達的第三女,魏國公徐輝祖的親妹,也是歷史上那位讓朱棣求娶而不得的奇女子。
她比自己還小三歲,比馬靈蕓小兩歲,但是談吐之間,徐妙錦就像一個沒多大的少女,很是活潑靈動。
朱允文微微一笑。
“徐家滿門忠烈,而今魏國公執掌三軍,力拒燕逆,功在社稷……”
“朕覺得唯一對不住你徐家的,就是殺了徐增壽。”
徐妙錦聞言,眉頭一皺:
“二哥他通敵叛國,罪有應得!父親若在,也必親手清理門戶!”
朱允文看著她眼中那份毫不作偽的痛恨與決絕,隨即開門見山。
將針對周家、漕幫、靈谷寺的布局說了一遍。
“周鶴年手中的那些生意,一旦交割清楚,朕欲將其交予你打理,你可愿意接下這副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