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妙法寺
- 長生志怪:從新郎開始成道君
- 君素西
- 2347字
- 2025-05-22 08:04:25
陳靖神魂歸位,倏然驚醒。眼前是一間年久的房屋,他躺在草席上,房內光線初明,對面或躺或坐著幾人,行囊滿地。
“喲,小書生醒了……”
其中一人與他對視,笑言打趣,“你這一覺睡得夠久,足足睡了三天三夜。”
陳靖支撐著坐起身,倚靠在白墻上,只覺渾身虛弱。他微微掀開衣袍,只見袍內正放著一枚羽翎,不禁心情復雜。
自己之前所經歷的,當真不是一場幻夢。
“陰神出游,旁人卻以為我在昏睡,還昏睡了如此之久……”
陳靖抬起頭,不由問道:“敢問這位兄臺,這是哪里?在下又是怎么到了此地?”
那人身旁放著兩筐籮筐、一桿貨擔,看樣子像是貨郎,只聽他道:“這里叫做妙法寺,至于你這小書生是如何來的,俺詳細不知,只曉得是一名大漢背你前來。那人面皮黢黑,長相嚇人,身上還配了刀,可不似好人哩。”
“多謝兄臺相告。不怕你笑話,在下當時走在山路上,正欲前往泥陽城,忽然便暈倒了。不知這妙法寺可在泥陽城附近?”
那人笑道:“這妙法寺便在山上,俺估計離你所說山路不遠。”
陳靖聽完,心中頓時有了猜測。他陰神離體,陽軀倒在地上,一名黑臉大漢偶然路過,將他救起,趕到了這山上的寺廟。
“那名背我前來的大漢,如今身在何處?”
“他昨日便離開啦。”
陳靖又問了一些問題,那貨郎知無不言,十分健談。
這山名為泥陽山,位于泥陽城北,離城不過十里。這座名叫妙法寺的寺廟正建于泥陽山山頂,占地頗廣,所供奉的菩薩靈驗非常,故城中百姓時常敬香,香火鼎盛。若是日落不及進城,行旅們可往山頂,入寺過夜。寺中僧人親善,宿費亦沒有定數,只隨宿客心意。
兩人談了一些話,自是互報姓名來歷,那貨郎聽聞陳靖乃新晉秀才,頓時肅然起敬,言談間亦變得有些恭謹。
忽然,陳靖腹中發出咕嚕嚕的聲響。貨郎聽到他腹中叫聲,笑道:“秀才公年少得名,這肚子叫聲也比常人要響。寺中僧人已喂你湯食,這么快便又餓了。”
陳靖略過此人奉承,才知寺僧見他昏睡,一日三餐著人喂服,伺候得比老爺還要舒坦。他心中感激,對這寺廟頓生好感。
他側目一瞧,書笈正安然躺在身旁,便拉過書笈,掀開布蓋,取出一小包干糧。那是由粟米翻炒制成的干餅,可存放好久。如今小包內僅剩最后一張,陳靖小口小口吃著,那腹中饑餓終于緩解。
他昏睡了三日,也就是說,今日乃八月初一,離鄉試舉行還余二十日。
貨郎起身挑起貨擔,陳靖吃完干餅,也站起身來,準備出門向僧眾道謝,之后下山入城。
“秀才公若是不嫌棄,咱們結伴入城吧。”
貨郎難得見到這么年輕的秀才,有些巴結。陳靖對此沒有惡感,只笑著點點頭,道:“兄臺不用叫我秀才公,喊我陳靖便可。”
貨郎應下,卻沒有改口。
陳靖踏出房門,外間朝陽正好,山風清徐,帶來陣陣香火氣。此處乃寺中西院,專門接待夜宿香客,陳靖既受了寺廟恩惠,雖不是佛門信徒,也想前往大殿敬上一炷香。
長廊上站著一名面容年輕的紅袍僧人,他便上前招呼,神色難為情道:“這位法師,在下囊中羞澀,無以為報,想著厚顏上一炷清香,聊表貴寺相救之恩。”
那僧人果然親善,口中宣了一聲佛號,帶他前往寺中正殿。途經一廣場,場中矗立著一座佛塔。
“此乃本寺的安魂塔。夜路危險,許多行旅被妖魔精怪所害,客死他鄉。我寺慈悲為懷,便建成這座安魂塔,專為那些行旅超度安魂。”
陳靖聞言,愈發敬佩。
紅袍僧指著前方那座大殿道:“這是本寺正殿,殿名‘妙法’,供奉的菩薩法名‘妙法玄真菩薩’,香客也可誦‘大慈大悲妙法菩薩’。”
“在下記住了。”
陳靖遂入殿,在左近取了一炷清香,走到菩薩像前。
那妙法菩薩寶相莊嚴,嘴角帶笑,多有親和之感。不過直視菩薩有些不禮貌,他只匆匆一瞥,便低下頭去,心中默念幾遍菩薩尊名,打算跪地叩首。
然而雙腿尚未彎下,體內便傳來一股巨力,他雙腿一直,再也跪不下去了。
陳靖被自己這異狀嚇了一跳,連試幾次皆不成,只能直著身匆匆拜了拜,將清香插入案臺。
青煙裊裊,陳靖眼前一晃,似見菩薩嘴角一平,一副不高興的模樣。再一看,這菩薩仍是寶相莊嚴,嘴角笑容依舊。
“難道是青羊真君搞的鬼?”
陳靖剛經歷過詭異之事,對這仙神手段頗為敏感,沉默思索,也只得出這個結論。
上完香,他表情凝重地走出大殿,心中擔憂起妙法寺。若是因自己之故,惹得如此慈悲為懷的好寺廟被青羊真君盯上……
他無力地嘆了一聲,只能保佑妙法菩薩神通廣大。之后又想,自己這番擔憂許是無稽之談,無憑無據,自不能向寺中僧人言說。
貨郎正候在寺門前,見他身影,喚了一聲。
陳靖伸手幫他提了一包行李,貨郎受寵若驚,連稱不敢。陳靖笑道:“舉手之勞,兄臺無需客氣。在下還要多謝你直言相告,我之前問的問題著實有些多了。”
“哈哈,俺是貨郎,就愛和人說話。秀才公不問,俺也喜歡說的。”
陳靖笑了笑,背著書笈,提著行李,腳步不快不慢。
貨郎確實是個愛說的,兩人下山,踏入平緩山道,一路上說了不少話。陳靖嗯嗯附和,目光瞥見籮筐,問道:“我見你筐中放著不少花燈,兄臺打算在中秋節賣燈?”
“秀才公猜對嘍。”貨郎點頭道,“中秋佳節,生意可好。俺特意從北方進了不少好貨,還打算裝點燈謎。”
“哦,你從北方來,那北方是否如傳聞所言,已有戰亂?”
“是啊,北方戰亂。俺親眼見到破城殘垣,一大隊兵士氣勢洶洶,與亂民搏殺。受災百姓紛紛逃往南邊避禍,這不泥陽城外也聚集了不少流民呢!就在不久前,流民暴亂,城門大關,昨日情況才稍好一些,重啟了城門。”
貨郎笑說:“若沒有這事兒,俺就見不到秀才公了,更不能與你結伴。俺說實話,那些城門守衛好兇,俺這區區貨郎,可不一定能獨自入城。今日有了秀才公相伴,俺以為守衛總會放松幾分。”
陳靖對他的小心思哭笑不得,又問:“流民為何暴亂?”
“沒糧食吃唄。自己的糧食吃完,官府開倉放糧,很快也被吃光了。這流民一餓,便起了亂,想要破城而入。”
貨郎繼續說著,言語之中滿是敬意:“妙法寺真是大慈大悲,活該香火鼎盛!暴亂一結束,寺廟便派僧眾下山施粥救命、安撫人心,如此才漸漸安穩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