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空一霹靂,雷人千萬縷。本章節多錄宋代雷人之故事,大宋朝時人民已然會玩兒了。各種娛樂,花樣翻新,歡樂中國行,霸道的人類已無法阻止。常令人哭笑不得,仔細想想,又總能從中得到一些精神啟示。
【微宋@】乾道年間(南宋孝宗趙昚年號),國子監司業林謙之與正字(校對老師)彭仲舉,兩人都是文化口的。某次去杭州天竺山游玩,文化人談點文化事,實屬正常。聊唐詩聊到杜少陵(杜甫)妙處,喝高了的彭突然大叫道:“杜少陵可殺!”此為彭對杜甫的高度崇拜之言(猶如東北方言說“某某真畜生也”,實乃是強烈的粗鄙的贊嘆,發言者的感情是赤裸裸的羨慕嫉妒恨)。沒想到隔墻有耳,被一文盲聽到了,逢人便神經兮兮地說:“我跟你說件機密事兒。你們知道嗎?林司業和彭正字在天竺山殺人了。”聞者問道:“殺誰了?”文盲答曰:“一個叫杜少陵的,不知道是哪里人。”聞者絕倒,頓時滿腦門子黑線!
【微宋@】宋守約當殿帥(俗稱,相當于今時中央衛戍部隊司令)那陣子,沒少折騰士兵。入夏,蟬鳴四野,本來很正常,但宋不那么認為,他下令全軍捕蟬。若是軍營附近還能聽到蟬鳴,軍法處理,毫不客氣。神宗不明就里,問宋為啥捕蟬?宋說:“臣知蟬鳴難禁,也為難戰士們了,但士兵以號令為先,現在天下太平,然而軍隊不能放松訓練,所以臣才讓戰士們去捕禪。假如有天有了軍事行動,戰士雖多,不經過訓練,有幾個能頂用的?”神宗聽后,點點頭,深以為然。
【微宋@】徐申任常州知州(相當于地級行政區最高長官),自諱其名,不喜歡別人叫他名字。管轄之內的一個縣令申報工作,徐無作為。縣令很憤怒,這廝嘴也沒把門的,喜歡以下犯上,直呼其名,從來不鳥領導。徐臉一沉,非常不高興:“你是一縣長,明知本官大名,犯我忌諱,你故意的吧?”縣令說:“我就故意的。徐申你工作不給力,就算你徐申當省長,老子也這么叫,至死方休,愛咋咋地。”說完,拂袖而去。徐大怒,但也沒辦法,大宋法律并未規定屬下不許直呼長官姓名。
【微宋@】北宋開國大將米信,為人不厚道。安葬亡妻時,他相中了別人家的墳地,未經協商,直接給刨了。世人強烈鄙視之。還很摳,吝嗇到跟自己親生兒子算賬的地步。與兒子簽訂協議,規定吃的、用的、穿的,到他死那天連本帶利一并還齊。米子也不行事,有班不上,缺錢伸手就要,往死里頭敗家。直到米要掛時,米子已欠了他十萬緡(一千錢為一緡),比梁中書給丈人蔡京的“生辰綱”還多(《水滸傳》),合RMB約六千多萬。米勒令兒子還錢,兒子表示,你真是我親爹啊!變賣家產,砸鍋賣鐵還了爹的錢,搞得米子不得不找了個搖夜鈴的底層差事(“天干物燥小心火燭”那角色),糊口度日。時京城賣藥者甚多,大抵套路是先耍猴,后向觀眾兜售祖傳的大力丸。耍猴者尖嘴猴腮,瘦骨嶙峋,活像個猴子,耍了一通,累得要死,休息一會兒繼續。為了生活沒辦法,觀眾為之動容掉淚。米子看著挺有意思,呵呵直樂,早忘了觸景生情。
【微宋@】元佑末年(1094年,北宋哲宗趙煦第一個年號),王圣美從達蓬山送北虜使者到海邊,一路胡吃海塞,連吃帶拿。歡送宴會結束后,一軍官憋了一肚子鳥氣,提著刀砍傷王,使王不能再與虜使者相見。王找了個感冒的借口說不能親自送行。虜使戲謔道:“王大人感冒了?那有沒有吃花蕊石散?”(郎按:花蕊石散,婦科用藥,主治產后血暈,胎死腹中)虜使不虜,他會罵人。
【微宋@】蒲傳正,官為資政(屬于文散官,榮譽頭銜),每日的個人衛生有“小洗臉、大洗臉,小洗腳、大洗腳,小洗澡,大洗澡”等流程,并且極為考究。如小洗臉,換一次水,換的水足夠來兩個人洗臉用的,范圍是整個面部;大洗臉,換三次水,范圍達到肩頸;小洗腳,同樣也換一次水,范圍達腳脖子;大洗腳,則換水三次,范圍達到膝蓋及大腿;小洗澡,三斛水,正常人洗浴一次用五六斛水;大洗澡,用水五斛。每日沐浴兩次,上午一次,晚間一次。
【微宋@】中國人吃飯座次有講究,通常為“尚左尊東面朝大門”,坐在主人左側或東面或對著門位置的,表示尊位。郭進為了北宋江山,累立戰功,出生入死打拼了點兒資本。在城北蓋了一棟宅邸,建成后郭請親朋好友和工人們吃飯。把建筑工人們安排在了東廊房,親朋好友安排在了西廊房。有人很不理解,就問:“將軍身份高貴,賓朋怎么能跟農民工一起吃飯?而且東大西小,次序不妥吧!”郭指著工人們說:“這些人是建房子的(造宅者),理應坐主位。”又指著賓朋說,“這幫孫子是地產商(賣宅者),所以得坐次位。”
【微宋@】彭孫原是剪徑毛賊,聚眾劫道,后被招安,特狂。朝中一大臣韓持國對彭說:“你目無尊卑長幼,這不行啊!”彭不語,出去吃飯,喝多了,耍酒瘋,對韓極其傲慢。彭狂妄是有資本的,他背后的靠山是宦官李憲,在仁宗朝權傾一時,滿朝文武都像伺候爹似的伺候李。彭被招安后,投入其麾下,頓時雞犬升天。甭看彭挺牛,在李面前就一孫子,極度諂媚之能事。彭曾經給李洗腳,捧其雙腳媚笑道:“您腳真香啊!”李腳踏其頭說:“彭大人,不覺得你這么溜須舔腚太惡心了嗎?”
【微宋@】徽宗宣和年間,當朝宰相有張子能、王黼、李邦彥、趙挺之,這就是傳中的“張王李趙”。
【微宋@】靖康之變前夕,給事中(高級顧問)李鄴出使金國,見到了異國風情,回朝直言直不諱:“金人如虎,使馬如龍,上山如猿,入水如獺。其勢如泰山,中國如累卵。”朝臣聽他這么一邪乎,氣得給他起了個綽號——六如給事。每次叫李這個外號,朝臣都會暗暗發笑,可是惜李說對了。
【微宋@】鐘傅,字若翁,仁宗朝宦官李憲舉薦他做官。宦海浮沉,起起落落,不說鐘為官如何有政聲,單說他有個癖好,喜歡評論匾額字畫。看誰家宅邸廳堂的匾額不順眼,就說這字寫得不好云云,通常貶評,并能給提出很多貌似高超的藝術建議。鐘評的多是歪理,時人拿他沒轍。有一次,鐘與屬下經過廬山,看到一壯麗高閣,名曰“定惠之閣”,落款看不清楚。鐘評說:“字寫得太難看了,一點書法藝術都沒有,摘下來我看看誰寫的。”摘下來一擦,落款是——顏真卿。
【微宋@】哲宗朝,袁應中博學有名,只是長得太難看,肩胛畸形,面多黑子,沒法形容了,看一眼給人的感覺他除了好事之外什么都能干得出來。宰相蔡確不拘一格用人才,大力舉薦。哲宗一瞅:“太磕磣了,下去吧!”袁愕然退下,表示無奈。在此之前,神宗年間中央歌舞團里有個叫王迥的,人品輕狎,能力一般,但長得帥,有首歌唱的“奇俊王家郎”就是他。蔡舉薦王為監司(紀檢官員),神宗急忙問:“你舉薦的人是‘奇俊王家郎’吧?是的話,朕準了。”
【微宋@】浙江人膽小怕事,軟弱無能(郎按:宋人史料筆記《雞肋篇》原文“世謂浙人孱懦”)。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忠懿王錢俶[1],朝中有宰相沈某人,錢特別倚重。突然聽說北方的大宋對吳越發動了軍事行動,錢大恐,急忙召開緊急軍事會議,商討退敵之策,誰能出戰云云。會議氣氛緊張,群臣鴉雀無聲。正在錢愁眉苦臉之際,沈宰相出班奏事。錢仿佛看到了救星,他和群臣一樣都認為沈必出奇謀。只聽沈奏道:“陛下,臣是第一個不敢去滴!”
【微宋@】荊湖轉運判(主管兩湖地區錢糧鹽鐵的運輸事宜,副職)韓之純,放浪形骸,經常眠花宿柳,以浪子自居,官員守則之類的條例在他眼里就是廢紙一張。韓有文身,官員文身不倫不類,仔細考究也不算個事兒,但韓一喝多了就向人展示他的文身,仔細一看,竟是春宮圖。
【微宋@】南宋高宗紹興年間,張叔夜[2]之子張常先任江西常平使,下面有小官匯報工作,奏折上第一句寫的是“叔夜粗疏,次山漫浪”。張常先拍案而起,大怒道:“媽的,我爹啥時候粗疏了?”
【微宋@】崔福原來是盜賊,后來招安了,跟隨陳子華(朱熹門人)平賊有功,加官晉爵,當了刺史,后調任到南昌。有一次,有民告狀,崔一見府衙無人,官員都干嗎去了?詢問下,得知他屬下都在滕王閣飲酒,把他老哥一人撇下。崔一聽惡向膽邊生,喝酒居然不叫領導同去。崔帶領一群人去了滕王閣,二話不說直接掀桌子、砸場子。眾屬官見領導怒火中燒,無人敢惹,四竄逃命。
【微宋@】維揚石塔院,即今揚州市石塔寺,宋時揚州隸屬淮南東路。石塔院,以塔制作精妙得名。宋高宗被追得南逃到揚州,還有一份“精美的石頭會唱歌”的雅興,要去石塔院看看。先派人去探探路,皇帝的先頭視察隊伍在石塔院轉悠了一圈,制作精良,嘆為觀止:“京師無此制作。”旁邊有一僧人聞聽高宗皇帝要來,沒正事兒的玩意,他爹當年玩花石綱亡國,怎么還不吸取教訓?僧人厲聲道:“既然制作精良,何不拿去充花石綱?”眾皆愕然,視察隊長回來把和尚原話帶給高宗趙構。遂罷幸,不去了,要臉。
【微宋@】宋高宗紹興年間,南宋將領米忠信擊敗金軍,繳獲一堆戰利品,其中有一筐書信。多半是金國軍人家屬寄給前線老公的家書。臺州知府唐仲友親眼看過虜妻的一封信,是首打油詩,云:“垂楊傳語山丹,你到江南艱難。你那里討個南婆,我這里嫁個契丹。”
注釋
[1]錢俶(929年—988年),初名弘俶,改字文德,五代十國時期吳越政權最后一位國王。執政三十余年,先后恭事后漢、后周和北宋。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8年),錢俶奉旨入汴梁,被扣留,過完六十歲生日,當夜暴斃,謚忠懿。
[2]張叔夜(1065年—1127年),字嵇仲,江南西路信州永豐人(今江西省上饒市廣豐縣),北宋名將。曾平定宋江領導的梁山泊起義。靖康之難中率軍守衛都城,浴血奮戰,后被俘虜,途中自縊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