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覺悟:長大成人的力量
- 杜駿飛
- 3513字
- 2025-05-21 12:04:29
談“慫”
黃牧宇:杜老師,最近讀到一篇文章,說當代年輕人最大的優點是“慫”,羅列了當代年輕人一些常見的“慫”的表現。為何年輕人會表現出這樣的群體特征?
我把此文轉給您,想聽聽您的點評。
1
杜駿飛:這不是慫,是語言表達能力不足,兼之缺乏應激反應。論辯,要從小練習。
2
杜駿飛:這不是慫,是缺少保護個人權利的意識,如果每個人都這樣,整個社會也就缺了捍衛公共生活的勇氣。
3
杜駿飛:人的表達需要4個能力:批判力——批判與自我批判的能力;理解力——理解外部環境的能力;控制力——駕馭內在情緒和人際關系的能力;表達力——意念構造與語言組織的能力。但是,這些能力用到開玩笑上時,需要轉化為幽默精神——松弛感,外帶著幾分冒犯、幾分放肆。多多練習吧,主要是練“無所顧忌”,然后在試錯中找到恰如其分。
4
杜駿飛:懼怕孤獨——這是人所共有的心理弱點。任何人,一旦在人群里懼怕孤獨,就會對自己的偏好不確信。
5
杜駿飛:有一種可能:你的審美確實比較冷門或者比較低齡,而且還待在比你虛假的人群里。如果要聽我的意見,“那就這樣吧!別管他們,先做自己。”然后。隨著歲月變遷,不斷接受成長的自己。
6
杜駿飛:在一個功利主義的時代,講究點功利也未可厚非。不過,一個人把功利帶到了愛情中,他就要接受功利主義的婚戀結局。我一向以為,缺乏至情至性的人,人生或許會成功,但不可能遇到最好的感情。有時候,他連一個真正的朋友都沒有。
7
杜駿飛:這不是慫,是生活的現實主義。如果處在凡人生存的狀態,那就不要讓計劃跟不上能力。順便說一句,說走就走的旅行是詩,不算是旅行。
8
杜駿飛:這不是慫,是你擁有同理心,有同情,也有善意。
9
杜駿飛:如果缺乏明辨心,人就會缺乏定力。有定力的人敢于說是,更敢于說不。記住,能堅定而客氣地說不,那才是成熟。
10
杜駿飛:這是“歸因謬誤”?!皻w因謬誤”是一種原始思維,即給已發生的事找一個盡可能簡單的原因,而那個原因可能只是一個隨機事件。在暫時沒有被證偽之前,他會維護這個錯覺。譬如優先考慮“口彩”“吉利”,小心翼翼地避開“忌諱”“不吉”等。
11
杜駿飛:一個新人在職場上有無力感是正常的,當然,多年一直如此那就不正常了。你如果熟悉業務內容,往往很容易聽懂任務;你如果有業務經驗,往往能問出有質量的問題。不要怕,慢慢來。勇敢地問,勇敢地改,勇敢地自我提升。
12
杜駿飛:這不是慫,是慎重。初入職場,確實應該在每一件事上認真切磋琢磨。鄭重其事、全力以赴,是一種有價值的職業天性,它一定會成就你千錘百煉的功力。一旦你開始駕輕就熟,你就出口成章、毫不猶豫了。
13
杜駿飛:這不是慫,是盡職,更是自愛自重。在現實中,人很少會自攬責任,更多情況下會推卸責任。一個人的成長密碼,主要在分清人與我、群與己。不要輕易把自己的責任推給別人,這是最基本的盡職素養;如果要高標準要求自己,尋求上升空間,那就還要勇于擔當。
14
杜駿飛:這大概是失去了自我感。自我感是你對自我的感知與認同,它遠遠大于他人的觀感。勇敢做自己,愛點贊不點贊。
15
杜駿飛:這不是慫,是環境的壓迫。假如天地間沒有一個寬容的花園,也就沒有了真誠的花朵。
16
杜駿飛:這是“面子哲學”。“面子哲學”好的一面是自尊、自愛,但“面子”畢竟不能壓倒生存的剛需。體貼人是對的,忘記自己也是人就不妥了。迫在眉睫的時候,要大聲地、真心地說出來:“我需要幫助?!?/p>
17
杜駿飛:這是網絡語境的限制??看蜃帧⒕W聊不能精確地表情達意。遇到鄭重場合、嚴肅話題時,說話表態怎能不考慮再三?
18
杜駿飛:這真的是慫。魯迅先生說:“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我們當然不是猛士。凡人在現實中所面對的遠遠不及魯迅所形容的殘酷。但你如果在自己的平庸、落后、缺失面前,連面對都做不到,又怎可能有所改進?
一個人可以有1萬個不足,只要他能自省、能改進,那就有希望。而不敢面對自己的人,一定會失去最后的勇氣。這樣的人,讀書再多、態度再好、姿態再高,也是“慫”。
2018年7月26日問答,杜課613期
2018年7月27日問答,杜課614期
原題:談“慫”
附
課余的話
“慫”是一個有新意的舊漢字,用于諷刺人的軟弱無力。10年前,這是一個辱罵,今天,一代新人反倒樂于用它來自我揶揄了。
到底人們口中的“慫”是什么呢?仔細看下來,其義形形色色,不一而足,有些像是說笑、自責,但更多的卻是在遮掩什么。
我們不能把那些謹慎、善意、自尊、禮貌、認真都說成是“慫”,自然,我們也不能把那些幼稚、無能、缺失、虛妄、畏縮都以一個玩笑般的“慫”字來作為解脫。
我們談“慫”,非為調侃,而為厘清“慫”的類型,分析“慫”的因果。談“慫”,需要一些幽默感,但反撥“慫”的心理需要嚴肅的辨識能力。
說笑很容易,覺悟很難;自黑很容易,自強很難。
在人生的道路上,“隨心所欲”“勇往直前”“愛憎分明”,這些是“慫”的對義詞、反義詞,它們對應著的是透徹的領悟。
“不慫”不是道德,而是能力。
愿你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