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非法查詢征信信息牟利,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韓世杰 曠源鴻 韓文華等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
- 網絡法典型案例:裁判要旨與分析
- 吳尚聰編著
- 5712字
- 2025-08-19 15:16:28
裁判要旨
1.公民個人信息,是指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動情況的各種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件號碼、通信通訊聯系方式、住址、賬號密碼、財產狀況、行蹤軌跡等。個人的征信信息也屬于公民的個人信息。
2.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依照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從重處罰。
案件索引
湖北省巴東縣(2016)鄂2823刑初132號
基本案情
2015年9月3日至4日,被告人韓世杰、曠源鴻、韓文華利用連光輝(湖北省巴東縣農村商業銀行沿渡支行征信查詢員)的征信查詢ID號、密碼及被告人李沖、耿健美(洛陽銀行鄭州東風路支行客戶經理)提供的洛陽銀行鄭州東風路支行的銀行專用網絡,在該行附近使用電腦非法查詢公民個人銀行征信信息3萬余條。
2015年9月5日至6日,被告人韓世杰、曠源鴻、韓文華利用連光輝的征信查詢ID號、密碼及被告人李楠、盧惠生(德州銀行濱州金廷支行行長)提供的德州銀行濱州分行的銀行專用網絡,在該行南面的停車場內,使用電腦分兩次非法查詢公民個人銀行征信信息2萬余條。
2015年9月8日,被告人韓世杰、曠源鴻、韓文華利用李濤(江蘇省淮安市農村商業銀行徐溜支行職工)的銀行征信查詢ID號、密碼及被告人李楠、盧惠生提供的德州銀行濱州分行專用網絡,在該行南面的停車場內,使用電腦非法查詢公民個人銀行征信信息近3萬條。
被告人韓亮、鄧佳勇獲得征信查詢ID號、密碼并非法提供給被告人韓世杰等人使用,雙方通過被告人陳莎莎中轉租金、傳遞密碼。被告人韓世杰、曠源鴻、韓文華將查詢獲得的上述公民個人銀行征信信息出售給他人,向被告人韓亮、李沖、李楠支付了相關費用。
法院查明事實
經審理查明,2015年8月,被告人韓世杰欲查詢他人銀行征信信息出售牟取非法利益,遂邀約被告人韓文華通過互聯網QQ群尋找可查詢征信信息的銀行專用網絡及征信查詢ID號、密碼。被告人韓亮得知該信息后,欲向其提供征信查詢ID號、密碼牟取非法利益,遂向被告人鄧佳勇尋找征信查詢ID號、密碼。為牟取非法利益,被告人鄧佳勇通過田某,獲得湖北省巴東縣農村商業銀行沿渡支行征信查詢員連某1的征信查詢ID號、密碼,并將該ID號、密碼提供給被告人韓亮。被告人韓亮以每天36萬元的價格將該征信查詢ID號、密碼提供給被告人韓世杰、韓文華使用。后被告人韓世杰聯系到被告人李沖,被告人李沖為牟取非法利益,表示為其提供銀行專用網絡。爾后,被告人李沖找到被告人耿健美,被告人耿健美為牟取非法利益,表示愿意為被告人李沖提供銀行專用網絡。被告人曠源鴻得知被告人韓世杰、韓文華可查詢征信信息后,稱其有需求銀行征信信息的客戶資源,被告人韓世杰遂邀約被告人曠源鴻一同前往查詢。
被告人韓世杰、韓文華、曠源鴻來到河南省洛陽市找到被告人李沖,被告人李沖將設置好的無線路由器交給被告人耿健美,被告人耿健美將無線路由器安裝到洛陽銀行鄭州東風路支行電腦上,將該行的銀行征信查詢專用網絡以無線wifi的形式發射出來,并將銀行電腦的IP地址告訴被告人李沖。2015年9月3日至4日,被告人韓世杰、韓文華、曠源鴻利用連某1的征信查詢ID號、密碼及被告人李沖、耿健美提供的洛陽銀行鄭州東風路支行的銀行專用網絡,在洛陽銀行鄭州東風路支行附近的“金水桶足浴店”,使用電腦非法查詢公民個人銀行征信信息3萬余條。其間,被告人韓亮和被告人韓世杰、曠源鴻、韓文華之間因租金支付發生矛盾,被告人曠源鴻聯系被告人陳莎莎,被告人陳莎莎從中撮合,雙方又通過被告人陳莎莎中轉租金、傳遞密碼再次合作。
爾后,被告人韓世杰、韓文華、曠源鴻又來到山東省濱州市,被告人韓世杰聯系到被告人李楠,被告人李楠找到袁某,袁某找到被告人盧惠生,被告人李楠、袁某將設置好的無線路由器交給被告人盧惠生,被告人盧惠生將無線路由器安裝到德州銀行濱州分行電腦上,將該行的征信查詢專用網絡以無線wifi的形式發射出來,并將銀行電腦的IP地址告訴被告人李楠、袁某。2015年9月5日至6日,被告人韓世杰、韓文華、曠源鴻利用連某1的征信查詢ID號、密碼及被告人李楠、盧惠生提供的德州銀行濱州分行的銀行專用網絡,在該行南面的停車場內,使用電腦分兩次非法查詢公民個人銀行征信信息2萬余條。
2015年9月3日至9月4日、9月5日至9月6日被告人韓世杰、韓文華、曠源鴻利用連某1的征信查詢ID號、密碼及洛陽銀行鄭州東風路支行、德州銀行濱州分行的銀行專用網絡,非法查詢公民個人銀行征信信息共計51784條。
2015年9月8日,被告人曠源鴻通過嘉銀(上海)企業征信服務有限公司淮安分公司職工馬某,得到江蘇省淮安市農村商業銀行徐溜支行職工李某1的銀行征信查詢ID號及密碼,被告人曠源鴻、韓世杰、韓文華利用該ID號、密碼及被告人李楠、盧惠生提供的德州銀行濱州分行專用網絡,在該行南面的停車場內,使用電腦非法查詢公民個人銀行征信信息28423條。
為牟取非法利益,被告人韓世杰、曠源鴻、韓文華將查詢獲得的上述公民個人銀行征信信息均出售給他人,給被告人韓亮、李沖、李楠支付了相關費用。被告人韓亮給被告人鄧佳勇、被告人李沖給被告人耿健美、被告人李楠給袁某、袁某給被告人盧惠生分得了相關費用。被告人韓世杰獲利260000元,被告人曠源鴻獲利6100元,被告人韓亮獲利37700元,被告人鄧佳勇獲利322300元,被告人李沖獲利6000元,被告人耿健美獲利90000元,被告人李楠獲利71000元,被告人盧惠生獲利19000元。在公安機關偵查階段,被告人耿健美、鄧佳勇、盧惠生已退繳了上述非法所得。
2016年4月25日,被告人韓世杰主動到巴東縣公安局投案自首。被告人耿健美被巴東縣公安局列為網上逃犯,2016年3月28日被鄭州市公安機關抓獲。
另查明,被告人李楠因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于2016年4月20日被山東省無棣縣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緩刑一年,尚在緩刑考驗期限內。
上述事實,被告人鄧佳勇、韓亮、韓世杰、韓文華、曠源鴻、陳莎莎、李沖、耿健美、李楠、盧惠生在開庭審理過程中亦無異議,且有書證受案登記表、拘留通知書、批準逮捕決定書、取保候審決定書、湖北巴東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給巴東縣公安局的發函、征信查詢投訴電話記錄、常住人口信息查詢資料及戶籍證明、到案經過及抓獲經過說明、在逃人員登記、撤銷表、調取證據清單、情況說明、搜查筆錄、扣押物品清單、調取證據通知書、個人征信異議核查通知單、個人征信異議核查結果說明、鑒定聘請書、電子物證檢查報告、電子物證檢驗筆錄、巴東縣農村商業銀行征信工作管理規定、巴東縣農村商業銀行征信工作崗位責任承諾書、用戶信息登記表、相關文件、搜查證、相關短信聊天記錄截圖、中國銀行客戶回單、相關銀行交易記錄、城市便捷酒店宜昌五一廣場店入住記錄、QQ及短信記錄截圖、短信轉賬記錄、中國工商銀行交易記錄、中國建設銀行交易記錄、支付寶賬號注冊信息、收款記錄、微信聊天及轉賬記錄截圖、洛陽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鄭州分行出具的證明、洛陽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規定及說明、計算機安全使用管理規范、網絡管理制度、中國工商銀行交易明細、淮安市公安局清河分局受案登記表、江蘇省淮安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報案申請、中國人民銀行淮安市中心支行征信管理科異常查詢說明、淮安市公安局清河分局發破案及抓獲經過說明、太原市公安局抓獲經過說明、移送案件通知書、接受證據材料清單、嘉銀(上海)征息服務有限公司淮安分公司營業執照、接受證據材料清單、李某1情況簡介、社區矯正人員報到情況通知單、山東省無棣縣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湖北省非稅收入繳款書、鑒定聘請書、鑒定文書、辨認筆錄、電子物證檢驗報告、淮安市公安局清河分局鑒定聘請書、司法鑒定委托書、鑒定意見通知書、上海辰星電子數據司法鑒定中心司法鑒定檢驗報告書、電子物證檢查工作記錄、提取筆錄;證人黃某1、許某、譚某、連某2、趙某1、謝某、鄧某、李某2、江某、楊某2、連某1、田某、秦某、黃某2、李某3、魏某、王某、郝某、趙某2、袁某、馬某、李某1、陳某1、陳某2、李某4的證言;被告人鄧佳勇、韓亮、韓世杰、韓文華、曠源鴻、陳莎莎、李沖、耿健美、李楠、盧惠生的供述與辯解;現場勘查筆錄、現場方位圖、現場照片;銀行數據光盤、電子數據等證據予以證實,足以證實。
法院裁判
法院認為,關于被告人曠源鴻、陳莎莎、李沖、耿健美、盧惠生的辯護人提出的被告人曠源鴻、陳莎莎、李沖、耿健美、盧惠生系從犯的辯護意見。經審查,法院認為,十被告人臨時結合在一起,各自實施不同的行為,各自牟取各自的利益,共同合作完成犯罪行為,在共同犯罪中不宜區分主從犯,各自對各自實施的犯罪行為承擔刑事責任。但各被告人的地位、作用、參與程度、犯罪情節、危害后果不同,量刑時應予以區別。辯護人提出的上述辯護意見,法院不予采納。
關于被告人耿健美的辯護人提出的被告人耿健美具有自首情節的意見。經審查,法院認為,案發后,被告人耿健美被巴東縣公安局列為網上逃犯,于2016年3月28日被鄭州市公安機關抓獲,并未自動投案,不構成自首。辯護人提出的上述辯護意見,法院不予采納。
法院認為,被告人韓世杰、韓文華、曠源鴻、鄧佳勇、韓亮、陳莎莎、李沖、耿健美、李楠、盧惠生違反國家有關規定,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出售牟利,情節嚴重,其行為符合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法定構成要件,均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公訴機關指控的罪名成立。被告人韓世杰主動到公安機關投案自首,依法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被告人鄧佳勇、韓亮、韓文華、曠源鴻、陳莎莎、李沖、耿健美、李楠、盧惠生歸案后能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坦白認罪,依法可以從輕處罰。被告人耿健美、鄧佳勇、盧惠生積極退繳非法所得,可酌情從輕處罰。辯護人提出的被告人耿健美、盧惠生歸案后能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積極退贓,可從輕處罰的辯護意見,法院予以采納。辯護人提出的被告人韓亮、曠源鴻、陳莎莎、李沖歸案后能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可從輕處罰的辯護意見,法院予以采納。被告人李楠因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緩刑一年,在緩刑考驗期限內發現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應當撤銷緩刑,對新發現的罪作出判決,按照數罪并罰的原則對其科以刑罰。被告人陳莎莎、李沖、耿健美、盧惠生有悔罪表現,沒有再犯罪的危險,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法院決定對其宣告緩刑。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第一款、第三款,第六十四條,第六十七條第一款、第三款,第六十九條第一款,第七十二條第一款、第三款,第七十三條,第七十七條第一款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人韓世杰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并處罰金20000元(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16年4月25日起至2017年10月24日止;罰金限判決生效后十日內繳納)。
二、被告人曠源鴻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三個月,并處罰金20000元(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罰金限判決生效后十日內繳納)。
三、被告人韓文華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二個月,并處罰金10000元(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16年3月17日起至2017年5月16日止;罰金限判決生效后十日內繳納)。
四、被告人韓亮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并處罰金10000元(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15年12月23日起至2016年12月22日止;罰金限判決生效后十日內繳納)。
五、被告人鄧佳勇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個月,并處罰金10000元(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罰金限判決生效后十日內繳納)。
六、撤銷山東省無棣縣人民法院(2016)魯1623刑初14號刑事判決書對被告人李楠宣告的緩刑。
七、被告人李楠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并處罰金10000元;原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數罪并罰,決定合并執行有期徒刑一年八個月,并處罰金10000元(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16年5月16日起至2018年1月15日止;罰金限判決生效后十日內繳納)。
八、被告人陳莎莎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有期徒刑七個月,緩刑一年,并處罰金10000元(緩刑考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罰金限判決生效后十日內繳納)。
九、被告人盧惠生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并處罰金10000元(緩刑考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罰金限判決生效后十日內繳納)。
十、被告人李沖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拘役六個月,緩刑九個月,并處罰金10000元(緩刑考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罰金限判決生效后十日內繳納)。
十一、被告人耿健美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拘役五個月,緩刑六個月,并處罰金10000元(緩刑考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罰金限判決生效后十日內繳納)。
十二、被告人鄧佳勇違法所得322300元、被告人韓世杰違法所得260000元、被告人耿健美違法所得90000元、被告人李楠違法所得71000元、被告人韓亮違法所得37700元、被告人盧惠生違法所得19000元、被告人曠源鴻違法所得6100元、被告人李沖違法所得6000元,予以追繳(被告人耿健美、鄧佳勇、盧惠生的部分已追繳)。
十三、在案扣押的作案工具,予以沒收。
評析
本案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典型案例。公民個人銀行征信信息是以電子方式記錄的能夠識別特定自然人身份的信息,是公民個人信息的一種。我國刑法規定,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依照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從重處罰。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依照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規定處罰。
被告人韓世杰等利用連光輝(湖北省巴東縣農村商業銀行沿渡支行征信查詢員)的征信查詢ID號、密碼及被告人李楠、盧惠生(德州銀行濱州金廷支行行長)提供的德州銀行濱州分行的銀行專用網絡,使用電腦非法查詢公民個人銀行征信信息。公民個人銀行征信信息屬于公民個人信息。被告人韓世杰等違反國家有關規定,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出售牟利,情節嚴重,其行為符合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法定構成要件,均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