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應鏈管理實務(第五版)
- 胡建波主編
- 661字
- 2025-06-30 09:54:12
小結
供應鏈是生產及流通過程中,圍繞核心企業的核心產品或服務,由所涉及的原材料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等形成的網鏈結構,具有需求導向性、增值性、交叉性、動態性、復雜性等主要特征。供應鏈概念的演變經歷了傳統供應鏈、整合供應鏈、協同供應鏈、智慧供應鏈等階段。新質生產力是傳統生產力因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在信息化和智能化生產條件下所衍生的新形式和新質態,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等特征。其對供應鏈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信息科技、綠色發展、產業創新、推動供應鏈產業升級、促進供應鏈技術升級、提升供應鏈服務質量及提升供應鏈安全水平等方面。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數字孿生等新技術助推供應鏈數字化轉型、升級。微觀企業供應鏈逐漸向產業鏈供應鏈及現代供應鏈方向演進。提升供應鏈的彈性、韌性及反脆弱性能夠增強供應鏈的競爭優勢。供應鏈管理是從供應鏈整體目標出發,對供應鏈中采購、生產、銷售各環節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及資金流進行統一計劃、組織、協調、控制的活動和過程,主要涉及需求、生產運作、物流及供應四個領域,具有需求驅動、系統優化、流程整合、信息共享、互利共贏等主要特點。供應鏈管理包括供應鏈戰略管理、供應鏈計劃管理、供應鏈運作管理、供應鏈績效管理和供應鏈關系管理等內容,其主要目標是消除重復與浪費,尋求供應鏈系統成本與供應鏈服務水平的平衡,并對市場需求做出快速響應。供應鏈管理的產生與企業經營環境的演變有著密切的聯系,它經歷了縱向一體化和橫向一體化兩個階段,目前主要朝全球供應鏈管理、電子供應鏈管理、綠色供應鏈管理等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