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敲打太子
書名: 我在明末力挽狂瀾作者名: 醺淺月本章字數(shù): 2143字更新時間: 2025-05-08 09:25:26
“砰!”崇禎一掌拍在柱子上,指節(jié)泛白,“這些蛀蟲!朕省吃儉用,連御膳都減了一半,他們倒是富得流油!”
一旁侍立的司禮監(jiān)掌印太監(jiān)高宇順見勢不妙,忙上前勸阻:“陛下息怒。眼下李賊大軍壓境,還請以大局為重。”
“大局?”崇禎冷笑,“朕倒要問問,朱純臣這些銀子是從哪來的!”他轉向駱養(yǎng)性,“傳朕旨意,命北鎮(zhèn)撫司徹查朱純臣!”
高宇順的額頭沁出冷汗:“陛下,這個時候清算朝臣...”
“怎么?”崇禎凌厲的目光掃過來,“你也想護著他?”
“老奴不敢。”高宇順深深叩首,“只是...成國公已經(jīng)投靠太子了。”
這句話如同一盆冷水,澆得崇禎一個激靈。他扶著柱子,腳步虛浮地退了兩步。
京營五千人馬,都在朱純臣手下。克難營三千,也聽命于太子。若這兩支人馬合流,自己手中就只剩下三千太監(jiān)兵了。
殿內(nèi)一時寂靜得可怕。
“京營...怎會聽他的?”崇禎的聲音有些發(fā)顫。
駱養(yǎng)性苦笑:“太子出手闊綽啊。今日一天就賞了五萬兩銀子。城防一日值守從一百文漲到一兩銀子,將士們趨之若鶩。”
“五萬兩!”崇禎的指甲深深掐入掌心,“朕的江山,朕的錢,什么時候輪到他來做主了!”
高宇順小心翼翼地提醒:“陛下,若要收回銀兩,還請走正常程序,由內(nèi)閣票擬...”
“內(nèi)閣?”崇禎突然想起什么,“對了,吳襄!”
他快步走回御座,提筆疾書:“宣魏藻德、李邦華、王家彥即刻覲見!”
高宇順接過手諭,還想說什么,卻被崇禎一個眼神止住。
“你,”崇禎指向駱養(yǎng)性,“去盯著太子和朱純臣的一舉一動,有任何異動立即稟報。”
駱養(yǎng)性領命退下。
過了半個時辰,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值守太監(jiān)進來稟報:“陛下,三位閣老已在暖閣外等候。”
崇禎轉身,整了整衣袍。窗外,天際已現(xiàn)出魚肚白。
三位閣老進殿時,看到的是一位徹夜未眠的天子,眼底布滿血絲。
崇禎端坐在案前,目光如炬地掃過三人。
“王家彥,城上防務如何?”崇禎開門見山,沉聲問道。
王家彥微微躬身,抬手撫了撫花白的胡須。他稍作停頓,似在斟酌言辭:“回陛下,城上防務已有起色。太子每日一兩銀子募兵,如今城上壯士已有兩萬余人。”
說到這里,他的語氣明顯遲疑了,聲音也不自覺地低了下去:“只是......”
“只是什么?”崇禎的眉頭微微蹙起。
王家彥深吸一口氣:“太子昨日下令撤除外城七門守軍,如今每門僅余百人。”
“什么?”崇禎騰地站起身來,案上的朱筆滾落在地,發(fā)出清脆的聲響。他的聲音陡然提高,“這是何意?外城豈能不守?”
殿內(nèi)一時寂靜,只有窗外的風聲簌簌作響。太子此意很明顯是為了拖延李自成的攻城時間,為南幸做準備,但聽皇上的意思似乎并不知道這事。王家彥垂首不語,額頭已有細密的汗珠。一旁的李邦華也是心知肚明,甚至對如今太子的運籌帷幄感到很是欣慰,便上前一步,恭聲道:“陛下,太子昨夜在成國府募得銀兩數(shù)百萬,還得到千余精壯家丁。”
崇禎的目光驟然轉向李邦華,眉頭越皺越緊:“朕讓他們出錢,一個個推三阻四。太子一開口就是數(shù)百萬,這是何道理?”
魏藻德見狀連忙打圓場:“太子年少有為,此乃國之福也。”
崇禎冷哼一聲,在殿內(nèi)來回踱步。他的袍角掃過地面,帶起一陣細微的簌簌聲:“年少輕狂爾!”忽然,他停下腳步,“說起來,吳襄欲獻女與太子為才人,此事你們以為如何?”
這突如其來的話題讓三位大臣愣在原地。殿內(nèi)的氣氛越發(fā)凝重,連窗外的鳥鳴聲都顯得刺耳起來。
“李邦華,”崇禎的目光犀利地盯著他,“你身為左都御史,該當如何?”
李邦華只覺得后背一陣發(fā)涼,額頭的汗珠更密了:“此事...不合祖制......”
“既知不合祖制,為何不彈劾?”崇禎的聲音漸漸提高,語氣中帶著顯而易見的怒意,“如今正是整肅綱紀之時,豈能因大敵當前就罔顧祖制?”
三位大臣面面相覷,殿內(nèi)的氣氛凝固到了極點。
等到走出乾清門,三人才終于松了一口氣。李邦華擦了擦額頭的冷汗,低聲道:“各位,圣上這是......”
魏藻德警惕地環(huán)顧四周,見無人注意,這才壓低聲音:“給東宮出難題罷了。如今太子權勢漸重,陛下自是要敲打敲打。”
“若太子不從......”王家彥的話還未說完,就被魏藻德擺手打斷。
魏藻德?lián)u頭一笑:“不至于。太子向來孝順,認個錯,把銀兩交出,自然無事。”他的語氣輕松,卻掩不住眼底的擔憂。
與此同時,嘉樂殿內(nèi)。
朱慈烺正在殿中來回踱步,他的腳步聲在空曠的殿內(nèi)回響。連日的奔波讓他眼底布滿血絲,卻依然精神奕奕。
“千歲爺,”一個身著青衣的太監(jiān)小心翼翼地進殿,“納才人的中旨尚未下達。”
朱慈烺停下腳步,眉頭緊鎖。他站在窗前,看著外面忙碌的人群,陷入沉思。這幾日他東奔西走,為的就是籌措軍餉,招募壯丁,方便突圍。卻沒想到在這等小事上栽了跟頭。
殿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黃大寶笑容可掬地進來:“千歲爺,醬油黃和蘇老米都已做好準備,就等著管賬了。”
朱慈烺點點頭,眼中閃過一絲精光。五百萬兩銀子加上十幾萬兩黃金,這筆巨款決不能落入那些貪得無厭的官員和太監(jiān)手中。他寧可用幾個市井商賈,這些人即懂經(jīng)商之道 ,又老實本分。沒有背景,更好掌控。
“黃伴伴,”朱慈烺轉身面向黃大寶,“把賬目都準備好,明日我要親自過目。”
“是,千歲爺。”黃大寶恭敬地退下。
殿內(nèi)重歸寂靜,朱慈烺走到案前,翻開一本厚厚的賬冊。他的指尖在紙頁上輕輕劃過,眼神逐漸變得深邃。
城中的形勢一日緊似一日,李自成的大軍已經(jīng)對京城形成合圍之勢。朱慈烺知道,自己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將這支臨時拼湊起來的軍隊訓練成型。但眼下,他還得先應付父皇的這道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