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來3:做得更少,但賺得更多
- (美)賈森·弗里德 (丹)戴維·海涅邁爾·漢森
- 1464字
- 2025-05-29 16:47:08
你的公司是個產品
一切始于這個概念:你的公司是個產品。
沒錯,你做出來的東西叫作產品(或服務),但它是經由你的公司做出來的。正是因為這個,你的公司應該是你最棒的產品。
本書的一切觀點都圍繞著這個主題延展開來。就像產品需要不斷改良一樣,公司也需要迭代才能不斷進步。如果你想把一件產品做得更好,就必須不斷地測試、修改、迭代。做公司也是一樣。
可輪到做公司的時候,很多人就不這么干了。他們或許會不斷調整結果,可做事的方法和手段卻總是一個樣。他們選擇了一種方式,做了一次,然后就一直沿用下去。公司創立時期流行的工作方法,變成了根深蒂固、永不改動的律條,規矩和政策就像鐵板一樣牢不可破,公司被自己束縛住了。
但是,如果你把公司視作產品,你就會問出不一樣的問題:在這里工作的人知道怎么使用它嗎?它是簡單還是復雜?它的運作原理顯而易見嗎?它哪里最快,哪里最慢?它有漏洞嗎?哪些漏洞可以快速修復,哪些需要花很長時間?
公司跟軟件一樣,必須能用,也必須有用。它大概也會有漏洞——由于糟糕的組織設計或文化上的疏忽,公司遭遇了挫敗。
當你把你的公司當成一件產品來審視的時候,你就有了全新的視角,各種各樣的改進可能會紛紛出現。當你意識到你的工作方式可以改變時,你就可以著手塑造更新更好的東西了。
我們做項目的時候,會集中工作6周,接下來的兩周我們就脫離開固定的時間表,“自由散漫”地工作,給自己減減壓。我們并不是拍拍腦袋,就認為這個節奏是最好的。最開始,我們也是跟著項目本身走,需要多久就做多久。隨即我們發現,項目似乎永遠做不完。于是我們就把時間期限縮短到了3個月。后來發現還是太長,于是我們就嘗試再次縮短它。就這樣,我們采用了每次6周的循環。經過試錯,我們迭代出了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在這本書中我們會詳細探討這一點。
我們并不是憑空認為,絕大多數情況下,非實時的溝通就是比實時溝通效果好,這是經過了好幾年對聊天工具的濫用之后才發現的。我們看到了干擾是如何發生的,工作效率又是如何降低的,于是我們找到了一種更好的溝通方式。在這本書中,我們會詳細探討這一點。
公司剛起步的時候,我們也不具備今天這些經驗和心得,我們也是一步一步習得的。一開始我們也沒意識到,為員工支付度假費用比發獎金更管用。我們原先也是用獎金來激勵人,但后來發現,人們會把獎金視作預期的薪水收入。后來我們也把這個經驗運用到了其他福利措施上。在這本書中我們會詳細探討這一點。
關于薪資談判,我們也不是一開始就知道該如何冷靜應對,我們也是一路摸索過來的。制訂薪資標準、批準加薪申請,這些事情在Basecamp就像在絕大多數公司里一樣棘手。直到我們不斷迭代,找到了新方法。在這本書中,我們會詳細探討這一點。
我們在公司上花的心思和我們在產品上花的一樣多。人們常在軟件名后面加上數字后綴,標注出版本。“這是iOS 10.1,10.2,10.5,11,等等”,我們也是這樣看待公司的。如今的Basecamp大概是Basecamp, LLC 50.3版了。通過不停地試試這個,調調那個,尋找最適合自己的方法,我們把它更新到了今天這個狀態。
不幸的是,在今天的商界,運營一家冷靜的公司并非主流之舉。在一段時間內,你必須對抗自己的“直覺”,你必須把害人不淺的常規做法拋到一邊,你必須認識到,“忙瘋了”的狀態是錯的。冷靜是你的目的地,而我們會與你分享我們到達并停留在那里的經驗。
我們的公司是個產品。我們希望你也這樣看待你的公司。無論你是它的擁有者、管理者,還是“只是個打工的”。想要把公司做得更好,需要每一個參與者共同努力。

英國博物學家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出版了19部著作,其中包括《物種起源》,而他每天只工作4.5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