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導論
- 馬克思與福柯:現代性批判理論比較研究
- 陳帥
- 1799字
- 2025-08-28 14:11:30
現代性批判是20世紀西方哲學關注的重點問題。現代性思想本身就蘊含著一種反思的批判精神,始終伴隨著自我指涉和自我批判。特別是20世紀下半葉,人們開始用“現代性批判”來指稱對現代社會的反思,各種依托于主體哲學批判、理性主義批判、總體性批判等的社會批判理論成為潮流。在此層面上,“現代性”開始不僅僅局限于歷史形態范疇,還成為標志文化特色和時代精神的文化范疇,甚至是意識形態范疇,被視為導致現代社會危機的根源。“現代性批判”也因此同政治哲學和歷史哲學結合起來,走向了更廣闊的問題域。
在現代性批判理論的發展過程中,馬克思的思想一直處于重要且敏感的地位。隨著現代性批判理論研究視域的拓展,一些從文化批判、政治批判、意識形態批判等角度出發的研究者會把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批判疊加進對現代性的批判中,并在此基礎上展開研究,甚至還會把馬克思理論看作現代性批判理論的源頭。同時,也有部分從話語方式和思想風格入手的研究者把馬克思理論視為現代性思想,批判其總體性思維,認為馬克思的思想也帶有某種本質主義傾向。這就造成了一種獨特的現象:無論是認可還是批判,學術界關于“現代性批判”的研究都繞不開馬克思。這不是說馬克思窮盡了現代性批判所涉及的所有問題,而是因為馬克思在對現代性的存在狀況做了全面分析的基礎上徹底揭示了其問題的根源,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后來的現代性批判理論。對馬克思之后的現代性批判和馬克思之間的關系分析也因此成為一個重要的議題。
在整個20世紀的現代性批判理論中,法國哲學家米歇爾·福柯的理論無疑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他與馬克思之間的關系也為人所津津樂道。在以往的學術研究中,無論是贊成福柯理論的人還是否定福柯理論的人,都認可一個觀點:福柯的思想中帶有一種馬克思主義精神。一方面,福柯對權力宰制現代人的深刻揭示、從微觀治理層面對政治權力的解讀、用真理生產機制對知識的權力維度的揭露無一不是對現代資本主義發展的批判。不僅如此,在具體的論斷和分析中,讀者也可以發現福柯對馬克思的某些觀點的運用,更不用說福柯曾多次在采訪中提到他對馬克思理論的借鑒。他甚至將馬克思類比為學術界的牛頓和愛因斯坦,承認自己經常會不加引號地引用馬克思的概念、句子和文章,認為自己所做的是要將馬克思從那種打著馬克思主義的幌子、實則使馬克思主義禁錮、僵化的教條中解放出來并還原其本來面目。另一方面,福柯和馬克思的區別也是很明顯的。這不僅表現為具體思想敘事方式的不同,還因為福柯多次否認自己是馬克思主義者,并再三強調自己與馬克思的差異。這在某種程度上折射出福柯思想的多面性,也讓人難以捉摸其思想同馬克思主義的具體聯系。
從整體上看,馬克思和福柯的關系呈現一種復雜性。從福柯的思想起源來看,他的學術發端于20世紀60年代,這是一個“反叛”的年代,西方幾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相繼爆發了一場場前所未有的大規模的學生造反運動。在美國、英國、法國等國家,青年們以各種各樣的方式發起了對傳統價值觀的挑戰。在20世紀60年代的各類革命運動中,西方發達國家左翼政黨中的激進主義開始占據主導地位。這一時期也是馬克思主義在法國產生巨大影響的時期。在福柯讀大學時,“結構主義馬克思主義”的代表人物阿爾都塞便是他的老師。早年的福柯深受其導師阿爾都塞的影響,并在其介紹下加入了法國共產黨。雖然后來由于反對法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福柯退出了法國共產黨,并開始同政治組織保持一種疏離的關系,但福柯的研究始終都在關注現代人的生存,他對現代性的批判在揭露現代資本主義發展弊端的同時,還在很大程度上延伸、發展了馬克思的理論。盡管是生活于兩個不同時代的人物,研究的視域、方法存在很大差異,但馬克思和福柯卻同樣從事著以實現人的自由解放為目標的工作。他們都對現實人做了歷史的、具體的考察與分析,都為解決人類的生存困境積極尋求出路,以至于奈格里發出“福柯之后,我們如何閱讀馬克思”的感慨。巴里巴爾甚至說福柯的整個理論就是一場和馬克思展開的“戰斗”,經歷了同馬克思主義的分裂和在理論中通用地使用一些馬克思主義概念的變化。暫且不論巴里巴爾所說的正確與否,這個青年時期和學術起步階段深受馬克思的思想理論影響的法國學者與馬克思之間具有內在聯系,特別是在現代性批判問題上福柯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的理論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本書著重從現代性批判入手來具體論述福柯對馬克思思想的發展,嘗試系統論證福柯和馬克思思想之間的內在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