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管理系統的效率、速率與速效率

一、管理效率與管理熵學第二定律

什么是效率(efficiency)?物理學定義是指有用功率與驅動功率的比值。效率也分為很多種,比如機械效率(mechanical efficiency)、熱效率(thermal efficiency)等。效率的高低與做功的快慢沒有直接關系。

熱效率的計算公式是

式中,ηs是熱效率,A是有效利用的能量,Q是消耗的總能量,(T2/T1)為熱的末態與初態之比。從熱機系統效率與熵的關系來看,當熱機內的微觀粒子的運動有序,并向宏觀有序發展(做功)時,則系統的熵S→0,此時(T2/Q1)S→0,ηs→1。

在經濟學和管理學中,效率是指產出與投入的比值,即效率=產出/投入。

在管理熵學的研究中,由于效率同生產經營管理占用的要素相關,而要素包括時間和空間,因此,管理系統是在時空、資源相互作用的動態之中作用于對象的。由此,我們定義,管理效率是指管理資源(能量)在一定的時空中利用的程度和速度。簡單地講,管理效率就是管理資源在一定的時空中投入和產生效果比值的度量。由于管理的成果必然要轉移到生產經營中,因此,衡量管理效率不僅需要對其本身效率做度量,還必須對其做功對象的效率做度量。涉及的聯合計算公式為

式中,ηm是指管理效率;I是指一定的生產經營周期的全部銷售收入與全部成本之比;k是指全部資本的周轉速度[1];tm2是指時間和空間(如土地面積)的投入(成本)。

組織所利用的資源(能量)都可以轉換成成本來進行計算。資源轉化是在一定的時空中進行的。在轉換的效率中,資源(能量)轉化的程度和規模決定了其利用效率,而轉換的速度又決定了其轉換中時空利用的效率。例如,資金周轉速度(時間耗費)決定了資金的利用效率,如果資金周轉快(時間耗費少),那么資金成本就少,利潤就會增加,資金效率就高。在生產中也是這樣,如同樣的生產,在保證質量的條件下,單位時間里產量越大,生產速度越快,空間占用越少,則生產規模效應就越突出,生產效率就越高。又如,電商為什么發展這樣迅速,競爭力為什么這樣強?因為電商利用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在商品交易中極大地縮短了時間(加快了商品和資金的流轉速度),并極大地擴大了商品流轉的空間(用極少的空間占用經營流轉規模巨大的商品和資金)。也就是說,電商通過使用網絡和信息技術及大數據技術,拓展了企業對時空的利用而產生了極高的效率。由此可見,管理熵學的效率定義同經濟學和管理學以及物理學對效率的定義既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不同的地方主要表現為:前者的效率定義是包含了時空和速度的,而后者是不包含的。

管理熵學將自己的理論建立在能量、效率和時空運動之上。因為,管理學特別是企業管理學本身就與管理的主客雙方以及相關方的相互運動有關。管理學的研究建立在能量做功的時空控制參數的基礎上,如果沒有考慮管理能量做功的時空因素,管理學研究將是平面的、靜態的、簡單的、片面的。

經過大量的觀察和實踐,人們發現任何組織,無論是生物組織還是人類社會組織,都在追求效率,高效率必然淘汰低效率,這是效率規律。進一步可以說是“生命追求效率”。

為什么生命追求效率呢?因為效率是抵抗熵增的,任何效率都是以能量為基礎的,是對能量利用狀態的度量。高效意味著能耗減少,意味著熵減,或者就意味著熵增減緩。我們現在提倡低碳社會,本質上就是要提高效率、減少能耗,特別是化石能源的消耗,以此抵抗熵增,實現人類的可持續發展。

管理為什么要追求效率?追溯到原始社會,可以發現,管理行為、管理思維本身就是為效率而產生的,因為原始人通過組織協同起來,可抵御野獸與外族入侵,可獲得更高的漁獵效率,從而以更少的時間獲得更大的空間和更多的食物?,F代管理的高效就意味著低耗,就意味著低成本、高速度,就意味著企業能夠為市場提供更好的服務,就意味著競爭優勢,也就意味著企業系統的熵減,企業生命之源得到加強。追求利潤是資本的原始沖動。本質上企業的利潤是由企業的投入產出、市場交換和時空效率產生的,因此,追求效率是企業內在的必然。

有一個現象引起了我們的注意,即最先進的技術并不一定帶來效率最大化。這是因為管理具有自然和社會兩種屬性,也就是說管理具有二重性管理的二重性是指對生產過程進行的管理存在著兩重性質,一種是與生產力、社會化大生產相聯系的管理自然屬性,一種是與生產關系、社會制度相聯系的管理社會屬性。它是馬克思關于管理問題的基本觀點,反映出管理的必要性和目的性。。

先進技術只能在最佳工藝組織和最佳勞動組織的結合中才能產生最佳效益。工藝組織屬于生產的自然屬性,生產必然需要管理和控制組織工藝流程才能生產;勞動組織則屬于生產的社會屬性,分工的勞動必然需要組織協作,這就需要指揮和監督、控制與協調。這就是生產的二重性。顯然,如果勞動組織不和工藝組織有機結合,就無法構成完整的生產組織,生產無法進行,更不用說生產效率了。在生產二重性的作用下,生產和管理的效率最終來自三個方面:一是生產技術創新與進步,二是生產過程中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的平衡,三是管理組織和管理過程中的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矛盾的協調。

管理本身就是因人類追求效率而產生,因此追求效率是管理的初心,是管理永恒不變的規律。資本或企業只有通過管理效率才能實現初心,因此,追求管理效率,是任何一個企業或組織永恒不變的主題。簡單地說,低效的企業必然在競爭中被淘汰。

由此,我們可以歸納出管理熵學第二定律,即管理效率定律。我們將管理效率定律表述為:①任何社會組織,在任何時候都必然追求管理效率;②管理效率是由管理系統的技術裝備、管理主客體、權力結構和管理組織結構的科學性、協同性和積極性共同決定的;③管理效率決定組織的生死存亡和發展趨勢。


[1]關于動態的管理效率公式的推理和企業驗證過程,可參見任佩瑜所著的《從自然系統到管理系統——管理系統的熵、耗散結構、信息與復雜性》。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春县| 吴忠市| 郎溪县| 洛南县| 襄汾县| 洞口县| 新晃| 海盐县| 沅陵县| 凤冈县| 陵水| 巴彦淖尔市| 洪雅县| 元氏县| 溧水县| 紫云| 沙雅县| 科技| 嵩明县| 镇康县| 洪湖市| 林州市| 苍南县| 永嘉县| 房产| 上饶市| 山西省| 镇康县| 新巴尔虎右旗| 常熟市| 沾益县| 磴口县| 安陆市| 天台县| 宣汉县| 渭南市| 玉龙| 新沂市| 华容县| 贞丰县| 罗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