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策反鄭和
- 大明:暴君朱允炆,朕即天命
- 港城119號
- 2166字
- 2025-08-07 15:16:34
“陛下,此事還需長遠計議。”
果不其然,一位老翰林,此刻急得幾乎要暈厥過去,捶胸頓足。
“清丈田畝重新定則,此乃動搖國本之舉,地方豪強必生怨懟。
“眼下燕逆作亂,當以穩定人心為主。”
朱允文不用想都知道,這就是江南士紳代言人,清丈會暴露其隱匿田產,重定科則會削弱其優勢。
“陛下!征收商稅,如同殺雞取卵,商賈逐利乃是天性,如此嚴苛盤查,動輒十倍罰款抄家,誰還敢安心經商?”
“商路斷絕,百業蕭條,朝廷最終又能收到多少稅?此乃竭澤而漁啊!”
朱允文眼皮一跳。
剛才才抓了幾個人,現在就有人再次不怕死,悍然跳了出來。
平常不見幾個官員站出來給黎民百姓說話的,這刀子還沒割到這些豪紳商賈手上,這些人就迫不及待站了出來。
人性啊!
“陛下,運河漕運,關系京師百萬軍民口糧。沿途本就關卡重重,胥吏盤剝,如今再設稅卡,層層扒皮,漕船寸步難行。”
“耽誤了漕糧進京,京師斷糧,后果不堪設想,地方上為求過關,行賄稅吏之風必然更盛,此非征稅,實乃養蠹啊。”
只不過比上剛才,站出來的人是少了不少。
朱允炆冷眼看著下方群情激憤發表觀點的官員,一臉無所謂。
你們的意見朕聽到了。
但是朕不聽!
因為這朝廷,你們說了不算,甚至可以說,這些人連參與表決的權力都沒有。
“魏國公,盛卿,鐵卿,景卿……”
“諸位參議大臣,于朕所提稅制改制諸項,可有異議?”
魏國公徐輝祖,當即拱手:
“此乃富國強兵、澤被蒼生之善政,臣以為,理當全力推行。”
“臣黃子澄附議!”
“臣鐵鉉附議!”
“臣景清附議!”
軍機閣其余成員,無論文武,齊聲響應,聲音整齊劃一。
這整齊劃一的附議聲,讓在場其他官員全都傻眼了。
官場沉浮多年的本能讓他們瞬間明白。
這軍機閣,是朝廷真正的中樞。
陛下言下之意,很清楚,定奪國之大事,只有軍機閣參議大臣才有資格。
其他人,不配!
朱允炆滿意地點點頭,目光再次掃過那些面無人色的反對者,語氣淡漠得如同在談論天氣:
“諸位愛卿,朝廷大政,自有軍機閣總攬全局,定策施行。”
“爾等身為臣子,當思如何盡心辦差,推行新政,而非在此聒噪,阻撓國是!”
“然!總有冥頑不靈、心懷叵測之徒,視新政如寇仇,視朕意如無物。”
“屢次三番阻撓,其心可誅。”
“廖鏞!”
“末將在!”
廖鏞站了出來。
“將方才反對的幾人拿下。”
朱允炆的手指如同判官筆,精準地點向那幾人。
廖鏞猛地起身,手一揮。
而方才說話的幾人也瞬間傻眼了。
只不過是諫言幾句,你就要用錦衣衛抓人?
暴君,妥妥的暴君啊。
可不等幾人回味,數名如狼似虎的錦衣衛緹騎立刻撲入殿中。
在滿朝文武驚恐萬狀的目光注視下,毫不客氣地將那幾個面如死灰、癱軟在地的官員拖死狗一般拽了出去。
整個華蓋殿,再次陷入一片死寂。
剛才帶走幾人,現在又帶走一批。
朱允炆仿佛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稅制改制諸項,軍機閣既已議定通過,即刻生效,戶部牽頭,會同吏部、工部及各衙門,三日內拿出具體細則章程。”
朱允炆說罷,不再停留,轉身大步流星地消失在御階后明暗交界的帷幕之中。
乾清宮。
朱允炆屏退了所有內侍,只留下錦衣衛指揮同知廖鏞。
殿內燭火通明,將兩人身影拉長,投在冰冷光滑的金磚地面上。
“廖鏞,如今朝廷要貨幣改制,以白銀為錨定,為準備金,此乃根本,可是,我大明,缺銀。”
廖鏞一愣:
“陛下之意是?多抄幾個官員的家?”
聽到廖鏞這等揣測,朱允文也是無語至極。
“不要動不動就打打殺殺,這朝廷,他說白了講究的是人情世故。”
“抄家能抄幾個子?”
廖鏞點點頭,但心頭卻是一愣。
朝廷是講人情世故的嗎?
可今日是誰一口氣在華蓋殿抓了十幾個大臣。
“那陛下的意思,是要開礦?”
廖鏞繼續揣測。
朱允文搖搖頭。
“國內銀礦有限,杯水車薪。”
“真正的白銀,在海外,在東瀛的銀山,在南洋的群島,在更遠的西洋番邦。”
“欲解白銀之渴,必須以朝廷之名,下西洋。”
他轉過身,目光灼灼地盯著廖鏞:
“而下西洋,需要船,需要人,更需要一個能統領萬軍、駕馭風浪、且能宣威異域的總人。”
廖鏞瞬間明白了:
“陛下是要臣找幾個能干的,懂出海的?”
朱允文搖搖頭。
“也不是。”
“朕要的,是朱棣帳下的鄭和。”
廖鏞眉頭微皺,想起了此人:
“鄭和?那個閹人?”
“他能下海?”
廖鏞覺得匪夷所思。
朱允文點點頭。
“此人雖是閹人,但為大才,你不懂。”
廖鏞吞了吞喉嚨,一臉茫然。
“但陛下,此人深受燕逆信任,且忠心耿耿,只怕難以招攬。”
說著,廖鏞語氣一頓,似乎想到了什么。
“陛下的意思,是讓身處燕軍大營的方孝孺幫陛下策反?”
朱允炆嘴角勾起一抹冷酷而狡黠的笑意:
“方孝孺?指望他成事,不如指望母豬上樹。”
“這事情,還得要朕想法子,然后再讓方孝孺行事。”
廖鏞精神一振:
“請陛下明示!”
朱允炆道:
“讓方孝孺想辦法,寫一封密信,然后,設法讓朱棣看到。”
“這密信的內容,便是鄭和通敵的內容,怎么能激起朱棣火氣怎么來,進而引得朱棣猜忌鄭和。”
廖鏞倒吸一口涼氣:
“陛下,那這密信若被朱棣看到,鄭和百口莫辯,通敵之嫌,萬一被殺頭了怎么辦?”
朱允炆將紙條小心卷好,遞給廖鏞,眼中閃爍著冷酷的光芒。
“朱棣刻薄寡恩,疑心病比誰都重!但是到時候,就到方孝孺登場表演了。”
“讓他務必在朱棣盛怒之時,拼死為鄭和辯解,言辭越懇切越好,最好能拉著其他幾個燕軍將領一起保鄭和。”
“就一個目的,讓朱棣棄而不殺!”
“只要鄭和被棄用,被冷落,甚至被監視軟禁。”
朱允炆眼中精光閃爍。
“到時候,你安排人,暗中接觸鄭和,將他策反,那便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