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了個大早。
陳大一洗漱吃過早食后,背上收拾好的包裹,拿起門背后的竹傘,鎖門,關上竹籬,迎著晨曦走向縣城。
高陽鎮位于蒲城的西面,隔了個蓮塘鎮,離得不遠。
外地人入城需要路引。
本地人只需出示戶貼。
陳大一戶貼清白,守城門的壯班白役略一打量便放他入城。
已近晌午,雖然普通百姓一般不吃午飯,不過他還是花一文錢買了張餅子,三口兩口囫圇吞下,勉強填飽肚子。
此行的對手是縣庠官員和蒲城章氏,自己一介貧寒書生,不異于蚍蜉撼樹。
只能智取。
找人問了路,直奔城內唯一的南浦瓦子。
瓦子匯聚三教九流,上到國家大事,下到鄰里的紅杏出墻,就連一些個放浪寡婦屁股上有幾顆痣,都能在這里打探到。
混跡半天,所獲不少。
日落后,陳大一找了間客棧落腳,一宿二十文。
很貴。
但該花就花。
若是圖省錢露宿橋洞,染上個風寒什么的,一不小心就去見太奶了。
第二日細雨蒙蒙。
陳大一撐著破舊竹傘站在縣庠前的張榜欄前,仔細看著上面的十五個人名,第一名章惇,章惲在第二名。
確實沒有自己的名字。
縣庠還沒開門。
陳大一走上臺階,收了竹傘,撩了撩青衫下擺,彎腰擦拭了上面的泥點子,對門子行禮道:“有擾了,敢問柳知縣今日是否會來縣庠?”
縣庠沒有學正,由學長總領諸事。
蒲城縣的學長是知縣柳源權兼,今日新補庠生入學,按規矩,他會來走個過場。
門子問道:“小郎君是新補庠生?”
陳大一搖頭,“晚生陳大一,是落榜士子,有一事不明,想見柳知縣問個明白。”
門子不敢怠慢,“小郎君可稍等,柳知縣會在辰時來縣庠。”
陸陸續續有庠生到來。
都是些非富即貴的公子哥兒,最差的也是寒門子弟。
還沒到開門的時辰。
庠生便聚在一起指指點點——高陽陳大一,在蒲城小有薄名,春補前秀里吳氏的媒婆上門,說只要考入縣庠,便將其招為贅婿。
“吁~!”
一輛豪華馬車疾馳而來,車輪碾碎青石板上的積水,濺起片片泥漿,黃楊木質的車廂四角懸著的瓔珞,隨之搖擺。
在縣庠門口停下。
一名青衣書童鉆了出來,掀起車簾。
章惲粉墨登場。
衣衫華麗,肥頭大耳,圓潤的身體橫豎不分,乍然看去,似一顆胖梨,從馬車上顫巍著下來,在書童攙扶下來到縣庠門口。
掃視眾人一眼,鼻孔朝天的哼了聲,“還沒——”
話沒說完,看見了陳大一。
幾乎陷入肉縫里看不見的小眼睛咕嚕一轉,哦喲一聲,“這不是高陽鎮趙夫子的得意門生嗎,是程直學拍著肩膀說‘爾才醇厚,定然高中’的陳家大郎,是秀里吳氏未過門的贅婿啊!”
“本公子看那榜上也沒你名字吶!”
陳大一諷笑,“在下為何沒有考中,章七郎心里沒點逼數么?”
章惲在章氏同輩中,排第七。
聞言滿臉橫肉一顫,嚷道:“赤腳仔,藥可以亂吃,話不要亂說。”
陳大一滿臉戲謔,“亂說么?”
“既然章七郎能考入縣庠,想必才華灼然,在下不才,有諸多不惑之處,例如《泰伯篇》第八則,敢問何解?”
章惲脫口而出,“泰伯是誰?”
陳大一笑而不語。
看熱鬧的庠生們哄然大笑,連泰伯都不知道是誰,看來傳言是真的了,章七郎腹中的文墨和他那肥碩的身體一樣,很飯桶。
章惲發現他被群嘲了,勃然大怒,“好你們個賤種,也敢嘲笑本公子!”
庠生們不敢笑了。
得罪不起蒲城章氏啊。
陳大一還是不吱聲,只是看著他,繼續戲謔的笑。
四兩拔千斤!
章惲似被蝎子蟄了,臉紅脖子粗,氣急敗壞的嚷道:“好你個赤腳仔賤種,真以為讀幾年書就臭屁,有什么屌用,還不是考不起縣庠!”
“誰給你的膽子血口噴人,區區縣庠春補,我章惲會考不中么,還需要頂替名額?再說你算個屌毛啊,需要頂替你的名額!”
“退一萬步,就算是,你又能怎樣?”
“你去告官啊!”
“在蒲城還想翻天?也不問問我章氏同不同意!”
“沒爹沒娘的赤腳仔賤種,身為賤種,就要有賤種的覺悟,聽話懂事,還能像狗一樣,得到我章氏的施舍。”
“跪下磕一百個響頭認錯,我——”
縣庠下的大街上忽然傳來聲音,“章七郎,夠了!”
章惲回頭看了一眼。
是學諭徐拙。
回頭面目猙獰的威脅陳大一,“今天給徐學諭面子,饒你狗命,但你血口噴人中傷于我,敗壞我名聲,弄不死你,我章惲就不姓章!”
學諭徐拙走上臺階,收了油傘,甩著上面的水,對門子道:“開門。”
又問道:“怎么回事?”
一位庠生上前行禮,低聲把原委說了一遍。
徐拙微微頷首,“你們先進去。”
章惲進縣庠前,怒視陳大一,“給本公子等著!”
陳大一聳聳肩。
我既然來了,會怕你?
徐拙對陳大一招招手,“隨我進來。”
教務房里,徐拙先煮了茶,坐下后看著青衫擺子上滿是泥點子痕跡的陳大一,慢條斯理的道:“你說章惲頂替你的名額,可有證據?”
陳大一早醞釀好了說辭,“晚生暫時沒有證據,但可以查卷,一查便知。”
頂替名額只有一種方式:割卷換名。
需要很高的技術操作。
但只要查卷,必然能找出破綻。
徐拙眼皮一跳,想查卷?
必須鎮住他!
他還沒入贅秀里吳氏,不必給他面子,倏然一拍桌面,音量飆升,厲聲道:“你是在質疑縣衙和縣庠么,試卷已經彌封,豈能隨意查閱!”
“可知構陷朝廷官員是何等罪責?”
“沒有證據,就出言無狀中傷他人,犬吠行徑乃失德禮之舉,我等不恥也,休要再胡言亂語,否則縱然你有蜀中蘇家小郎君之大才,本學諭也不會讓你進得縣庠!”
繼續暗示道:“回去好生讀書,查漏補缺,秋補定可高中,之后便可入贅秀里吳氏,莫要自作聰明誤了大好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