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藩王自己站出來支持削藩?
- 大明:暴君朱允炆,朕即天命
- 港城119號
- 2041字
- 2025-08-04 18:29:00
主戰、主和、緩新政、斥濫殺……各種聲音全都停頓了下來。
所有人難以置信的目光,死死釘在這兩位本該身陷囹圄的藩王身上。
朱允將百官的震駭盡收眼底。
震撼嗎?意外嗎?
要的就是這效果!
“罪臣朱橚、朱榑,叩見陛下!”
兩人在御階前躬身行禮,聲音在寂靜的大殿中格外清晰。
“哎呀!二位王叔今日怎么有空過來了?!”
朱允文也是十分絲滑地開始秀起了演技。
“這軍機閣初立,未曾提前告知二位王叔,是朕唐突了……”
而朱允文這一副叔侄情深的戲碼,更是讓在場的一眾官員不寒而栗。
這前些年,還因為削藩的事情,朱允文和幾個藩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呢。
這怎么一眨眼的功夫,還都叔侄情深上了?
百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坐在軍機閣的圍觀席上,詫異萬分。
大殿中央,朱橚深吸一口氣,努力壓下心頭的屈辱與對未來的恐懼,從袖中取出那份早已備好、簽著他和朱榑大名的奏折。
他展開紙張,目光掃過殿內一張張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那些眼神里有探究,有鄙夷,更有毫不掩飾的敵意。
他知道,今日之后,他在宗室之中,將徹底聲名掃地。
但自由和那每月一萬兩白銀,是他無法抗拒的誘惑,更是他唯一的生路。
面子和銀子,不傻的話,很容易選。
“罪臣朱橚,昧死上奏!”
朱橚的聲音清晰地回蕩在大殿之中:
“臣等蒙太祖高皇帝洪恩,裂土封疆,坐擁護衛,享親王之尊。”
“然則,藩王坐大,兵權在握,實乃國朝心腹之患!臣等捫心自問,擁兵自重,遠離中樞,于國無益,于民無利,反易滋生驕橫不法之心……”
“如燕逆朱棣般,心懷叵測,覬覦神器!此非太祖分封之本意,實乃江山社稷之隱憂,黎民百姓之苦源也……”
此言一出,如同巨石投入死水。
殿內響起一片壓抑不住的抽氣聲。
齊泰、黃子澄等人目瞪口呆,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是誰?我在哪?我聽到了什么?!
那些反對削藩的清流官員,如禮部員外郎張清源等人,更是臉色煞白,仿佛聽到了最荒誕不經的鬼話!
藩王自己跳出來說削藩有理?
還拿朱棣當反面教材?
這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朱橚無視那些幾乎要將他刺穿的目光,繼續念道,聲音陡然拔高,充滿了義憤:
“今有燕王朱棣,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其罪罄竹難書!其一,勾結北元朵顏三衛,引狼入室,行通虜賣國之舉,置祖宗疆土、大明尊嚴于不顧!”
“其二,背信棄義,強奪寧王朱權兵權,以骨肉之情行脅迫之實……”
朱榑在一旁,也跟著朱橚的節奏,努力挺直腰板,做出痛心疾首狀,甚至適時地用力點頭,仿佛在說
“對!太對了!四哥就是這么壞!”
他這副樣子,落在那些深知他往日跋扈驕橫的官員眼中,只覺得無比滑稽和惡心。
朱橚深吸一口氣,做最后的總結陳詞,聲音帶著一種悲壯:
“為大明江山社稷永固,為黎民百姓安寧福祉,臣朱橚、朱榑,雖為太祖血脈,亦不敢因私廢公。”
“今自愿放棄王爵封號,解除護衛,交出封地,歸藩京師,接受朝廷安置。”
“懇請陛下繼續削藩大業,掃清余孽,廓清寰宇,還天下以太平。”
“此乃臣等肺腑之言,亦是天下蒼生翹首以盼之正道!臣等亦深知陛下推行新政改制,乃富國強兵、革除積弊之良策,罪臣雖愚鈍,亦愿附驥尾,全力支持。”
“全力支持!”
四個字落下,朱橚仿佛被抽干了所有力氣,默默地合上奏折,躬身遞向御前太監。
朱榑也跟著照做,臉上擠出一絲討好的笑容。
死寂!絕對的死寂!
剛才還吵得面紅耳赤的群臣,此刻如同被集體施了定身咒。
兵科給事中王渙張著嘴,忘了合攏。
這……這算什么事?
兩個被皇帝親手削藩、囚禁高墻的藩王,不但被放了出來,還主動上書要求徹底削掉自己的王位,交出封地?
更離譜的是,他們還聲淚俱下地控訴帶頭造反的燕王,并且旗幟鮮明地支持皇帝的新政改制?
荒謬!荒誕!匪夷所思!
上位給這兩個藩王灌了什么迷魂湯?
所有人的目光,最終都聚焦到了御座上的年輕皇帝身上。
這上位到底用了什么手段?威逼?利誘?還是……妖法?
朱允炆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臉上適時地浮現出欣慰的神情,聲音溫和得能滴出水來:
“二位王叔!快快請起!”
朱允文甚至微微欠身,以示重視。
“朕心甚慰!朕心甚慰啊!皇考在天之靈,亦當為二位王叔如此深明大義、顧全大局而欣慰。”
“宗室之內,若皆如二位王叔這般以社稷為重、以黎民為念,何愁我大明江山不固?何懼區區燕逆作亂?”
他這番肉麻到極致的吹捧,配合著朱橚和朱榑那副一本正經的模樣,讓殿內不少官員胃里一陣翻騰。
朱允炆話鋒一轉,語氣變得沉痛而堅定:
“二位王叔之奏,字字泣血,句句忠良!這削藩,非朕一意孤行,實乃宗室有識之士、天下民心所向。”
“這改制新政,非朕好大喜功,實為革除積弊、富國強兵之必由之路!大勢所趨,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其實,朱允文很清楚。
剛才這群臣吵得不可開交,核心不就是想阻礙新政推行嗎?
尤其是戶部錢益謙這幫人,張口閉口稅制繁雜、牽涉太廣、恐激民變,說到底,不就是怕動了他們和他們背后那些江南士紳、豪商巨賈的財路。
新政改制,明軍的改制已經初步見效。
可經濟上的改制,尤其是稅制改革,一直寸步難行。
朱允炆的思緒飛速轉動。
要想在經濟方面改制,主要兩個方面,一是稅制,二是貨幣。
而要改稅制,那就得先把貨幣制度的問題給解決了。
而這,也是眼下最為急切,最為要緊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