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圣慈康靖皇太后
- 大明:從景泰開始中興
- 瘋瘋瘋不覺
- 2274字
- 2025-06-15 23:50:26
于謙此時的宅邸位于崇文門內的東裱褙巷,臨近貢院,因裱褙字畫的匠人聚居在此而得名。
明代規定官員住地不得離皇城三十里,所以朱祁鈺估計于謙這座二進的宅邸估計是朱祁鎮召于謙回京任職后,賞賜給于謙居住的。
以于謙的俸祿和清廉的脾氣,是絕對買不起此地的宅邸的,而且大門口的裝飾極位簡陋,若不是上面懸掛著于府的牌匾的話,沒人敢相信這里住的是大明朝廷的兵部尚書,正二品大員。
來到門口后,成敬率先上去敲了敲門,不多時一個年約三十左右的中年男子打開了年久失修,咔咔作響的大門,并問道:
“這位公公找誰?”
成敬突然意識到自己擋住了朱祁鈺,急忙給朱祁鈺讓開了身位。
隨著成敬的移步,中年男人才看清其背后還站著一個穿赤紅色袞龍袍的俊秀青年,結合最近所傳的新皇登基一事,京城中能穿這四爪龍袍的唯有一人,那就是已經登基為帝的郕王了。
于是急忙下跪行禮,道:
“草民于康,拜見陛下?!?
原來是于謙的養子??!
朱祁鈺隨即讓于康起身,并表示無需多禮,剛才他看于康的穿著還以為是于謙家的門房或者管家一類的下人。
“令尊于尚書可在府中?”
朱祁鈺問道。
“回陛下,家父正在書房內和王大人商談,陛下請跟隨草民移步書房。”
朱祁鈺一時有些疑惑于謙的養子按理說不會這般不懂禮數啊,這時不應該先請自己去大堂內上茶等候嗎?
不過他并沒有開口詢問原因,而是帶著成敬默默跟在于康后邊走著。
進入于謙的府邸后,朱祁鈺才發現于謙住的這里實在是太簡陋了,雖說是一個二進的院子。
但里面就一個布置簡陋的庭院,一間正房,三四間廂房,顯得極為狹小。
一路上甚至連一個下人都沒有遇到,通過和于康的對話得知,于謙的長子于冕在杭州老家照顧祖父母,京城的宅邸內就于康一人負責照顧于謙的生活起居。
至于下人,就于謙那點俸祿還要照顧一家人,根本雇不起。
來到距于謙書房還有十步左右的距離時,于康轉身示意朱祁鈺自行前去,朱祁鈺不解地問道:
“這是何意?”
“陛下恕罪,不是草民不懂禮數,這書房乃是家父在家的辦公之地,家父有言,不得靠近書房十步以內?!?
朱祁鈺點了點頭,看來自己誤解于康之意了,不是其不懂禮數,而是于謙家教太嚴了,此舉是禁止家人涉政?。?
想了想,他也讓成敬在此等候,王文這么晚了,沒找到自己,跑來于謙這里,一定是發生了什么大事了,或者是王文聽到孫太后要召襄王入京的消息。
此前王文的一番表現,他已經在心里給王文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忠臣標簽。
整理了一番衣冠后,朱祁鈺朝著書房走去,來到門前時,于謙和王文已經站在門口等候了。
“臣等參見陛下!”
二人對視一眼后,向朱祁鈺俯身行禮,好似知道朱祁鈺一定會過來一般。
看二人的表情朱祁鈺也猜到了,王文所來定是與孫太后召襄王入京一事有關。
于謙起身后,揮了揮衣袖,請朱祁鈺進門入座,并說道:
“陛下還請恕罪,臣管教無方,犬子不懂禮數,怠慢了陛下?!?
“無妨,于尚書為官之清廉,實在讓朕欽佩。”
朱祁鈺這并不是客套話,而是有感而發,于謙的書房里的布置也是寒酸無比,朱祁鈺巡視了幾圈最值錢的應該就是那一架子書了。
三人入座后,朱祁鈺率先開口道:
“王侍郎,卿今日至門前而不入,可是聽到宮中的風聲了?。 ?
王文聞言立馬起身跪地解釋道:
“稟陛下,非是臣在宮中安插耳目,而是臣今日去通政司衙門呈交奏疏時,見到慈寧宮交由通政司發給襄王府的文書被駁回,故心中有所猜測……”
王文可是不只一次見過朱祁鈺的手段的,往后宮安插耳目這種掉頭之事他哪里敢做,只是剛好碰巧遇到罷了。
果然如此!
朱祁鈺想到,不過孫太后這是昏招頻出啊,先不說這宮中之人現在全是自己的,即便讓其召襄王入京又能如何呢?
按照朱元璋的皇明祖訓里所說:【凡朝廷無皇子,必兄終弟及,須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雖長不得立?!?
這段話的意思就是:如果皇帝駕崩后,無子嗣繼承皇位,就必須是兄終弟及,且必須是嫡母所生,庶母所生的即使是長子,也不得立。
朱元璋晚年不惜殺了那么多勛貴功臣,就是為了穩固朱允炆這個由庶子轉為嫡子的皇長孫的位置。
朱棣靖難奪得皇位后,五征漠北,七下西洋,修永樂大典,就是想證明自己這個皇帝做得比朱允炆強,告訴朱元璋他選錯人了。
但朱棣最后也是讓嫡長子朱高熾即位了,家天下的嫡長子繼承制已經深入人心了。
襄王朱瞻墡雖然是嫡子,但那是上一代的事了,論資排輩還在自己這個宣宗庶子之后,目前按照禮法來說,第一順位繼承人應該是大宗朱祁鎮所生的朱見浚。
朱祁鎮被俘后,孫太后也第一時間派人去襄陽取朱瞻墡的打印了,不過無論是原歷史,還是現今最后上位的都是自己這個庶子。
大局已定,孫太后這時候召襄王入京不就是馬后炮了嗎?還是說單純召襄王入京來惡心自己一番。
朱祁鈺終于知道王文為何急著來找自己,沒尋到自己又急著趕來找于謙這個最堅定支持自己上位的人。
無非就是為了告知孫太后打算用宗族禮法和名位來對付自己。
在宗族禮法中,不管朱祁鎮回不回得來,朱祁鈺死后,這皇位要交還給朱祁鎮一脈,因為這一脈才是宗族禮法上的大宗。
“臣于謙(王文)啟稟陛下,陛下承天命為君,當以孝道治天下,今圣母吳賢妃養育之恩至深,而尊號為正,于禮不合。懇請上吳賢妃尊號為皇太后,令禮部議禮實行,以昭陛下仁孝,垂范天下。”
二人見朱祁鈺已經了解了此事后,提出了二人所商議的解決之法,提高吳賢妃的地位,這樣可以凸顯朱祁鈺皇位的正統性,以宗族禮法與名位回擊孫太后。
朱祁鈺搖了搖頭,他認為二人出的招太軟了,隨即想到了明神宗封自己生母時的操作,于是說道:
“朕決定,尊朕的母妃吳氏為圣慈康靖皇太后!”
二人聞言,俱是心中一驚,朱祁鈺這是演都不演了,自己二人所提未給吳氏上徽號。
而孫太后的徽號是“圣烈慈壽”,朱祁鈺給吳氏上徽號“圣慈康靖”,不就在名位上和孫太后并駕齊驅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