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朕要賺錢

但不管怎么說……朕表面上,永遠都是那個至高無上、威加四海、法布八方的大宋皇帝。

……

熙寧元年(1068年),五月初一,大慶殿。

大朝會。

大宋朝一年中有三次大朝會,分別為正旦日、五月初一、冬至日。每當這一日,東京城里的官員,都會分批來到大慶殿朝賀官家。

趙頊來這個時代兩年,也基本適應這里繁瑣的各種禮儀。

禮儀,即權威。

皇帝自然會有最高規格,也是最繁瑣的禮儀。

辰時三刻,宰相、百官協同遼使以及諸軍將校,皆身著常服,整齊列于大殿之外。

儀式依序展開,協律郎舉起旗演奏《乾安樂》,鼓吹之樂齊發。

內侍先是恭請皇太后高滔滔入殿,隨著鞭炮鳴響,皇太后登上御座;接著,內侍轉至殿后趙頊幄次,引領趙頊現身。

趙頊頭戴通天冠,身穿絳紗袍,腳蹬金靴,邁入殿中緩緩落座,身后左右障扇也徐徐展開。

協律郎放下旗,音樂中止,煙霧升起。

符寶郎捧著玉璽放到御座前,給事中押送著表案、祥瑞案進入,來到東西臺階下相對站立。

百官、宗室以及遼國使者在大慶殿外東西兩側排班列隊,依次進入。

……

大朝會一直到了正午時候才結束,趙頊也都有些精疲力竭。

就當趙頊的御輦回到福寧殿,內侍來報,王安石求見。

趙頊來了點精神。

“王卿,有何要事?”

“回稟官家,昨日之事,不知官家是否在戲弄臣。”王安石見到趙頊,便是直言。

王安石昨夜一夜未曾睡好。

昨日他看出了官家竟有變法的想法,可當他回應趙頊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后,趙頊點了點頭,就沒了反應。

今日大朝會一結束,他就立即找上了趙頊。

“王卿,朕豈會戲弄國家肱股之臣!”趙頊意味深長地看著王安石。

“變法之事,朕以為的確利國利民。”趙頊的話似有千鈞之力,令王安石振奮。

“但也不可操之過急,需緩緩圖之!”又給王安石潑了半盆冷水。

趙頊需要王安石,但也要牽住這位“拗相公”。

這一放一收,需要張弛有道。

……

初二,上午,王安石再進宮。

不過這不是說變法之事,而是例行給趙頊講學,王安石也未提變法之事。

但他也清楚,往后的講學,必須要在經學之中,講明大宋上下之弊端,條陳眾失。

讓官家徹底地支持他變法。

趙頊聽著王安石的講課,也發現了這家伙的目的性似乎更強了一些。

當王安石講到過去的君臣關系時,趙頊隨口問道:“唐太宗必先得魏征,劉備必先得諸葛亮,然后可以有為?”

王安石曰:“陛下誠能為堯、舜,則必有皋、夔、稷、契;誠能為高宗,則必有傅說。”

“若陛下擇術未明,推誠未至,雖有皋、夔、稷、契、傅說之賢,亦將為小人所蔽,卷懷而去耳。”王安石又繼續道。

這里王安石就在對趙頊說要擇明術以取賢士。

所謂擇明術,就是先摒棄以往的陳舊之法。

下午,司馬光進宮,再給趙頊講《通志》。

講至最后,趙頊問司馬光可有富民之術。

司馬光言:“富民之本在得人。縣令最為親民,欲知縣令能否,莫若知州,欲知知州能否,莫若轉運使。陛下但能擇轉運使,俾轉運使案知州,知州案縣令,何憂民不富也!”

……

“人!”

趙頊的確缺人了。

不過不是什么經天緯地的賢人,也不是什么轉運使,而是能替他賺錢的商人。

既然大宋太窮,那他就賺錢好了。

只是……久在深宮,無人可用啊!

下午申時,趙頊又是去了延福宮向太后拜安,順便聆聽一下母親對近日朝廷中一些事情的看法。

太后高滔滔雖然居于深宮之中,但對朝中之事那也不是不問不顧,特別是他這個兒子剛登基不久。

上次去延福宮,高滔滔就責怪趙頊,不該在朝堂上讓自己的老師韓維那般難堪。

就算是翅膀硬了,要殺雞儆猴,樹立權威,也得考慮一下是誰。

否則朝中老臣也會覺得官家薄情寡恩,到時候人心散了,這皇帝做事也會處處受到掣肘。

趙頊到了延福宮,先是向太后拜安。

幾番閑聊之后,趙頊突然說道:“母親,兒臣近日想在宮外商賈之中找一些精通之輩,不知母后可有法子,給朕介紹幾人?”

“找幾個商賈,官家意欲何為?”太后高滔滔有些詫異,自己這個官家兒子想要做甚?

“母親,現在朝廷每年入不敷出,外面商賈卻是綾羅綢緞披身。朕想看看這宮外的買賣是怎么做的,大宋怎么就不能富余!”

“官家,朝廷的事,和宮外小商人的買賣,那怎能一樣。”太后高滔滔搖了搖頭。

兒子關心朝廷是好,但這想法還是窄了。

“母親,這市井街巷之中,諸般商旅,櫛風沐雨,往來奔波,所圖者何?無非盈余耳。”

“朝堂之上,宰輔公卿,殫精竭慮,所謀者,國民之富足也。”

“兩者必有相通。”

“說得也還有道理。”高太后似乎是被趙頊給說服了,“官家真的想知道商賈之事,明日我讓你舅舅們在東京城尋上幾個。”

趙頊的舅舅們,自然都是高家之人。

高滔滔的高家,在北宋可不是一般小門小戶,高家乃是北宋大將高瓊之后,現在又是皇親國戚。

過了兩日,高太后真給趙頊找了兩人。

一人進到邇英殿,誠惶誠恐,小心翼翼;一人雖有些膽怯,但也穩住了身腳。

“草民高啟明、李先拜見官家!”見到趙頊,兩人立即伏地叩拜。

高啟明,就是高太后娘家的人,是高滔滔的晚輩,也還沒蔭封個一官半職,在開封做著一些不大的買賣,跟著三教九流混在一起。

覲見官家這種好事本來八竿子都輪不到他,但奈何高家子弟找不到幾人懂經商。

另外一些更加鎮定一點的是李先,此人看起來更成熟一些,商人氣也更足一些。

其實高太后能將李先召來,實屬出乎趙頊的意料。

此人乃是泉州的大商人,曾率商船赴日本筑前國進行瓷器貿易,平常來汴京的次數可不多。

“免禮!”

趙頊掃過二人,聲如洪鐘:“朕聽聞宮外商事繁雜,或興或衰,關乎民生國計。今召汝二人進宮,欲知其間詳情,汝等可將所歷、所見、所聞如實道來。”

言罷,趙頊端坐著凝視二人,自有一番天子威嚴。

“草民惶恐,蒙陛下圣恩召見,實乃草民畢生之幸,必知無不言!”兩人皆是誠懇地應道。

其實兩人從高太后那里也知道了官家召他們的“表面”原因,也自然都做了相應準備。

不過趙頊內心的真實想法,可沒有告訴高太后。

今天,他也不會天真地就讓這兩人幫他經商,畢竟搞得不好,這高啟明和李先都是高太后的耳目。

“你等先行坐下,再一一道來。”趙頊道。

“謝官家。”

兩人聞諭,先左右落座,對視一眼后,李先又站起走到趙頊對面,伏地叩拜,“草民李先,蒙陛下圣恩召見,得以踏入這禁宮之地,瞻仰天顏,實乃草民畢生之幸。”

語畢,又重重垂拜三次,以表尊崇。

“草民李先,在汴京泉州經營瓷器之業數十載。”

“經營瓷器首重瓷器制作,首道工序便是采料,如那高嶺之土,質地細膩……燒制一關,真可謂生死之劫。坯體入窯,火候掌控乃重中之重……”

李先講完瓷器制造之后,趙頊輕輕敲擊扶手,問:“聽聞你曾販瓷于日本,這銷往倭國,一路可有波折?”

李先面露苦笑:“陛下,波折豈止一二。瓷器沉重易碎,陸上運輸,需用厚草、繩索層層捆扎,以防碰撞;至碼頭裝船,又得妥善安置,不可顛簸。”

頓了一下,李先繼續道,“出海之后,風浪無情,海盜猖獗,草民多次險些折戟沉沙。幸賴朝廷水師不時巡護,方能保得平安。抵達倭國,又逢異國風俗迥異,推銷亦難……。”

李先講完,便是高啟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德县| 屏边| 青岛市| 巴青县| 武义县| 永登县| 兴隆县| 乐平市| 龙井市| 雷州市| 中山市| 新泰市| 胶南市| 衡水市| 腾冲县| 安阳县| 承德市| 中牟县| 深泽县| 安陆市| 西青区| 南和县| 霍城县| 德惠市| 阿城市| 石楼县| 婺源县| 弥渡县| 龙游县| 明光市| 齐齐哈尔市| 广宁县| 新蔡县| 乌拉特中旗| 德安县| 虞城县| 松原市| 雅江县| 平湖市| 蒲城县| 宜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