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動物而戰:19世紀英國動物保護中的傳統挪用
- 李鑒慧
- 747字
- 2025-05-29 17:12:34
導讀:為動物挪用傳統
19世紀初,一場以改善動物待遇為目標的動物保護運動于英國悄然萌興。1824年,第一個反虐待動物協會成立并成功延續。[1]在接下來的近百年間,數以百計的類似協會及其地方分支機構亦相繼涌現,一場波及英國本土,且影響力遠布大英帝國的動物保護運動也蔚然成形。自18世紀末思想發端,至19世紀初組織行動,及至一戰爆發所帶來的運動重大變遷,人類歷史上第一場動保運動在所謂的“漫長的19世紀”(long nineteenth century)期間,不僅改變了英國大眾“看待”和“對待”動物的觀念,更使“善待”動物這一價值觀念成為英國國民認同中的一項關鍵元素,甚至延續至今。運動中漸次發展而出的各項目標、論點和策略亦日趨豐富與成熟,并與今天的動保運動具有高度延續性。是以我們也許可以說,這場萌發于19世紀的動保運動,無疑或直接,或間接地為今日蓬勃發展于全球各地的動物權益運動,埋下了根基,也建立了典范。由于這百年事業,在我們所棲居的星球已然邁入“人類世”之今日,世人已愈來愈越意識到重新審視人與動物之倫理關系的迫切性。在學界,一個方興未艾的“動物轉向”趨勢更相應而起,既為歷史悠久的動保思潮所驅動,更成為其進一步發展之驅動力。
本書旨在追溯當今動保運動倡議最為關鍵的前身——英國第一場動物保護運動,通過探討運動如何挪用英國社會中的各項重要文化和智識傳統,包括基督教傳統、激進政治傳統、演化思想、自然史以及文學傳統等,呈現運動的動態形塑歷程與社會改造潛能。本書指出,通過挪用19世紀豐富而多元的文化與智識傳統,第一場動保運動不但完成各項動員任務、推進運動發展,更同時參與這些傳統的重構工作,使其進一步在廣大社會中協助促進了人與動物倫理關系的發展。如同一場運動無法脫離其時代而自成,一本著作亦是如此,本書便自當代動保運動和相關學術研究中獲得了甚多靈感和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