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神秘人暗中相助
- 攝政王的契約嬌妻逆襲
- 銘浩軒
- 5543字
- 2025-06-11 00:00:00
夜色沉沉,王府門前的血跡尚未洗凈,馬蹄聲卻已漸行漸遠。
沈清棠站在門口,望著那隊騎兵消失的方向,心頭一緊。她沒有再喊出聲,而是迅速轉身,快步走向蕭景琰身邊。
“你受傷了。”她低聲說。
蕭景琰握著左臂,鮮血正從指縫中滲出,臉上卻仍是一副鎮定自若的模樣:“不礙事。”
沈清棠沒再多說什么,拉起他的手,將他帶進書房。
秦逸川隨后進來,臉色凝重:“王爺,那些人不是普通的刺客,他們的動作干凈利落,顯然是訓練有素的死士。”
蕭景琰沉默片刻,緩緩點頭:“王丞相終于按捺不住了。”
沈清棠擰眉思索,半晌才道:“今晚這一擊雖未得逞,但足以說明他已經準備動手。我們必須搶在他前面。”
次日清晨,沈清棠便開始行動。
她先是親自前往刑部,借著攝政王妃的身份調閱近半年來所有與王丞相有關的案件卷宗。
然而,幾乎所有的記錄都被修改或銷毀,連最基礎的往來文書也找不到任何蛛絲馬跡。
“這些卷宗…..…都是空殼。”她看著桌上整齊排列的案卷,心中一陣寒意。
她并未氣餒,轉而私下拜訪了幾位曾與王丞相共事的老臣。可這些人不是避而不見,就是含糊其辭,仿佛早已被警告過什么。
“王丞相在朝中經營多年,早就布下了天羅地網。”她在回府的路上低聲對云舒說道,“想要正面攻破,太難了。”
回到王府后,她又試圖從賬目入手,命人徹查王丞相名下幾處私宅的出入流水。
負責調查的屬下回報,所有賬本都被人提前替換,甚至連賬房先生也不知所蹤。
“他在等我們犯錯。”蕭景琰靠在窗邊,語氣冷靜,“越是查不出東西,就越容易心浮氣躁。”
沈清棠咬牙,眼中閃過一絲不甘。
第三日,她決定親自前往王丞相府邸附近暗訪。
清晨時分,她換上一身便裝,帶著云舒悄悄出門。她們繞到王丞相府邸后巷,觀察是否有可疑之人進出。
然而整整一個上午,除了幾個送菜的小販,再無其他動靜。
“他果然謹慎。”沈清棠皺眉,“連日常的往來都斷得一干二凈。”
就在她們準備返回時,一名老仆模樣的男子忽然從側門出來,神色慌張地左右張望了一番,然后匆匆拐入一條小巷。
沈清棠眼神一亮,立刻示意云舒跟上。
兩人尾隨其后,見那老仆走進一間破舊茶館,坐下后便低頭喝茶,似乎并無異樣。
沈清棠沒有輕舉妄動,而是坐在對面角落,靜靜等待。
直到傍晚,那老仆才起身離開。臨走前,他留下了一張紙條,壓在茶碗底下。
沈清棠不動聲色地走上前,拿起紙條一看,上面只寫了一行字:
“午夜,城南廢棄祠堂。”
她心頭一震。
“這是誰留下的?目的為何?”
她沒有告訴任何人,只是將紙條小心收起,帶著云舒悄然離去。
當夜,月色如水,風微涼。
沈清棠獨自一人來到城南廢棄祠堂。
四周寂靜無聲,只有風吹過枯葉的沙沙聲。
她站在祠堂門口,心跳微微加快。
忽然,一道黑影從屋檐躍下,動作輕盈如貓,落地無聲。
那人穿著一身青灰色長袍,臉蒙黑巾,只露出一雙深邃的眼睛。
“你是誰?”沈清棠開口,聲音平靜。
對方沒有回答,只是從懷中取出一卷羊皮紙,遞給她。
沈清棠接過,展開一看,竟是一份詳細的密信,上面詳細記載了王丞相與幾位地方官員的秘密往來,甚至還有幾次密談的時間地點。
“這是…...…”她瞳孔微縮。
“你想找的東西。”神秘人終于開口,聲音低沉,“但不能久留,有人已經在盯你。”
沈清棠猛地抬頭,卻發現那人已經退后幾步,身形一閃,消失在夜色之中。
她攥緊手中的密信,心跳如鼓。
第二日,她將這份密信交給了蕭景琰。
“我昨晚見到一個神秘人,他給了我這個。”她將內容大致講述了一遍,“雖然還不知道他是誰,但他提供的信息非常關鍵。”
蕭景琰聽完,眉頭微蹙:“你確定這不會是陷阱?”
沈清棠搖頭:“我也想過,但這封信上的細節太過真實,有些地方連我都未曾掌握。”
蕭景琰沉思片刻,最終點頭:“既然如此,我們就順著這條線查下去。”
接下來的幾天,他們依照密信上的線索,逐一追查那些與王丞相秘密往來的官員。
果然,每一個名字背后都有可疑之處,有的涉及貪污受賄,有的則牽扯到兵權調動。
隨著調查深入,沈清棠的信心也在逐步恢復。
她不再急于求成,而是變得更加謹慎和細致。
某日,她在整理調查所得的資料時,忽然發現其中一份名單上有一個人的名字格外眼熟,竟然是趙將軍。
那位曾在太子叛亂時拒絕出兵的邊疆將領。
“他怎么會出現在這里?”她喃喃自語。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
秦逸川沖了進來,臉色嚴峻:“王爺、王妃,王丞相那邊有了新動作!”
沈清棠猛然站起:“什么動作?”
秦逸川喘息道:“他派人去了趙將軍的駐地,似乎是想再次聯絡。”
沈清棠與蕭景琰對視一眼,瞬間明白了彼此的意思。
“不能再等了。”沈清棠堅定地說,“這一次,我們要先發制人。”
蕭景琰點頭:“傳令下去,立刻封鎖趙將軍軍營周邊道路,同時派使者前往趙將軍處,務必讓他看清王丞相的真面目。”
沈清棠隨即提筆寫下一封親筆信,遣人火速送往邊疆。
而她自己,則繼續留在京城,密切監視王丞相的一舉一動。
夜晚,她在書房翻看最新的情報時,忽然聽見窗外傳來一聲輕微的敲擊聲。
她警覺地抬起頭,只見一張折疊整齊的紙條從窗縫滑入,輕輕落在地上。
她走過去撿起,展開一看,上面寫著一句話:
“趙將軍,不可信。”
沈清棠盯著紙條上的字,眉頭緊鎖,心中涌起無數疑問。這個提醒究竟是真是假?難道趙將軍真的別有企圖?
“云舒,去把秦逸川叫來。”沈清棠放下紙條,對一旁伺候的丫鬟說道。
不多時,秦逸川匆匆趕來。沈清棠將紙條遞給他:“看看這個,你怎么看?”
秦逸川看完,神色凝重:“王妃,此事蹊蹺。不知這消息從何而來,若趙將軍不可信,那我們之前的部署豈不是陷入被動?”
蕭景琰也在一旁思索著:“不管真假,我們都不能掉以輕心。先派人去趙將軍駐地周圍加強監視,同時查探這消息的來源。”
沈清棠點頭:“如今之計,只能如此。不過趙將軍在太子叛亂時拒絕出兵,照理說應是忠良之士,怎會與王丞相勾結?”
秦逸川分析道:“或許其中另有隱情。王丞相手段狠辣,說不定是威逼利誘了趙將軍。”
蕭景琰站起身來,在屋內踱步:“不管怎樣,我們一邊繼續收集證據對付王丞相,一邊也要防備趙將軍這邊生變。”
接下來的幾日,王府的暗探們四處奔走。
負責查探消息來源的人卻一無所獲,那張紙條仿佛憑空出現一般。
監視趙將軍駐地的人回報,趙將軍依舊按兵不動,表面上并無異常。
沈清棠心中始終不安,她反復研究著那份密信和現有的線索。夜晚,她獨自坐在書房,燭火搖曳,映照著她緊鎖的眉頭。
“難道這是王丞相的又一個圈套?故意讓我們對趙將軍產生懷疑,從而打亂我們的計劃。”她自言自語道。
就在這時,云舒匆匆進來:“王妃,外面有個自稱是神秘人線人的小廝求見。”
沈清棠心中一動,立刻說道:“快帶他進來。”
不一會兒,一個十來歲的小廝被帶了進來。他衣衫破舊,眼神卻透著機靈。
“你是給神秘人傳遞消息的?”沈清棠問道。
小廝點點頭:“是的,夫人。我家主人讓我給您帶句話,說關于趙將軍一事,務必要謹慎,切不可輕信。還說近日會有更重要的消息傳來。”
沈清棠心中愈發疑惑:“你家主人究竟是誰?為何不直接現身?”
小廝搖搖頭:“我也不知道主人是誰,我只負責傳信。主人說他一直在暗中幫您,只是時機未到,不能露面。”
打發走小廝后,沈清棠與蕭景琰商議:“這個神秘人屢次相助,卻又不肯現身,實在讓人捉摸不透。但他關于趙將軍的提醒,我們不得不重視。”
蕭景琰皺著眉頭:“看來目前只能放慢對趙將軍這邊的動作,集中精力對付王丞相。”
于是,他們重新調整部署,加大對王丞相其他罪證的收集力度。暗探們又陸續查到王丞相在京城幾家商鋪的非法交易記錄,以及他與一些江湖勢力的勾結。
隨著證據越來越多,沈清棠和蕭景琰決定向皇上參奏王丞相。他們精心整理了所有證據,寫成一份詳實的奏章。
朝堂之上,氣氛緊張。蕭景琰手持奏章,神色嚴肅地站在大殿之上。
“陛下,臣有要事啟奏。王丞相結黨營私、貪污受賄、勾結地方官員和江湖勢力,妄圖謀逆,此乃大罪,請陛下明察。”蕭景琰大聲說道。
王丞相臉色一變,立刻反駁:“蕭景琰,你這是血口噴人!僅憑你一面之詞,如何能定我的罪?”
皇上坐在龍椅上,表情有些猶豫:“蕭愛卿,可有確鑿證據?”
蕭景琰將奏章呈上:“陛下請看,這上面詳細記錄了王丞相的種種罪行,并有相關證人證言。”
皇上接過奏章,仔細翻閱。王丞相在一旁冷汗直下,卻仍強裝鎮定。
朝堂上大臣們議論紛紛,局勢一時陷入僵持。就在這時,一名太監匆匆跑來,在皇上耳邊低語了幾句。
皇上臉色驟變,猛地一拍桌子:“大膽王丞相,竟然在朕派人調查之時,還妄圖銷毀證據!來人,將王丞相押入大牢,待朕查明真相!”
王丞相癱倒在地,口中大喊冤枉。蕭景琰和沈清棠相視一笑,他們的第一步計劃成功了。
然而,事情并沒有就此結束。就在王丞相被押入大牢的當晚,沈清棠接到消息,趙將軍的軍隊有異動。
“難道趙將軍真的被王丞相收買了?”沈清棠心中一驚,立刻與蕭景琰商議對策。
“不管怎樣,我們不能坐以待斃。立刻召集軍隊,加強京城防備。”蕭景琰果斷下令。
王府上下頓時忙碌起來,士兵們緊急集合,準備應對可能的變故。沈清棠一邊安排著后勤事宜,一邊思索著如何應對趙將軍。
“如果趙將軍真的謀反,他的軍隊距離京城還有幾日路程,我們還有時間布置防線。但我們也要想辦法分化他的軍隊,看看能否策反一些將領。”沈清棠分析道。
蕭景琰點頭:“我即刻派人去趙將軍軍中,探探虛實。同時聯系幾位忠誠的將領,讓他們做好支援準備。”
與此同時,趙將軍駐地。一名副將匆匆走進營帳:“將軍,朝廷已經將王丞相下獄,我們該如何是好?”
趙將軍坐在椅子上,眉頭緊鎖:“王丞相此舉實在愚蠢,連累了我們。不過事已至此,我們只能硬著頭皮上了。傳我命令,加速行軍,務必在最短時間內趕到京城。”
副將猶豫了一下:“將軍,此舉可是謀反大罪啊。”
趙將軍瞪了他一眼:“如今已無回頭路。王丞相許諾我事成之后加官進爵,只要我們控制住皇上,一切都還有轉機。”
副將無奈,只好領命而去。
京城這邊,沈清棠和蕭景琰密切關注著趙將軍軍隊的動向。他們派出的探子不斷傳回消息,趙將軍的軍隊正在快速逼近。
“看來趙將軍是鐵了心要謀反了。”蕭景琰看著地圖,神情嚴峻。
沈清棠咬咬牙:“我們一定要阻止他。如今京城兵力有限,我們得想個計策,挫挫他的銳氣。”
就在他們苦思對策時,神秘人又傳來消息:“趙將軍軍中并非鐵板一塊,有幾位將領對此次謀反心存疑慮。可派人前去說服他們倒戈。”
沈清棠眼前一亮:“這倒是個辦法。只要能分化趙將軍的軍隊,我們勝算就大了幾分。”
蕭景琰立刻挑選了幾名能言善辯的謀士,帶著豐厚的賞賜,前往趙將軍軍中。
謀士們日夜兼程,終于在趙將軍軍隊距離京城還有兩日路程時趕到。他們找到了那幾位心存疑慮的將領,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諸位將軍,王丞相謀反已是事實,如今他已被押入大牢。你們跟隨趙將軍謀反,只會落得個叛國的罪名。不如棄暗投明,朝廷定會既往不咎。”謀士誠懇地說道。
幾位將領聽了,面面相覷。其中一位將領說道:“我們也不想謀反,但趙將軍軍令如山,我們不敢違抗啊。”
謀士笑道:“如今形勢危急,只要你們能說服其他將士,倒戈相向,不僅無罪,還會有大功。”
就在這時,營帳外忽然傳來一陣喧鬧聲。一名士兵跑進來報告:“將軍,外面有一群士兵鬧事,說不想參與謀反。”
幾位將領對視一眼,心中已有了主意。他們站起身來:“好,我們愿意一試。”
謀士大喜:“那就有勞各位將軍了。”
然而,就在他們以為事情有轉機時,趙將軍得知了此事。他勃然大怒:“竟敢背叛我!來人,將那幾個將領抓起來!”
一場兵變在趙將軍軍中爆發,局勢變得更加混亂。
沈清棠和蕭景琰在京城焦急地等待著消息。
當得知趙將軍軍中發生內亂時,他們既感到意外又覺得有了希望。
“或許這是我們的機會。趁他們內亂之時,我們出兵迎擊,定能一舉擊敗他們。”蕭景琰說道。
沈清棠點頭:“不過還是要小心謹慎,以免中了他們的計。”
京城的軍隊開始集結,準備出征。
沈清棠看著整裝待發的士兵,心中默默祈禱這場危機能夠順利度過。
就在軍隊即將出發時,一名暗探匆匆趕來:“不好了,趙將軍似乎察覺到了我們的計劃,他停止了內亂,重新整頓了軍隊,正向京城加速趕來!”
蕭景琰臉色一變:“沒想到他反應這么快。傳令下去,加快行軍速度,務必在半路攔截住他們!”
士兵們加快步伐,向著城外奔去。
沈清棠騎在馬上,心中充滿了擔憂。這場戰爭,究竟誰能笑到最后?
當他們趕到預定地點時,遠遠地就看到趙將軍的軍隊揚起漫天塵土,氣勢洶洶地殺來。
“列陣迎敵!”蕭景琰一聲令下,士兵們迅速排成整齊的方陣,嚴陣以待。
趙將軍騎著高頭大馬,出現在陣前。他看著蕭景琰的軍隊,冷笑一聲:“蕭景琰,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蕭景琰毫不畏懼,策馬向前:“趙將軍,你受朝廷重用,為何要助紂為虐,跟隨王丞相謀反?”
趙將軍怒道:“少廢話,今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說著,他一揮手中長槍,下令進攻。
雙方軍隊如潮水般涌在一起,喊殺聲震天動地。
刀光劍影中,鮮血飛濺。沈清棠在后方看著慘烈的戰斗,心中揪緊。
突然,趙將軍的軍隊中出現了一股騷亂。
原來是那幾位原本想倒戈的將領又開始煽動士兵,軍隊出現了混亂。
蕭景琰見狀,大喊:“兄弟們,趁此時機,沖鋒!”
士兵們士氣大振,如猛虎般沖向趙將軍的軍隊。趙將軍在混亂中拼命指揮,卻難以挽回局勢。
就在雙方激戰正酣時,天空中忽然烏云密布,狂風大作。
緊接著,豆大的雨點傾盆而下,戰場變得泥濘不堪。
這突如其來的天氣變化讓雙方士兵都有些措手不及。沈清棠心中一動,難道這是上天的旨意?
雨越下越大,視線變得模糊不清。雙方的戰斗暫時停了下來。蕭景琰和趙將軍隔著雨幕對視著,都在思索著下一步的對策。
“這場雨來得蹊蹺,莫不是上天在警示我們。”趙將軍喃喃自語道。
就在這時,一名士兵跑過來報告:“將軍,后方有一支軍隊正在趕來,不知是敵是友。”
趙將軍心中一驚,他望向遠方,只見隱隱約約有軍隊的影子。
蕭景琰也得到了同樣的消息,他皺著眉頭:“這又是哪路軍隊?難道是王丞相的余黨?”
雙方都陷入了緊張的等待中,那支神秘的軍隊越來越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