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老朱:可急死咱了!
- 大明:從現代歸來的朱允熥
- 木子菌
- 2121字
- 2025-06-08 19:52:36
“是兒臣在夢中所見,并非是有人挑撥教唆。”
朱標神色間帶著幾分悲戚,不禁哽咽,道:“父皇,兒臣在夢中得見,自今日起,兒臣只有三月之壽了。”
恍如天崩地裂,饒是朱元璋一生戎馬心志堅定,此刻也不免為之駭然。
他身體猛地搖晃幾下,下意識伸手抓住了椅背,擰眉瞪眼,道:“不過是做了個噩夢,誰沒有做過噩夢?”
“標兒,你怎么連噩夢也深信不疑,夢都是虛假的東西,你一定是會長命百歲,絕不會出錯。”
朱標喟然一嘆,道:“父皇,并非是一個噩夢,而是真實如同現實的夢境。”
“在夢境之中,兒臣仿佛真的度過了三個月,看見了眾生百態,得見生死間的大恐怖。”
“兒臣雖遠不及父皇,但不至于連一個噩夢都無法分辨,況且近來兒臣時常感覺胸悶氣短,精神疲乏。”
“原以為只是普通風寒,得見夢境場景之后,才驚覺,或許兒臣已經油盡燈枯。”
“這一次風寒,便是上天賜予兒臣的一張催命符。”
聽朱標如此信誓旦旦,朱元璋心里頓時慌張起來。
若是年輕之時,朱元璋勢必會對此嗤之以鼻。
可現在他已經老了,在這個平均壽命只有六十多歲的時代里,他已經六十五歲了。
這個年紀,身體上毛病如雨后春筍一般層出不窮,精力也大不如前。
朱元璋甚至不知道,自己晚上閉上眼,第二天早上,能不能順利的睜開。
因此,對于朱標這位大明的繼承人,他下了十足的心血,保持著百分百的注意。
可現在,朱標竟然說,自己只有三個月的壽命。
三個月,能干什么?連一個政令,都難以施行。
朱元璋內心里的惶恐無以復加,他清楚朱標的為人,絕不會在事關生死的層面上,亂嚼舌根。
他既然篤信夢境,便說明,這件事情,十有八九準確無疑。
否則,絕不會拿到他的面前,公開的敘述。
深吸一口氣,朱元璋強壓下內心底的恐懼,道:“咱立刻就叫戴思恭回來!”
“他是當世名醫,是天底下一等一的大夫,咱相信他一定能治好你的風寒。”
“標兒,你可不要嚇咱,咱受不起這個打擊。”
“接下來這段日子,你……政務咱來處理,你就好好的養好身體,給咱好好地。”
“咱立刻就張貼皇榜,除了戴思恭,咱要請天底下所有的好大夫來給你治病。”
“對,就是這樣!咱立刻就辦。”
朱元璋行動能力極強,當即直接大吼一聲:“叫王植來,咱要下旨,快!”
殿前,聶慶童聽到朱元璋的吼聲,沒有絲毫猶豫,如兔子一樣躥了出去,甚至來不及答應一聲。
他深知朱元璋的脾性,這些細枝末節的東西并不在乎。
反而如果誤了朱元璋的事情,恐怕人都會變成細枝末節。
偏殿內,中書舍人王植正在整理紙筆,聶慶童便火急火燎的跑了進來。
“快,陛下召見!”
王植很少見到聶慶童如此急切的催促,稍愣了一下,立刻便站起身,跟在聶慶童身后。
他不忘問道:“可是出了什么事情?”
“不知道。”聶慶童悶悶的回了一句,只埋頭在前面趕路。
王植見狀,也不再多問,心中雖然有些惴惴不安,可還是快步跟了上去。
到了謹身殿,王植一個滑跪入內,剛要行禮,朱元璋便直接開口了:“王植,給咱下旨,搜羅天下名醫入京。”
“皇榜一天一下,各地官府都要動作起來,有玩忽懈怠的,斬!”
“再下一道旨,去太原,讓戴思恭趕緊回京,速度要快,八百里加急。”
王植聽得一愣一愣的,忙磕頭,道:“臣遵旨。”
“別愣著了,趕緊去辦!”
王植帶著滿腹疑問急匆匆的去了,不敢有絲毫怠慢。
朱標看著朱元璋如此急切的模樣,心中不禁暖熱,默默地擦了擦眼淚,道:“兒臣不孝,讓父皇憂心了。”
“唉,現在還說這些做什么?當務之急是趕緊治好你的病。”
朱元璋有些無力的坐在椅子上,聲音中有著說不出的落寞:“咱命苦啊,英兒走得早,才八歲就沒了。”
“妹子也先咱一步走了,這些年咱沒有立后,心里的苦楚都沒處去說。”
“現在你又做了個怪夢,咱不知道是真是假,但咱希望是假的。”
“你是大明的太子,是國家的儲君,你不能放棄,咱也不準你放棄。”
朱標聞言,哽咽道:“兒臣定不會辜負父皇期許,定會盡力而為。”
“古人曾言,未雨綢繆,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兒臣要與這天命爭一爭,但也不能不往壞處想。”
“假如兒臣真的在三月之后殞命,那大明,誰能為太子?”
如此尖銳且鄭重的話題,一下子就給朱元璋干沉默了。
之前他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在他眼中,朱標就是最完美的繼承人。
他只需要等著自己駕崩,而后將皇位傳給朱標,那就足夠了。
可現在,這個問題被猝不及防的擺在了臺面上,朱元璋一時之間也不知如何回答。
半晌,他才苦澀的道:“標兒,咱也不知道。”
“咱從來就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咱的心里,你就是大明的第二個皇帝。”
朱標聞言神色鄭重起來,道:“父皇,不要怪兒臣多嘴,現在不得不思考這個問題了。”
“一國儲君不是一件小事,兒臣不想死,可如果天命不眷顧兒臣,兒臣也無力抗衡。”
“兒臣因病而死,不過是微末小事,可如果連累大明陷入動蕩,國家永無寧日,那就是兒臣的罪過了。”
“在來的路上,兒臣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可是完全沒有頭緒。”
“立嫡立長,如果兒臣走了,按照禮法,便是二弟可為太子。”
提及秦王朱樉,朱元璋面色瞬間就耷拉下去,連連搖頭:“這混賬東西不成不成,叫他來做皇帝,恐怕大明要重蹈隋煬帝二世而亡的覆轍。”
“傳給他,那真不如隨便找個娃娃頂上了,起碼不會像他一樣胡搞亂搞。”
“這些年你都在給老二打掩護,咱知道,你心疼自己的弟弟,可是這畜生在西安干的那叫做人事?”
“他要不是咱的親兒子,咱早就給他千刀萬剮,剝皮抽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