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秦州
第1章 秦州
剛過驚蟄,北宋秦州城中依然有一種肅殺的氣氛,從行走街巷中的販夫到城中的豪紳們都能感受到那一陣陣的涼風。城墻上更是風卷戎旗,聲響獵獵,守城的士卒們都穿著棉衣,對這冷寂的天氣不太適應。
此時城東的一間瓦房,外面門框上的楹聯多有磨損,而推開里面的木門,一個舞劍的中年人在院子里左揮右刺,似乎練著什么招式。
旁邊是一個青年人,坐在門口的階石上盯著揮劍者的每一個動作,又不時在叫好。
幾回招式下來,中年人收起劍,將劍收入劍鞘扔給了青年人,而后駐足聽著門外刮著的寒風。
俄而青年人對著那個年長者說道:“父親,今日如此風寒,我打算去城外拾些柴火回來,以供家用。”
那人背著手來回踱步,又忽然間道:“不必了,今日天氣不尋常,很少有人外出,我看就安心待在家中吧。”
除了天寒,其實家父擔心的還有他事,前幾日溫知州已經下達了官府通令,使城中之民安然靜候。如今西境有戎人,羌人屢次劫掠百姓,而官府還未有大動作。
不過家父能感受到城中防備不同于往日,這樣一來官府估計對西北的異族侵擾,也在籌謀對策。
當地不少的人都知道秦州知州溫仲舒曾在樞密院當職,論韜略比以往的知州都在行,可對于他來說依然不是易事。
當今之世,蒞中國而撫四夷乃歷代北宋君主的追求,這安撫西戎不比北伐燕云簡單,尤其是這里還有勢頭正盛的黨項族人,以及數不清的大小吐蕃部落。局勢幾乎是一盤散沙,即使用動武之意,也不知從哪開始。
該如何做,勢必要考驗秦州的官吏們。
而那個青年人也就點頭默認了,此時出城斷然不是好時候,而且有父親這樣勸言,也不必在此一時。
不過眼前的這個青年人叫張汝年,已經穿越至此好幾天了,而正好他穿越在一個與自己同名同姓的人身上。在后世他本是一個勤勉的上班族,當日他不知怎么被一陣草原上的巨風給卷走了,醒來之后他發現自己來到了北宋。
可偏偏還是秦州這荒蠻地帶,而且身份竟是個黔首,還有一個勉強能維持家境開支的父親。
不過既然來了,張汝年也就適應了秦州這里的生活,每日也就看看父親練劍,以及聽著父親對這秦州之地的一番談論。
而此時父親卻背著手嘆息道:“汝年,這官府不出兵平息戎羌,我們城中百姓的日子不好過啊。如果因為羌戎而不能出城,那么這城中的糧食必然短缺,到時候引發饑荒,該如何?”
張汝年也知道這樣下去不是辦法,不過他知道秦州知州溫仲舒并不是等閑之輩,他對歷史上的此人的功績也是知道的。
至于如今的局面,張汝年想到的只有一個字,便是“等”。
接著父親不知想起了何事,轉過身來對著他道:“咱們周邊的薛員外,人人稱其積德行善,是這秦州城中難得的大善人,如今我打算去那里用這那劍換袋米。”
張汝年有些驚詫,他知道父親手中的那柄劍不值多少錢,而薛員外可是當地的大戶,此時也未必就能大發善心給你換米。
不過其父還是讓張汝年捧著劍陪自己出了門,兩人在關好家門后,便沿著街衢走著。
而張汝年在路上依然有不解之處,便對著父親說道:“這劍是咱們家祖傳之物,如此輕易予人,以后可就贖不回來了。”
父親先沒有吭聲,而后朝著張汝年道:“這劍有它自己的命途,身為寶劍,豈能不斬盡虜寇,成就一時威名。在我的手里只是浪費罷了。”
張汝年看著父親舞劍,也不是一天兩天了,能做出這樣的選擇,父親也是下了狠心的。
不過他對父親的那番話倒是深有感觸,劍鋒所指,必當要屠戮敵寇,血洗戰袍。
其實父親也是想在戰場上立功的,投身軍旅也一直是他的初心,不過礙于年紀大了,還有家中的一些薄田,一直沒有機會實現夙愿,甚是可嘆。
而其父希望張汝年能立一番功業,即使不在軍旅上,在其他方面也好。
不過張汝年從小就喜歡看其父舞劍,所以其父感覺此子倒有些將軍氣概。大宋雖然重文輕武,可依然有不少的武將享譽一時。
而且說起來,連大宋開國皇帝都是武將出身,在亂世中一步步走上禁軍首腦的職務。而其父只是希望張汝年能當個禆將,或者軍校罷了,只要在沙場上多多斬殺敵人,也就遂了他的心愿。
張汝年對于父親的心愿其實也有些了解,而他自己也有這樣的愿望,一直沒有明說罷了。現在張汝年尚覺自己韜略不足,所以他自己準備先讀些書,以待時機。
如今他借了幾本兵書,還有些內容是講韜略奇謀的,如官修的《武經七書》等類書籍。
當父親那句話說罷,沉默了許久的張汝年又想著說道:“薛員外家財萬貫,珍寶滿室,拿如今的形勢來看,恐不會給我們換糧食。”
父親瞪了張汝年一眼,而后道:“你還是不知其中的關系,當日我也幫過薛員外一個忙,卻沒有求取什么。此番找他也是看在上次的事情上。”
張汝年正想著父親所說的此事,而父親又道:“上次薛員外家中遇險,歹人翻進府中搶掠財物,我經過門口,正好將跑出府去的歹人擒住,而事后也并沒有索取什么。你說依照薛員外的脾氣如今會不給我少許的恩惠嗎?”
父親的話的確有些道理,只要是將此事前后細細說來,薛員外怎么也會有所表示。
當日之恩,依照薛員外的脾氣指不定會將這糧食拱手奉上,還可能會招待張汝年與其父飽食一頓。
總之張汝年的父親此時是信心倍增,腳步輕快地走向薛員外的府邸,而后走了不遠便看見一幢樓閣映入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