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鐵枝鑄夢
- 鐵枝銅葉
- 作家RstSwv
- 2057字
- 2025-05-26 18:23:55
三十五年前的秋天,青石鎮像一口燒開的鍋,熱氣騰騰,充滿了生機。張德浦站在機械廠的工棚前,手里攥著一張剛收到的鋼材化驗單,臉上帶著掩飾不住的笑意。陽光照在他古銅色的皮膚上,泛著健康的光澤,額頭上的汗水順著皺紋滑落,滴在腳下的泥土里。
“德浦,鋼材到了!”遠處傳來一聲洪亮的呼喊,趙漢春騎著一輛二八自行車,車后座上綁著兩個大油桶,搖搖晃晃地騎了過來。他停在工棚前,抹了把臉上的汗,咧開嘴笑了:“你看看,這鋼材亮得能照見人影兒!”
張德浦接過鋼材化驗單,仔細看了看,又用手摸了摸車后座上的油桶,油桶還帶著溫熱,是剛從縣城拉回來的。“辛苦你了,漢春。”他笑著說,“這月的油票可夠?”
“肯定夠,你放心,廠子正是用人的時候,我保證不會耽誤事兒。”趙漢春拍了拍胸脯說著,他目光落在工棚旁邊的那棵棗樹上,“我說德浦,你這棵樹可長得真好,枝繁葉茂的,就是東南邊那枝椏有點礙事,快到路上了,每次卡車過去都得小心著點。”
張德浦順著他的目光看去,只見棗樹的東南枝椏確實伸到了廠門口的路上,來往的卡車都得放慢速度才能通過。“你不說我還真沒注意,”他撓了撓頭,“要不,找個木匠來鋸了?”
“我看行,”趙漢春點點頭,“正好廠里缺幾把椅子,用這棗木做,結實!”兩人正說著,陳老栓叼著根草莖走了過來,手里拿著一本破舊的《焦氏易林》。“我聽說了,”他晃了晃手里的書,“要鋸樹?我得先算算。”
張德浦和趙漢春對視一眼,都笑了。陳老栓是鎮上有名的算命先生,也是機械廠的常客,經常來幫忙算算賬,順便給大家卜上一卦。陳老栓繞著棗樹走了幾圈,又掐指算了算,忽然一拍大腿:“好!乾卦,元亨利貞,正是動土的好日子!”他說著,又指了指東南枝椏,“這枝椏屬木,鋸了正好生財,我看能做十把椅子,給廠里的功臣坐!”
張德浦聽了很高興,當即就請了鎮上最好的木匠來。鋸樹的那天,陽光格外好,木匠的電鋸嗡嗡作響,鋸末飛濺。當鋸子鋸斷枝椏的那一刻,張德浦清楚地聽見樹芯發出“啵”的一聲,像憋了百年的嘆息,緊接著,一股帶著甜味的汁液從斷口處滲出,沾在木匠的斧頭上,亮晶晶的。
“你看這樹汁,”木匠驚嘆道,“棗木就是不一樣,連汁都是甜的。”
張德浦笑了笑,沒說話。他看著那根被鋸下來的枝椏,心里盤算著做十把什么樣的椅子。最后,他決定做十把太師椅,椅背雕上簡單的纏枝紋,椅腳墊上陳老栓手寫的“安全生產”符紙。
十把椅子做好那天,擺在沖床車間最顯眼的位置,油光發亮,煞是好看。趙漢春第一個坐了上去,他穿著干凈的藍布工裝,皮鞋擦得锃亮,往椅子上一坐,晃了晃,哈哈大笑:“德浦,你這椅子比縣政府的皮沙發還得勁!”
張德浦站在一旁,看著趙漢春坐在椅子上,心里美滋滋的。那時候,機械廠的汽錘聲能傳到村外的大馬路,每天天不亮,就有卡車轟隆隆地開進廠門,運來鋼材,拉走零件。張革新背著新書包,高高興興地去縣城高中報到,張革遠才六歲,穿著開襠褲,整天在機床底下鉆來鉆去,撿鐵屑玩,小手弄得黑乎乎的。
張德浦常蹲在棗樹下數零件,陽光透過枝葉在賬本上晃出銅錢似的光斑,陳老栓的算盤聲混著機床的轟鳴聲,成了青石鎮最熱鬧的二重奏。有時候,卡車司機們累了,也會坐在棗木椅子上歇腳,抽袋煙,喝口水,講講路上的見聞。
“德浦,你這廠子真火啊,”一個司機師傅吐了個煙圈,羨慕地說,“你看這卡車,一天到晚沒停過。”
張德浦聽了,心里別提多高興了,他看著院子里進進出出的卡車,心里盤算著,等攢夠了錢,就把村里的路修一修。那時候,村里人趕集都得走泥路,一到下雨天,兩腳都是泥,很是不方便。
沒過多久,張德浦就兌現了自己的諾言。他雇了幾輛卡車,從縣城拉來了碎石子和水泥,又請了幾個鄉親幫忙,花了半個多月的時間,把村里的土路修成了水泥路。路修好那天,村里人都來道賀,張老三的爹還特意殺了只雞,拿到張德浦家來,說是要感謝他為村里做了件大好事。
“德浦啊,你真是咱們村的驕傲,”張老三的爹喝著酒,激動地說,“以后咱們趕集就方便多了。”
張德浦笑著給老人斟酒,心里暖洋洋的。他看著窗外的棗樹,樹枝在風中輕輕搖曳,人氣旺了,樹似乎也長得更茂了。
那時候的棗樹,枝繁葉茂,像一把巨大的綠傘,為機械廠遮住了夏日的驕陽。每到秋天,棗子成熟的時候,張德浦都會讓工人們摘一些,分給村里的鄉親們。孩子們拿著棗子,在院子里跑來跑去,笑聲傳遍了整個村子。
張德浦常常坐在辦公室里的棗木椅子上,看著廠里的工人忙碌,聽著卡車來來往往的聲音,心里充滿了希望。他覺得,只要這棵棗樹在,這十把棗木椅子在,他的機械廠就會一直紅火下去,他的好日子也會一直持續下去。
夕陽西下,金色的陽光灑在棗樹上,也灑在那十把嶄新的棗木椅子上,泛起溫暖的光芒。趙漢春坐在椅子上,抽著煙,和張德浦聊著天,計劃著下個月的生產任務。陳老栓則在一旁撥弄著算盤,嘴里念念有詞,不知道又在算著什么。遠處,又有一輛卡車轟隆隆地開了過來,車斗里裝滿了鋼材,在夕陽下閃閃發光。卡車司機按了按喇叭,聲音清脆響亮,打破了傍晚的寧靜。
張德浦站起身,迎了上去,臉上帶著笑容。他知道,這又是一批新的希望,正隨著卡車,開進他的機械廠,開進他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