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轉五日瞬過。
隨著龍碑出世時間將至,外頭元江四野,修士愈聚愈多,自然生亂。
又因公孫虞竊寶天寧寺,惹來靈光洞天傳信搜尋消息,許以重酬,也引起不小波瀾。
不過石崖水府之中,李清河與公孫虞二人,各有事務,倒是安寧。
這日。
李清河照常頌念一番玉清寶誥,見云中子法符依舊沒有變化,也不在意。
將法符收起,便從袖中取出了恍若輕薄碧月的‘碧牙刃’來。
五日打磨,李清河通過火獸元珠補充,順利將第一條法脈煉滿,便是第二條法脈之中,也凝聚了部分火禽精氣。
這精氣積累一厚,他身體強化,氣力增長自不必說。
碧牙刃的祭煉,卻也獲得了一定的成效。
幾日煉化,這一樁法兵,儼然已經為他掌握幾分玄妙,可堪一用了。
李清河手持二尺彎刃,滿意點頭:‘禁制得掌,此刃用毒、鋒銳等加持玄奧,我已可運用。別的不說,若是再遇上秦王廟三僧一般的骷髏妖鬼,運用得法,已然有持刀斬滅的能耐。’
片刻后,又搖了搖頭。
‘只可惜法兵并非法器,我不通武藝的情況下,用之護身,所得還是打了折扣。’
李清河暗自一嘆。
此世修行界中,修行器物類屬,不止法器,細處還有劃分。
旁的暫且不論,單說近戰兵刃,便不歸于法器之下。
李清河早前得公孫虞賜下靈蠶辟水珠之時,便得到過老儒粗劣提點。
依對方說法。
周天兵刃,乃是修行者近身搏殺之用,雖也是禁制煉成,品階亦如法器一般劃分,但不同于法器遠程操駕之道,本質另有玄虛。
甚至上古之時,所謂劍仙,用的也是神兵法劍,劍持于身,以無上劍道殺敵,而非如今駕馭飛劍模樣。
而此中神兵利器之屬,細處也分五類,號曰——精兵、魂兵、法兵、氣兵、神兵。
精兵質地甚佳,沒有任何附加的異能,亦稱作兵胎,便是俗世之中,部分匠人得來天外鐵石,偶爾也能打造出來。
魂兵本身具有靈性,或植入兇獸精魂,猛禽厲魄,能催禽獸魂意之妙,助長威力。
法兵,附帶某種法術之力,往往在普通威力上,斗法之時,兵刃之上添加火焰,寒冰,雷電,之類的威能,與法器最是相似,也是世間修士所煉最多的兵刃。
氣兵則有些另類,非還丹有成之輩所不能用,只因這一路兵刃,乃是罡煞之力凝聚成形。唯有還丹修士,金丹既成,以天地罡氣煞氣打磨功體,蛻變真功之時,才可凝兵幻器。
此一般兵刃,奧妙也多,念動即發,念斂即收,隨著主人的功力深湛,幻兵的威力也是日益增強。只不過幻兵入門容易,精深極難,極少有人以此為依仗。
神兵,別走偏門,和使用者神念結合,心意相通,隨心所欲,玄虛更多,公孫虞就此并未多談。
李清河得自柳仲連之手的‘碧牙刃’,便是一樁煉有一重禁制的一階法兵。
其中蘊藏了赤煉蛇族運毒之妙,施加于人,可操控毒力自如,又因本質是妖蛇牙蛻所煉,質地也十分不俗,與法器相擊,也難損壞。
以李清河煉精之身,功力不厚,又是真氣未成,手段無法施加于外的情況。
兵器之力,本質上對他來說,方便之處還要勝過一些法器。
也就是不怎么通武藝,不然有這么一柄法兵,運用得當的情況下,就是一些境界比上高上些許,不通近戰手段的修士,他都有不少機會解決。
‘按照公孫虞的說法,法器雖有許多玄妙,要說運用隨心,多數不如兵刃,以至世間依仗神兵利器與人斗法之人其實不少。甚至上古之時,劍仙之類,持劍殺敵,更是逞兇過一個時代,看來以后有機會,我還得學些武藝才好。不然空有法兵,不能盡其功用不說,日后遇到擅長近戰的煉氣士敵人,也容易遭劫。’
李清河心頭記下此事,便要繼續打磨碧牙刃禁制,也便盡快將此刃禁制煉化完全,掌握圓滿。
只是就在這時。
一道霧光,忽自后方洞室之中,轉掠而出。
李清河轉頭看去,正見公孫虞身影,站定眼前。
“真人。”他急忙起身拜見。
公孫虞打量他一眼,目光在碧牙刃上停了片刻,問道:“這兵刃,是從那小蛇身上所得?”
李清河點了點頭:“真人慧眼。”
“到底是幽水寒淵大族出身,祭煉還算得法,倒是一樁不錯的法兵。”公孫虞微微頷首,沒就此多問,轉道:“法符如何了?”
李清河當即想起了拜師緣法,心下暗嘆,只道結果還是沒能如意,但也無法作假,只得搖了搖頭,并將云中子法符奉上:“稟真人,并無變化。”
公孫虞接過法符,果然并未看出什么異樣,微微一嘆:“看來還是我多想了,也罷,本來也只是個嘗試,不成亦怪不得誰。”
他將法符收起,頓了頓,虛空一摸,忽然憑空抓出了一本古籍來,丟給了李清河:
“你雖未將法符祭出什么變化,到底也算廢了苦功,如今又有這一柄法兵傍身,想來正缺武藝驅使。這一門刀術喚作‘化骨刀經’,乃是我得自一名左道修士之手,雖非上乘仙家武法,也有幾分玄虛,煉至精深處,可領悟化消血肉生機的奇妙刀意,合堪法兵,用將出來,不亞于一些厲害法器道術,你且拿去做個運用,也算全你我一份緣法。”
轉又憑空招來李清河的那兩只骷髏妖兵:“還有這兩只骷髏妖兵,如今無須你再奔走什么,你也領回去吧。”
李清河捧著刀經秘籍,看了眼左右骷髏妖兵,心下并無多少喜悅。
公孫虞這幅模樣,顯然是無心再收他入門的意思,免不得有些遺憾。
這老儒雖非正派,到底是個高人,傳承再是旁門左道,對于自己而言,也是難得拜師人選,可惜……
李清河心中暗嘆,到底收起東西,長身一拜:“多謝真人,此番小子不過替真人做了些瑣碎,便蒙真人化解蛇毒,搭救性命,更有這許多好處賜下,實在感激不盡,日后若有用得著的地方,還請真人只管吩咐,小子必定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他遭逢公孫虞,雖歷經不少麻煩,到底結果是好的,這一番話,倒也有幾分真心。
公孫虞神情微動,沉吟片刻,忽道:“算來你我緣法其實不淺,難得你脾性也合我心,若是放在平常,我倒也不妨許你幾分隨侍修行的機會。不過元江龍碑出世時機便在今時,我在此還有謀算,此間更留不得你,龍碑機緣了結之后,我亦不知身在何處,本來是不好收什么門人……這樣吧。”
“你今日離開水府,不妨在左近尋一處地方藏身暫待,待龍碑出世,江面還有爭斗,等哪日你見江面沒了動靜,或許可以再來此間水府尋覓,你我不定便還有一些緣法可言。”
李清河心神一振,驚訝看向公孫虞。
公孫虞卻不多言,忽然揮袖一掃,打來靈光一道,將李清河裹起,便送出了水府。
只有一句告誡回蕩李清河耳邊:“去吧,龍碑出世,左近將有大亂,你便是有心在附近等候,也走遠一些,否則受了余波,也非你所能應對。”
話音才落,李清河身影靈光包裹之下,已然劃破江水,直接送到了岸上!
腳踏實地,李清河也才回過神來。
念頭一動,正要回望江水。
忽然。
烏猿峽、墜龍峽兩座大江長峽分流之地不遠,一方水域之中,濤濤江浪之下。
水渦涌轉,一股金芒倏忽耀起,輻照江水四方。
轉瞬。
金光化為浩瀚光柱,騰涌而起,直沖斗牛!
天地一時恍如白晝。
也將李清河注意,瞬間吸引了過去。
這是?!
他精神一震,定神看去。
“昂!”
就見一座宛若山岳般巨大的古樸石碑,自金光神柱之中破水而出,升騰而起,轉瞬更變化金色真龍模樣,裹挾龍吟,攪動四方風云。
與此同時。
唰!唰!唰!
無數遁光,自周遭山川之中,閃爍而飛,云空折轉,匯集而來!
赫然正是龍碑出世,諸仙匯集,風云起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