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技術考核(謝謝小尾巴的盟)))
- 重回1990,機修工的逆襲人生
- 七零后斌哥
- 2072字
- 2025-08-15 11:35:00
小汪師傅最終垂頭喪氣地離開了汪主任辦公室。
不過,讓徒弟參與平車的事,汪主任倒是答應了,只是汪主任也提出了要求,那就是必須測試一下這幾個徒弟的成色。
如果這幾個徒弟能把活干個七七八八,你和小吳師傅再幫著把把關,當天就能正常運轉,那就可以,第二天就開始給兩臺平車計劃。
如果活干得稀松,那就算了。
要是當天不能正常運轉,影響車間的生產,他這個主任也沒法交代。
關系是關系,工作是工作,這一點汪主任還是拎得清的。
適當的關照一下是可以的,但不能做得太過分。
他可不能為了照顧堂弟,把自己這個車間主任的職務搭進去。
車間里。
氣氛猶如在進行一場嚴肅的技術考核。
高海軍做一號工位,李小飛做四號工位,小汪師傅的兩個徒弟分別做二號工位和三號工位。
汪主任背著手,像個嚴厲的監考考官,而吳牧和小汪師傅以及甲班的兩個機修工就像陪考老師,都站在一邊看著,神情專注。
空氣凝滯得讓人喘不過氣。
這樣的場面讓高海軍他們四個徒弟都有些緊張,沒一會兒,一個個的額頭都沁出細密的汗珠。
不過,幾人動作雖不敢說嫻熟流暢,倒也穩扎穩打,不見錯漏。
從拆下經軸開始,四人的配合也算默契。
一看就知道在平車隊沒有混日子,還是學了點東西的。
小汪師傅微微松了緊繃的下巴。
吳牧不動聲色的觀察著每個細節。
汪主任也就看了十來分鐘,就拿起腰間的BB機看了一下,然后步履匆匆地出了車間。
甲班的兩個機修工看了一會兒后也失去了興趣,跑去食堂吹電風扇去了。
反正又不是他們的徒弟,干好干壞也與他們沒半毛錢的關系。
四號位李曉飛動作是最快的。
李小飛拆好之后,就拎著要換的配件和離合器輪,有些無措地看著吳牧。
這也不能怪他,第一次來前灶織布廠干活,不知道修配車間和配件倉庫在哪兒。
“我帶他過去換配件,你繼續盯著。”吳牧拍了拍小汪師傅的肩膀,然后帶著李小飛走出了喧鬧的車間。
先是去配件倉庫換配件,接著走向修配車間。
當李小飛拎著離合器輪,跟著吳牧走進修配車間的時候,驚奇的發現,修配車間的幾個鉗工都在忙著制作摩擦片。
就是棉十八剛剛開始改進,使用的那什么新型丁腈摩擦片!
見吳牧和李小飛一起拎著離合器輪進來,其中一個姓季的鉗工師傅放下了手中的活要起身。
吳牧連忙擺擺手說道:“季師傅,你忙你的,這點小活我們自己來。”
就鉚個摩擦片而已,就不耽擱他們的功夫了,他們每做一個摩擦片,利潤可都有自己四成的。
吳牧說完就拿了工具,自己動手更換摩擦片,邊換邊教李小飛鉚摩擦片的一些訣竅。
李小飛掃視了一眼修配車間一角,目光被那里的一堆丁腈摩擦片吸引了,好奇地問道:
“師傅!這不是我們廠正改進使用的丁腈摩擦片么?他們廠里就這么幾臺布機,用不了這么多摩擦片吧?”
季師傅一聽樂了。
他揚了揚手上的半成品摩擦片,哈哈笑道:“嘿!傻小子!你們廠改進用的這種丁腈摩擦片,還不都是咱這兒做的?”
他用下巴點了點吳牧:“說起來,這玩意兒還是你師傅琢磨出來的好點子呢!你師傅就沒告訴過你?”
李小飛一聽,猛地扭頭看向吳牧,眼睛瞪得溜圓:“師....師傅!他說的是真的嗎?”
“咳咳咳!”吳牧清了清嗓子,手上動作不停:“小創新!不值一提。”。
李小飛:“……”
這等創新竟然是師傅的手筆,棉十八廠里怕是還沒人知道吧!
我到底跟了什么樣一個師傅?
這師傅也太...太不顯山露水了!
他正愣神,吳牧已經麻利地鉚好了新摩擦片,拍拍手,起身背著雙手往車間走:“愣著干嘛?干活。”
李小飛一個激靈,趕忙拎著離合器輪,屁顛屁顛地跟了上去,步伐都帶著點莫名的雀躍。
等他們回到車間時,其它三個徒弟都已經完成了拆卸,大料也抬去了木工車間。
高海軍正在仔細地校正主軸。
動作雖然帶著生疏的滯澀感,看上去不夠熟練,但操作步驟卻中規中矩。
畢竟也才在平車隊學了小半年,能做到這一步已經算是不錯了。
汪主任也說了吳牧他們兩個師傅可以把把關,但吳牧看在眼里,并沒有開口指點。
平車的一些精細功夫,對機修工根來說用處不大。
就比如說校軸。
軸校得再好再溜,也只能在平車和安裝布機的時候能發揮點作用。
跟班機修工要是碰到主軸損壞的問題,唯一要做的就是關機,留給常日班大修。
再說了,他們需要的是實戰的機會,慢點沒關系,多鍛煉鍛煉就好了。
臨近中午。
四個徒弟終于完成了所有部件的裝配和調試。
小汪師傅上手細細檢查了一遍,又校正了幾處小毛病。
汪主任被喊了過來,背著手,眼光挑剔地檢查了一番后,果然又查出來了一些問題。
四個徒弟頂著壓力,再次上手修復,直到汪主任緊繃的下頜終于緩和,緩緩地點了點頭為止。
中午吃飯的時候,汪主任總算點頭開了金口:“還行吧!明天開始給你們兩臺平車計劃。”
小汪師傅緊繃的臉瞬間綻開了笑容。
成了!
這樣他才有錢賺嘛。
四個徒弟平一臺布機50塊錢,就是分給徒弟一半25,剩下的25再和吳牧平分,一個人還有12.5。
那就是一天相當于原來兩天的收入。
還、還行吧。
四個徒弟也齊齊地松了一口氣,露出了如釋重負的表情。
他們心里都涌上了一股踏實感。
就連小汪師傅的兩個徒弟,看向吳牧的時候,眼神里也滿是感激。
他們現在都是拿的學徒工資,每個月50塊。
說實話,就這點學徒工資,他們飯都不敢吃太飽。
跟著師傅干外活就不一樣了。
苦是苦了點,但中午能混個飽肚子,還能分點辛苦錢,這樣的機會,實屬難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