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鐵鎖困蛟龍
- 靖南王:耿氏千古事
- 文子小語
- 2488字
- 2025-07-28 18:17:00
吉安行轅,子時的天空仿佛被一塊巨大的黑色幕布籠罩,狂風裹挾著暴雨傾盆而下,如千軍萬馬奔騰而來,無情地沖刷著行轅新裝的鐵柵。鐵柵在風雨中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響,仿佛在痛苦地呻吟。
耿仲明靜靜地坐在屋內,手中緊緊攥著被收繳的帥印匣,指節因為用力過度而泛出蒼白之色。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憤怒和不甘,仿佛一頭被囚禁的困獸,隨時準備沖破牢籠。窗外,三百名滿洲正黃旗甲士正在進行換防,他們的鐵靴踏碎水洼的聲音,混合著滿語的喝令聲,在這寂靜的雨夜中顯得格外刺耳。
“王爺,咱們的火器營……”韓鐵手突然閉嘴,他的目光掃向廊柱的陰影里,只見新任監軍鄂碩正站在那里,腰間懸著多爾袞生前佩戴的遏必隆刀。那把刀在昏暗的燈光下閃爍著冰冷的光芒,仿佛在訴說著曾經的血腥與殺戮。
耿仲明冷笑一聲,說道:“告訴弟兄們,把炮膛擦亮。”就在這時,鐵鏈突然發出一陣錚鳴,他低頭看去,只見腳鐐已經磨出了殷紅的血痕,雨水流過血痕,竟泛起了淡淡硫磺味。他皺了皺眉頭,心中暗自思索著這其中的緣由。
他蹲下身子,仔細觀察著鐵鏈的鎖眼處,發現上面刻著“天佑二年制”的字樣。這幾個字如同閃電一般,瞬間擊中了他的內心。“天佑二年”,正是登州兵變時的年號。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如同一幅幅畫面在他的腦海中浮現。
“王爺,這鐵鏈……”韓鐵手欲言又止,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擔憂。
耿仲明站起身來,說道:“無妨。這鐵鏈鎖得住我的身體,卻鎖不住我的心。”
他的聲音堅定而有力,仿佛在向這黑暗的雨夜宣告著自己的不屈與抗爭。
虎符憶舊情
時光仿佛回到了1633年的皮島校場,陽光明媚,萬里無云。毛文龍站在高高的點將臺上,大聲喊道:“東江兒郎聽令!”他的聲音洪亮而威嚴,回蕩在整個校場之上。
毛文龍將青銅虎符掰開,半片塞進耿仲明的掌心,說道:“這五千弟兄,交給你了。”他的眼神中充滿了信任和期待,仿佛將自己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耿仲明的身上。
耿仲明雙手接過虎符,說道:“末將定不負大帥所托!”他的聲音中充滿了豪情壯志,仿佛已經看到了未來的勝利。
然而,美好的回憶總是短暫的。現實如同一把無情的利刃,將他從回憶中拉回了殘酷的現實。此刻,北京來的戈什哈正宣讀著圣旨:“……即日起,靖南藩兵權暫由平西王吳三桂節制……”
耿仲明的臉色瞬間變得鐵青,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憤怒和不屑。他突然拔劍劈碎了案幾,大聲喊道:“吳三桂也配?!”木屑紛飛中,案幾的夾層被劈開,露出了一張用朱砂標著從吉安到福建隱秘山路的地圖。
“大帥,這……”韓鐵手驚訝地看著地圖,不知道該說什么好。
耿仲明看著地圖,心中暗自思索著:“難道這是上天給我的機會?”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希望的光芒。
舊部血悲歌
雨幕中,仿佛浮現出了陣亡將士的面容。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痛苦和無奈,仿佛在訴說著自己的冤屈。
韓鐵手突然按住刀柄,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警惕。院外傳來了慘叫,十二名不肯繳械的親兵被弓弦絞殺,尸體被擺成了北斗七星狀。這正是當年東江鎮夜襲赫圖阿拉時的陣型。
“大帥……走啊……”垂死的親兵突然用遼東土話嘶吼,他的瞳孔里映出了耿仲明扭曲的倒影。他的聲音中充滿了絕望和不甘,仿佛在向耿仲明訴說著自己的最后心愿。
鄂碩的佩刀卻已抵住耿仲明的后心,他冷冷地說道:“王爺,該用晚膳了。”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得意和嘲諷,仿佛在嘲笑耿仲明的落魄。
耿仲明看著死去的親兵,心中充滿了悲痛和憤怒。他緊緊握著拳頭,指甲深深地陷入了手掌之中。
“大帥,咱們不能坐以待斃啊!”韓鐵手焦急地說道。
耿仲明深吸一口氣,說道:“再等等,看看局勢的發展。”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冷靜和果斷,仿佛已經做好了應對一切的準備。
密道藏火器
行轅的地窖中,青磚滲出了霉斑與血漬,散發著一股刺鼻的氣味。這里仿佛是一個被遺忘的角落,充滿了陰森和恐怖的氣息。
耿仲明踢開稻草堆,露出了二十口桐油密封的木箱。他緩緩打開箱蓋,一股刺鼻的火藥味撲面而來。韓鐵手倒吸了一口涼氣,只見箱子里全是登州兵變時私藏的葡萄牙火繩槍,槍管上刻著“孫元化督造”的字樣。
“當年埋的種子……”耿仲明摩挲著銹蝕的銘文,心中感慨萬千。這些火繩槍曾經是他們的希望和依靠,如今卻被塵封在了這個黑暗的地窖中。
突然,頭頂傳來了滿洲話:“搜地窖!”耿仲明和韓鐵手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他們知道,危險已經來臨。
韓鐵手猛拽墻角的鐵鏈,整面磚墻轟然翻轉,露出了一個暗門。他們急忙鉆進暗門,在暗門閉合前,耿仲明最后瞥見地磚上刻著“林慕雪”三字,被血垢填滿了筆畫。
“林慕雪……”耿仲明喃喃自語,心中涌起了一股復雜的情感。這個名字仿佛是一把鑰匙,打開了他心中那扇塵封已久的門。
孤燈書絕筆
三更的殘燈下,墨跡混著血水,仿佛在訴說著耿仲明的痛苦和無奈。
“臣耿仲明泣血陳情:”耿仲明握著毛筆,寫下了這幾個字。他的手在不停地顫抖,仿佛每一個字都用盡了他全身的力氣。
毛筆突然折斷,他咬破手指,繼續書寫:“……非臣負朝廷,實滿臣逼漢將太甚……”他的字跡歪歪扭扭,卻充滿了悲憤和抗爭。
窗外飄來童謠:“靖南王,骨作灰……”耿仲明暴起推窗,卻見鄂碩舉著火把,身后清兵正將他的帥旗投入焚爐。
火舌吞沒“耿”字瞬間,贛江對岸突然傳來三聲號炮——是當年與鄭成功約定的勤王信號!
“鄭成功……”耿仲明心中涌起了一股希望的火焰。他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
晨鐘葬王旗
黎明的鐘聲在吉安行轅的上空回蕩,仿佛在為耿仲明敲響了喪鐘。
耿仲明解下玉帶懸上房梁,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絕望和無奈。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
然而,在最后一刻,他忽然扯斷繩索撲向火盆,從余燼里抓出半枚銅印——天啟元年毛文龍所賜“東江參將”印。
“東江參將……”耿仲明看著銅印,心中涌起了一股熱血。這枚銅印仿佛是毛文龍對他的期望和囑托,讓他想起了曾經的理想和信念。
院外傳來整齊的滿語報數聲,那是新來的鑲黃旗在清點他的首級賞金。
銅印墜地,滾到韓鐵手藏身的暗門前,沾血的一面朝上,赫然是:
“大
明
遼
東
總
兵
官
印”
耿仲明看著這幾個字,心中涌起了一股豪情壯志。他知道,自己雖然死了,但他的精神將永遠留在這片土地上。
“弟兄們,殺出去!”耿仲明大聲喊道。
暗門打開,韓鐵手帶領著親兵沖了出來。他們揮舞著手中的武器,與清兵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