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霜髯與少年
書名: 明末:開局陣斬正藍旗貝勒作者名: 小蔥拌西紅柿本章字數: 2094字更新時間: 2025-07-02 11:13:00
夜色如墨,萬籟俱寂,德勝門軍營上方飄蕩的笑聲戛然而止。
孫承宗攥著輿圖的手指猝然發白,枯指劃過輿圖上犬牙交錯的邊墻。
“縱有關寧鐵壁,建虜繞道蒙古如入無人之境……”
“督師勿憂!”徐承略看著孫承宗斑白鬢角突然拍案,震得茶盞中浮現遼西走廊的倒影:
“您看——”
指尖戳向燕山山脈:“蒙古諸部早被林丹汗折騰得草場荒蕪。建虜縱能借道,也得在科爾沁啃半個月沙子。
且蒙古道千里迂回,遠離后金本土。糧草補給,人馬調動諸多不便,入得關內,便如無根浮萍一般無所依托。”
指甲重重刮過山海關:“遼西走廊有著四百里關寧錦防線,后金如果拿下此處……”
茶湯突然潑灑成渤海灣,“從沈陽到京師,鐵騎數日可至,亦無后顧之憂,對于我大明來說那才是天崩之局!”
孫承宗瞳孔驟縮,仿佛看到無數后金鐵騎自山海關而來
“建奴此番破關,搶的不過是皮肉之傷?!毙斐新哉褐铦n在案上畫出兩條血痕:
“但關寧錦防線若失,八旗馬隊踏破山海關——”
手掌猛然砸在輿圖,“我大明血脈就被斬斷了!”
老督師抓起輿圖,目光一遍遍掃過大小城池,“所以寧遠那些墩臺……”
“不是城墻,是扎在建奴喉頭的魚叉!”徐承略撫著剛被老人包扎好的傷口,輕蔑一笑:
“他們拔不掉這些刺,就永遠只是流寇!”
孫承宗蒼老手掌重重拍在輿圖上的寧遠,銀髯因用力而顫動:
“當年寧遠加筑城墻,朝中說老夫浪費軍餉,柳河兵敗,又罵老夫無能……”
忽而意識到什么,渾濁的瞳孔竟泛起水光,“如今伯衡你說這防線是魚叉,老夫便是被罵作漁夫又何妨!”
孫承宗像是遇到知音老友一般,將平日心中郁結,朝堂的蠅營狗茍盡數道來。
即便是家人面前亦甚少提及的話,今日似是找到宣泄一般,吐個干凈。
直到寅時末刻,鐘鼓司的曉鼓突然在宮城譙樓響起。
孫承宗唇角微顫,撫著斑白長髯忽然朗笑:“蘇長公詞里的少年狂,某今日方知不是虛言!”
老人霜髯間燭火明滅,“左牽黃、右擎蒼,此身縱老,猶能彎弓裂胡腸——
你看這燭花爆得這般烈,倒似當年點兵時的烽火?!?
徐承略目光掃過案頭未卷的輿圖與筆墨,指尖輕點石硯:“公筆下有兵戈,鬢邊無暮氣?!?
老人目光柔和下來,起身時帶著些許意猶未盡。
“倒是你這小友,生生把這寒夜聊成了破曉,教老夫竟忘了今夕何夕啊!”
徐承略起身相送時,老人已撩開帳簾:“拾掇利落——陛下晌午必傳你。”
孫承宗消瘦的身影有些蕭索,恍若大明殘照里最后一桿戰旗。
徐承略忽覺眼眶刺痛——那旗早已千瘡百孔,卻仍在朔風中獵獵作響。
旗上“大明”二字,是無數大明英烈的血書就!
徐承略心中默念:“山河為證:此旗,承略必插于赫圖阿拉城頭!”
徐承略注視良久,轉身時才發覺大帳外有鐵甲軍士環伺拱衛,雁翎刀斜掛腰間,鐵甲覆霜折射著玄鐵寒光。
“將軍!”身材魁梧的參將恭敬行禮,如看天神一般目光中帶著火熱與敬仰。
“你是……”
“回將軍,末將雷虎,有幸得見將軍在永定門外大發神威……”
雷虎見徐承略問起,壯碩孔武的大漢竟變成話癆,滔滔不絕的訴說起來。
原來此處軍營駐扎著滿桂的兩千殘軍。大同邊軍感其救命之恩,自愿于帳前守護。
“滿經略可好?”知道與滿桂同處軍營時,徐承略不禁想起永定門外那道浴血廝殺的身影。
“我家將軍受創頗重,距離痊愈尚需時日。只是時常念叨起將軍,言說見到時定要敬上三碗酒?!?
說到此處,雷虎大嘴一咧,露出滿口白牙:“我家將軍醒后,若知道徐將軍已至此,沒準能踹翻藥碗蹦下床?!?
徐承略不禁失笑,“待滿經略醒后,我自會去尋他?!?
正說話間,一陣沉悶的呼嚕聲忽從鄰近營帳飄出。
徐承略看到是高敬石等人的大帳,鼾聲夾雜著斷續夢囈:“冰塌了……扔火把……”
徐承略拍了拍雷虎肩甲,“讓你們見笑了!”隨即邁步向那幾頂大帳走去。
“我等羨慕尚來不及,豈會見笑?!?
聽著身后傳來的聲音,徐承略笑著搖搖頭。
待看到高敬石等人互相疊著羅漢的彪悍睡姿,徐承略不忍叫醒他們,連日的廝殺便是鐵打的漢子亦撐不住。
徐承略亦回到帳中閉目假寐,正不知過去多長時間。
“將軍!”帳外傳來馬蹄踏碎薄冰的脆響,“老督師傳話,圣上召你皇極殿覲見!”
皇極殿,殿頂覆金黃琉璃瓦,雙層飛檐,殿身為九開間,寬度近五十步。
正門前立十根朱紅大柱,比千年古樹還粗,柱上盤繞五爪金龍,龍眼嵌西域進貢的貓兒石。
徐承略站在皇極殿的飛檐下,喉結滾動間將一口寒氣咽入肺腑,壓住胸腔里那擂鼓般的心跳。
朝堂之上,金漆龍椅高懸,百官垂首肅立。
崇禎的指尖在龍椅扶手上輕叩,忽見蟠龍金柱后轉出一道英武俊逸的身影。
少年生的面如冠玉,眉如斷刃斜掃入鬢,眸中寒星隱于霧靄。
鼻若懸膽,下頜線條剛硬,透著銳氣與沉凝。
玄色棉袍隨步翻涌,雖質樸卻掩不住他猿臂蜂腰間的勃勃英氣。
御階下的朱紫公卿呼吸微滯,目光中交織著驚異、審視與難以言喻的復雜。
他們讀過徐承略斬將奪旗的捷報。
思忖著該是虎背熊腰,兇神惡煞一般,誰料立在殿前的竟是風姿絕世,淵渟岳峙的少年郎。
那姿態,宛如崇禎私庫里的鎮國劍:裹著鮫綃時古拙沉靜,稍露寸鋒便灼人眼目。
“草民徐承略,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鼻謇噬ひ趔@起緋袍隊列中目光如織。
天子霍然起身,玄色龍紋靴踏過金磚上隱晦的血跡——那是昨日王洽跌倒時撞破額頭所留。
“快扶義士起來!”崇禎望著少年眉間飛揚的神采,恍惚想起少年時在信王府射柳的自己,
“賜……麒麟玉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