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雷峰塔
- 重生后,才發現校花暗戀我
- 我不是人機
- 2011字
- 2025-06-16 12:34:37
以至于,即便程默知道,他也很難理解。
何況,程默不知道。
疑心易生暗鬼,程默從不多想。
數學的世界是單純又絕對正確的,每一步都走得有根有據,條理清晰,邏輯嚴密。
程默喜歡這樣的世界。
這才是世界的本質。
這才該是世界的本質。
喜歡,說就好了,何必繞這么遠浪費時間。
假如35歲的程默沒有重生,他知道自己錯過了邢露,也不會覺得遺憾。因為,他錯過的不是一個自己喜歡的姑娘。
而是,一個喜歡自己的姑娘而已。
因為,這么多年,每一天,他都沒有浪費時間。
因為,程默每一天都為自己而活,為實現自我價值而活。所以,他不會遺憾,也不會惋惜。
看到邢露回復“不是”之后,程默沒別的念頭,心無旁騖地繼續寫論文。
再過幾天,就能投稿了。
越接近完成論文,程默越亢奮。
他一點都不覺得累,不覺得困,完全不把其他任何事放在眼里。
要不是老媽不準,程默恨不得把飯端進房間里吃。
這樣就可以一邊吃飯,一邊看論文了。
即便是在餐桌上吃飯,他也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爸媽和他說了好久的話,他經常就“嗯”一聲,假裝聽見了,敷衍過去。
臨近論文完成的前兩天。
夏蓉找他下五子棋,他也都拒絕了。
一兩天不陪而已,出不了什么大事。她頂多就傷心一會兒。
做數學進入心流的感覺十分神妙,很上癮,很讓人陶醉。程默已然記不得自己每天睡多久,只記得天亮了睡了一會兒。
然后,醒來的時候,繼續寫。
程默連睡不睡覺都不在意了,就更不用說高考分數線了。
一本分數線和他有什么關系。
程默從始至終,都不太清楚一本具體是什么。這好像是211下一級的高校檔次。
聽說后面還有二本、三本。
一本、二本、三本之間有什么區別,他不知道。
6月29日那天,分數線出來了。
重山市2009年高考錄取分數線為
理科:本科一批院校:547分;本科二批:499分;本科三批:464分;高職(專科)一段:432分;高職(專科)二段:329分。
藝術類本科舞蹈表演(文化課):170分。
邢露高考文化課考了457分。
457分對于普通高考生來說,連三本線都夠不著。
但是,對于本科線要求只有170分的藝術生來說,邢露可以稱得上是妥妥的學霸。
夏蓉不關注分數線。
分數線和她沒關系。
她只關注一分一段表。她查到一分一段表,看了重山市狀元考了721分后,就叉掉了。
分數線出來后,周華有些許失落。
明明,明明去年的二本線沒有這么高的。
雖然他今年考了496分。這是他高中三年來,考得最高的一次,比去年的二本線高了15分。
但今年的二本線是499分。
他還差2分。
雖然遺憾,但周華已經很知足了。
496分,比三本線高32分,夠他穩穩的報上一個三本土木工程了。
現在土木工程是大熱門,差不多是分數最高的幾個專業之一。
周華一家抱著志愿填報書,仔細的翻找起來。全國有千所院校,有的院校土木工程類分貴,有的院校土木工程類分沒那么貴。
他得小心填。
為了不滑檔,一定要選服從調劑。
可萬一調劑到其他專業,讀不了土木了怎么辦?土木雖然苦一點,但能賺很多錢,尤其是大學生能賺很多錢。
叔伯們都這樣說。
重山市附近的三本土木,分數差不多都在四百八九十左右。
周華覺得不夠穩。
他一家最終挑了杭城市城郊區縣的一所建在山里的公辦三本,學費4000元1學期。
要是能報上的話,很劃算了。
分數線出來后,第三天,就能填志愿了。
周華填的謹慎。
他填的都是一些外省的公辦三本。
其中,地段最好的是他看重的杭城市城郊區那所建在山里的三本。
雖然學校建在山里。
但是杭城是國內新一線城市。
有空的時候,還能去杭城看看西湖。聽說西湖很漂亮,看西湖就是流行的旅游吧。
從小到大,周華都沒旅游過。
要是能被“杭城科技應用學院”錄取就好了。
從西江老家坐三十多個小時硬座,跟父母來重山,在路上,就算旅游了吧。列車有玻璃,透過玻璃,能看見平原變成丘陵,再變成山地。
到時候,去西湖看看,去看雷鋒塔里面有沒有白素貞。
他報的其他學校,要么在高原,要么在盆地,都在祖國的邊陲,靠近國境線的地方。
周華真的,真的很想被杭城角落里的三本錄取,改變一家人的命運。
他想被杭城建筑工程學院錄取。
邢露把全國知名的舞蹈學院,按排名高低,按順序填好。她勾的是不服從調劑。
因為,她不可能滑檔。
程默的一志愿填的是“折大:理科試驗班類”。
2009年,折大已經開始實施大類招生政策,其核心特點是:“按院系或學科大類招生,后期專業分流”。
不同的大類,分流時間各異。
這樣可以避免學生高考時因不了解專業而誤選。
這樣可以提供給學生二次選擇機會,可以通過大學表現爭取進入理想專業。
程默的二志愿填的是“京大:理科試驗班類”。
程默的三志愿填的是“華大:理科試驗班類”。
他全勾了不服從調劑。
雖然,他不想去京大和華大。不是因為學校不好,是他不想去。他填這兩個學校,填著保底。
實在遇見黑天鵝事件,去京大,或者華大,也能接受。
總不能復讀一年再考擇大吧。
這也太荒唐了。
夏蓉也填了志愿。
她填了兩個志愿:
一志愿:京大“工科試驗班”;二志愿,折大“工科試驗班”。兩個志愿均選擇不服從調劑。
錄上京大,一定不復讀。
錄上折大,可能不復讀。
復讀即便住校,放長假也得回家。回父親家,就要和繼母一起生活;回母親家,就得和繼父一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