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翼之邦的國人,名喚游羽,生而無夢,夜則魂游千里。
他乘舟渡海,跋涉山川,終至中原繁華之地。初見洛陽城,街衢縱橫,車馬如流,酒肆茶坊喧囂不絕。游羽驚嘆不已,心想:“此地煙火鼎盛,遠勝我邦清寂。”
白日里,他漫步市井,看胡商販寶,聽伶人唱曲,嘗遍中原美食;入夜后,他的魂魄便離體而出,飛越城樓,俯瞰萬家燈火,或飄至遠山幽谷,與夜梟共語,與流螢同游。
某夜,游羽投宿客棧,魂魄照例離體夜游。不料行至城郊,忽見兩名黑衣差役,手持鐵鏈,迎面而來。
“咦?此人魂魄游離,必是亡魂無疑!”其中一名差役喝道。
游羽尚未反應,便被鐵鏈鎖住,拖拽而行。他掙扎道:“我乃活人,只是夜游之魂,并非亡者!”
差役冷笑:“胡說!活人魂魄豈能離體?定是孤魂野鬼,隨我們去見城隍老爺!”
游羽無奈,只得隨行。
陰司森嚴,鬼卒林立。游羽被押至城隍殿前,堂上城隍正批閱生死簿,忽抬頭瞥見游羽,眉頭一皺,隨即哈哈大笑:
“蠢材!此乃孟翼之邦的國人,生而無夢,魂可夜游千里,豈是亡魂?爾等勾錯人了!”
兩名勾魂使者大驚,慌忙松綁,連連告罪。城隍揮袖道:“罷了,既是誤會,速速放他歸去。”
游羽拱手致謝,城隍卻意味深長地看他一眼,道:“你既來中原,日后夜游,恐再遇此事。不如……開一家客棧,專收留你這樣的奇人異士,如何?”
游羽聞言,心有所悟。
歸去后,他變賣行囊,在洛陽城西買下一座舊宅,修繕成客棧,取名“孟翼居”。
客棧門前懸一木牌,上書:
“夜游者、無夢人、魂離客,皆可入宿。”
自此,客棧成了奇人異士的落腳處——
有無夢之人,夜夜魂游千里,清晨歸體;有借尸還魂者,白日如常人,夜晚魂魄卻會離體;有畫皮妖,白日披人皮,夜晚需卸下休憩;有游方道士,魂魄出竅,神游太虛……
游羽立下規矩:“凡入此門者,夜游無懼,勾魂使不得擾。”
久而久之,陰司鬼差皆知此店特殊,再不敢誤勾魂魄。
某夜,游羽獨坐庭中,仰望星河。
城隍踏月而來,笑問:“如何?可還習慣中原?”
游羽微笑:“此地煙火鼎盛,奇人輩出,比孟翼之邦有趣得多。”
城隍點頭:“既如此,此店便長存吧。”
言罷,化作青煙散去。
自此,孟翼客棧成了中原最神秘的客棧,無人知其來歷,只知——
“夜游者至此,魂魄無憂。”
(完)
。
。
《釋名·釋孟翼》
孟者,首也,長也,萬物之始萌。翼者,羽也,輔也,若鳥之持兩翮。身若器,巢也,棲形骸而載魂靈;魂如鳥,逝也,越樊籠而游太虛。故形為寓,神為客,孟翼相濟,終有離析。
(注:全文以“孟”“翼”二字為綱,分釋其義,終以形神離合作結,暗合莊子“形為賓而神為主”之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