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工匠精神 不服來戰
- 從手工大佬到科技巨頭
- 花農Y
- 3095字
- 2025-06-05 11:30:00
意外接踵而至。
讓牛飛沒想到的是,他的視頻不僅吸引了手工愛好者,還引發了一波關于“工匠精神”的討論。
某知名科技博主轉發視頻時配文:
“在這個浮躁的時代,還有人愿意耐心打磨一張桌子,這才是真正的工匠精神。”
這條微博迅速被頂上熱搜,#手工大佬的木工桌#甚至成了當天的熱門話題。
老王興奮地搓手:“飛哥,咱們這下又出圈了!連科技圈的大V都來蹭咱們熱度!”
然而隨著視頻熱度攀升,另一股聲音也開始浮現:
……
2010年的互聯網上,正值國內公知群體瘋狂吹捧“扶桑工匠精神”的巔峰時期,什么‘壽司之神’,‘永不松動螺母’,‘高科技馬桶蓋’等說法四處流傳。
各大論壇、微博、貼吧,到處都能看到類似的論調:
“看看人家扶桑匠人,一把刀傳承幾代人,華夏人就是浮躁!”
“華夏哪有真正的工匠?全是粗制濫造的貨!”
“扶桑壽司之神、刀匠世家,這才是真正的匠人精神!”
牛飛的視頻,像一顆炸彈,直接砸進了這場輿論漩渦。
很快,有網友將他的木工桌視頻轉發到了某知名論壇,標題赫然寫著——《誰說華夏沒有工匠精神?90后小伙純手工打造專業木工桌,精度堪比工業級!》帖子一出,立刻引發激烈爭論。
支持者紛紛點贊:
“這才是真正的華夏匠人!老祖宗的榫卯技術比小日子那些花里胡哨的強多了!”
“大佬這手藝,放古代直接進工部當大匠!”
“某些人跪久了站不起來,華夏工匠幾千年前就玩榫卯的時候,小日子還在樹上摘果子呢!”
而反對者則冷嘲熱諷:
“呵呵,就這?扶桑匠人一把刀做十年,你這桌子才做多久?”
“華夏工匠?笑死,不就是個富二代玩票嗎?”
“扶桑工匠追求的是極致,華夏工匠追求的是快錢!”
甚至有人直接@了某知名公知大V,對方很快轉發并評論:
“華夏所謂的匠人不過是商業炒作,真正的工匠精神應該像扶桑那樣,一生只做一件事,追求極致。這種速成的‘手工’,不過是嘩眾取寵而已。”
這條微博迅速被頂上熱搜,#華夏匠人VS日本工匠精神#的話題下,爭論愈演愈烈。
……
牛飛原本沒打算摻和這場爭論,但老王卻敏銳地嗅到了流量密碼。
“飛哥!咱們的機會又來了!”老王興奮地搓著手,“現在全網都在吵‘工匠精神’,咱們要是趁熱打鐵,再添一把火,絕對能引爆話題!”
牛飛皺眉:“我可不想被當槍使。”
老王搖頭晃腦:
“這不是被當槍使,這是正名!你想想,那些公知天天吹日本工匠多牛逼,可他們自己連個釘子都釘不直!咱們用實力說話,讓他們閉嘴!”
牛飛思索片刻,點了點頭。
當晚,牛飛的微博更新了一條動態:
“工匠精神不是吹出來的,是做出來的!不服來戰!”
配圖是一張木工桌上的工具和木制材料等,意思是接受挑戰。
這條微博瞬間炸了。
“臥槽!大佬要剛正面了!”
“大佬牛逼!”
“坐等打臉!”
“之前第一個視頻制作越王勾踐劍的時候就已經能看出大佬的手藝了,還是有人不停地把臉伸過來挨打,笑死……”
“是啊,細節控哭了!那劍上的紋路跟博物館里的一模一樣,圖片放大都不太看得出來!”
“華夏匠人牛逼!!!”
……
晚上,他坐在院子里,望著滿天繁星,心里五味雜陳。
“大D,你說,這制作的視頻…我這算不算是‘騙’了大家?畢竟是在大D你的輔助下才達到了這種效果…”他在心里默默問道。
經過了不短的時間,左眼的虛擬屏幕上,大D的文字才緩緩浮現:
【根據數據分析,你的木工桌確實是獨立完成的,視頻內容并無虛假。】
顯然,大D的智能程度并沒有那么高。不過牛飛還是感到了一絲安慰。
牛飛笑了笑,心情稍微輕松了些。
這時,手機震動起來,是大哥牛榆發來的消息:“小飛,爸今天看到你的視頻和最新的微博了。”
牛飛心里一緊:“他說什么了?”
牛榆回復:“他就哼了一聲,然后說……‘還行’。”
牛飛愣住,隨即忍不住笑出聲。
他知道,對父親來說,這已經是很高的評價了。
……
2010年3月下旬的一個清晨,飛牛工作室的燈光依然亮著。工作室的“臥龍套裝”視頻還在加緊制作當中。
“老王,視頻剪輯得怎么樣了?”牛飛朝門外喊道。
老王推門而入,手里拿著一個U盤,臉上掛著標志性的狡黠笑容:
“剛剛渲染完,就等著上傳了。這次絕對能火,我連宣傳文案都想好了,當代魯班復原諸葛神器,千年智慧重現人間!”
牛飛搖搖頭:“太夸張了,還是實在點好。網上那些牛鬼蛇神還在碰瓷什么小日子的工匠精神,貶低華夏。我們要加大攻勢,趕緊干回去!”
“網絡傳播就得有噱頭。傳播廣,才能更好地實現你反擊的目的。”老王晃了晃U盤,
“我已經聯系人幫忙轉發推廣了,優酷、土豆、微博同步發布,明天這個時候,你就等著看評論爆炸吧!我已經迫不及待想看看網友們會怎么瘋傳了”
……
很快,臥龍套裝的視頻同時在優酷、土豆和微博發布。
視頻開頭是牛飛站在工作室里,背后墻上掛滿了三國時期的資料圖片。
然后就是一段對諸葛丞相以及和他相關的幾件物品的歷史背景和發展歷程的介紹。
視頻分了幾個部分,詳細記錄了每件作品的制作過程。木牛流馬部分展示了獨輪車版本和永動機版本的設計思路與測試場景。
諸葛連弩部分則呈現了兩種不同箭匣設計的爭論與選擇,穿插測試時的有趣的比賽場景;
最后的孔明燈制作則非常簡單,只是在燈體上寫上了一些三國典故,重點是在試飛時的畫面效果上。
老王不愧是營銷高手,他特意將視頻分成多個短視頻和完整版。
短視頻只展示木牛流馬的自動行走功能,結尾留下懸念:
“想知道這匹'木牛'是如何動起來的嗎?完整視頻中揭曉!”然后到處分發個版本的短視頻,以產生廣告效應。
上午11點,“快看微博!”老王興奮地沖進工作室,“熱度開始起來了,木牛流馬已經上熱搜了!”
牛飛打開微博,發現#諸葛亮木牛流馬#的話題已經沖到了熱搜榜,并且還在快速上升,評論區熱鬧非凡。
“太神奇了!原來木牛流馬真的可以自己走!”一位網友評論道。
“諸葛亮:這屆網友比我還會整活。”
“司馬懿:當年要有這視頻,我至于被木牛流馬坑嗎?”
“建議申請非遺,這還原度,我非常認可。”
“假的吧,肯定是有人在后面推。”立刻有人反駁。
“樓上沒看完整視頻吧?博主解釋了是內置電機驅動,但機關設計參考了《三國演義》電視劇的演繹和舌控方式!”
爭論越來越激烈,每刷新一次頁面,評論數就增加幾十條。
……
到了下午3點,話題已經沖到了熱搜前列。
各大論壇開始出現討論帖“手工大佬復原的木牛流馬和諸葛連弩是否符合歷史真實?”
一位自稱歷史系學生的網友發表長篇分析:
“根據《三國志》記載,諸葛連弩'一弩十矢俱發',但具體結構已失傳。飛哥制作的兩種版本各有依據,垂直箭匣參考了武侯祠模型,橫向箭匣則更符合部分學者的研究...”
這條評論很快被頂到最高,下面跟了幾百條回復。
“專業人士來了!”
“所以電視劇里那種連發是假的?”
“不管真假,能做成這樣已經很牛了!”
與此同時,微博上一位科普大V轉發視頻并評論:
“最讓我驚艷的不是技術,而是創作者對傳統文化的尊重。他在永動機版本中保留了舌控機關的設計理念,既滿足了現代觀眾的想象期待,又尊重了原著描寫。”
這條轉發獲得了上萬個贊,牛飛的粉絲數開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增長。
然而,并非所有評論都是正面的。
在某個軍事論壇,一群冷兵器愛好者對諸葛連弩的射程提出了尖銳批評。
“射程不到30米也好意思叫連弩?我做的復合弩能射80米!”
“古代戰爭30米已經足夠了好嗎?你以為是在玩CS?”
“都別吵了,關鍵是復原歷史,又不是要比武。”
爭論很快從技術層面上升到對傳統文化理解的分歧,帖子被管理員加上了“熱門”標簽。
……
隨著熱度持續攀升,網友們的反應也越來越多元化。
有人開始對視頻中的細節進行各種解讀,甚至發展出了意想不到的“劇情”。
一位自稱會“唇語”的網友信誓旦旦地說:
“視頻7分23秒,牛飛對那個叫肖月的女生說了句喜歡你,絕對是真的!我反復看了十遍!”
這條評論瞬間引爆了八卦黨的熱情,最新一條動態下面突然多了幾百條“嫂子好”的評論,搞得不知道情況的人一頭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