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美國例外論與自由傳統

然而,基督教的慷慨觀,特別是清教的版本可能而且確實催生了一些具有潛在破壞性的觀點。清教布道者約翰·溫斯羅普(John Winthrop,1587—1649)1630年到達馬薩諸塞灣殖民地時發表的著名的“山巔之城”布道詞就是例證。溫斯羅普在“阿貝拉”號商船上就宣告,他的清教徒團體正在經歷一個特殊時期,這要求他們必須展現出“超常的慷慨”(extraordinary liberality)。他強調,在當時的艱苦條件下,不存在“過度慷慨”。超常的慷慨是唯一的生存希望。社群中的所有成員都必須慷慨地相互對待,要將公共利益置于個人得失之上。這一布道詞后來常被用來佐證美國例外論,稱美國立國的慷慨原則是全世界的指路明燈。來到美國的殖民者應當“相互承擔他人的重擔”,并視自己為“因愛而聯系在一起的耶穌同行者”。[1]

溫斯羅普對超常慷慨的倡導在17世紀當然是個異數。更普遍的觀念是勸誡人們實踐謹慎的、有所區分的、貴族式的慷慨,這對貴族和王權現狀構成的威脅較小。在荷蘭自然法學者胡果·格勞秀斯(Hugo Grotius,1583—1645)眼中,人在天性上是社交和理性的動物。人們有能力慷慨待人,而且在道德上義不容辭地要這樣做。從1534年到1699年,西塞羅的《論義務》發行了14個英文版本和數不清的拉丁文版本,成為威斯敏斯特、伊頓以及牛津、劍橋諸多學院的基本教材。1678年到1700年,塞內加的《論恩惠》刪節版也得以編纂出版。[2]歐洲各地的精英學校都在教育男童:社會依賴于他們的慷慨——依賴于他們的大方、德行和公民價值。

因此,到17世紀中葉,歐洲人將慷慨作為必備的美德,已經有超過兩千年的歷史了。如果說存在什么自由傳統,那就是這個傳統。

注釋

[1]溫斯羅普著名的布道詞各處都可以找到。

[2]Roger L'Estrange,Seneca's Morals by Way of Abstract(Cork,1797).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互助| 成武县| 玉山县| 大竹县| 河间市| 益阳市| 嘉义市| 绥中县| 淅川县| 广州市| 手游| 黑龙江省| 桑植县| 文山县| 司法| 杂多县| 读书| 香河县| 贵南县| 镇雄县| 黔江区| 玛沁县| 安多县| 龙川县| 远安县| 高台县| 临沭县| 郧西县| 曲沃县| 涞源县| 达孜县| 横峰县| 日土县| 黑山县| 仲巴县| 嵊州市| 高尔夫| 贞丰县| 余姚市| 雅安市| 栾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