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創世神話的精神世界
- 張多
- 2350字
- 2025-05-27 16:46:12
序
虎年春節大年初四,立春,北京冬奧會開幕了。正在沉浸在奧運拼搏場景和掌聲時,收到云南大學文學院張多博士《中華創世神話的精神世界》書稿并委托我寫一篇序言,自然高興之余又幾度惶恐。高興是因為這本字數不多的書稿具有迸發著思想火花的話題,疊加著厚重內容;之所以惶恐,則是若憑自己在神話學的造詣尚難為一位神話學研究領域的才俊寫什么序言,即便想寫點東西也只能隔靴搔癢,難以捫毛辨骨。轉念一想,從辯證的觀點出發,暫且把這件事作為一個難得的學習機會,督促自己寫點閱讀過程中的心得體會,以報告大家,也算對自己拓展神話研究的一個促進吧。忐忑之后,就寫出下面一些文字。
為了盡可能像個“序言”的樣子,對張多博士還是要說幾句的。孟子說過“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說起張多博士,雖然算不上交往頻繁,卻在神話學的跑道上一直都在欣賞著他的拼搏與成長。談到神話,絕大多數人都認為它屬于人類發展進程中較早出現并傳承至今的傳統文化,形式復雜多樣,內容博大精深,敢于長期與神話較勁的人往往都有一種夸父逐日、不到黃河不死心的堅忍精神。張多的神話研究起步在被譽為活態“神話王國”的七彩云南,后來在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攻讀博士、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從事博士后研究以及目前在云南大學文學院、神話學研究所工作,都與神話研究結下不解之緣。而這種機緣巧合結果就是,這位年富力強的神話學者總能在大家的期待中不斷送來驚喜。我想,《中華創世神話的精神世界》可以算是其中之一。
學術的根基在于豐富的資源,學術的生命在于學理創新,學術的價值在于能解決文化當代實踐問題。可以說《中華創世神話的精神世界》很好地融合了這幾個方面。
該書令人稱贊之處頗多,使我感受到作者扎實的神話資料學儲備基礎。眾所周知,人類已經步入了一個大數據時代,對于豐富對象的“量”的分析,已經成為得出“質”的結論的重要前提,本書的許多論點、論據、論證給人一種水到渠成信手拈來的感覺,正是源于百川匯海的學術素養,諸如書中關于女媧神話、鯀禹神話、嫦娥神話、同源共祖神話、當代神話線索的謀篇布局,關于創造精神、堅忍精神、求索精神、互鑒精神、融匯精神的提煉概括,既根植于中華創世神話經典,由從時間與空間維度上兼顧了古代和現代、漢族和少數民族、北方和南方。將“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躍然紙上,將論述的張力發揮得淋漓盡致。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作者在當代神話現象研究、少數民族神話研究、民俗學神話研究、神話學術史上的學術積累如條條涓涓流水,漸成蔚然之勢。
該書在方法創新、觀念創新也給人不少啟發。“中華創世神話的精神世界”是一個比較宏大的命題,目前學界比較常見的類似著述,主要都是從思想史、藝術史、文獻和哲學、文藝理論等方面來研究。這類研究雖然比較切合宏大命題的設定,但也難免疏離中國神話敘事的本體、本相,也容易出現過于形而上的傾向。而張多該著作,則匠心獨具,從民俗學、民間文學比較擅長的實證研究入手,通過一個個或大或小的具體案例,來闡明中華大地上豐富的神話樣式。該書較好地體現了神話文本、神話語境、神話批評的融合,這種方法上的創新給研究結論的升華巧辟蹊徑。正如作者在書中提出的“多語種構成的中華創世神話,不僅僅是‘原始思維’,更有超越性的一面,亦有理性和現代的一面。這些精神動力歸根結底是一種世界觀——以開放的文化心態、天下大同的意識形態看待發展過程中的社會變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書中許多頗具學術創新的觀點正是一種開放的視野和科學的方法使然。一方面謀篇布局兼具形式美感和邏輯考量,另一方面在語言的應用上又力求開合自如,時而惜墨如金,時而用墨如潑,在重點發掘中華創世神話的價值觀、世界觀、宇宙觀、審美觀、文藝觀的同時,又將“古與今”“智與勇”“月與夢”“源與流”等作出辯證思考,并將“神話譜系”“數字時代”“動漫創作”“當代影視劇”“互聯網”等案例融入其中,深入揭示出中華創世神話體系的開放兼容的中國精神和中國特色。
按照一個劇本最后上演的往往是壓軸戲的邏輯,在此有必要說說對《中華創世神話的精神世界》一書學術價值的理解。神話發源于人類古老的記憶,編織著當今的夢景,也會伴隨人類走向遙遠的未來。習近平總書記講“盤古開天、女媧補天、伏羲畫卦、神農嘗草、夸父逐日、精衛填海、愚公移山等我國古代神話深刻反映了中國人民勇于追求和實現夢想的執著精神”,如何從中國各民族豐富多彩的神話中找到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并科學詮釋這種文化精神,是每一位神話研究者義不容辭的責任。書中認為,“講好中國故事,一定繞不開中國人的宇宙觀、世界觀、生命觀、價值觀。上古神話就是蘊涵并傳承中華民族核心文化觀念的寶庫。”這種結論無疑是實事求是的見解。作者總結中華民族古老神話的精神內涵得出的“敢于創新、不畏困難、團結堅忍、銳意進取、文化自信、變革求新、民族復興”等關鍵詞同樣表現出對于中華神話的真知灼見。該書提出中華創世神話的精神價值可以跨越時空、超越碎片化的信仰,而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復興的重要傳統文化力量,并且這種精神力量已深嵌入當代中國而成為一種“文化自信”。這是對“中華創世神話精神”的宏觀理論的積極探索與價值建構。作者秉持朝向當下的神話觀,關注神話傳承性、時代性,將神話這種古老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與當今文化發展有機結合起來,既是一種學術責任,更是一種文化擔當。
當然,成語中有“白玉無瑕”,也有“金無足赤”,觀賞一處風景有時會發出“橫看成嶺側成峰”的感慨。如本書中分析鯀禹神話時,有關鯀的內容偏少,也許正好為今后的研究藍圖預留了一塊空白。
本想借著這本書再多說幾句,但深知,在一本好書面前,任何言語都可能是多余的。愿張多博士在神話研究的征途上越戰越勇,越走越遠!
王憲昭
2022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