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推薦序
- 有效陪伴
- (美)約翰·達菲博士 (美)托馬斯·費倫博士
- 961字
- 2025-05-27 13:39:19
貌似突然之間,你的小寶貝就成了青少年。“青少年的父母”是你多年來懷著極大的關切和擔憂期待的角色。果不其然,現在這份工作交給了你,你意識到這是一次獨特的挑戰!你那曾經友好的兒子現在看起來悶悶不樂和喜怒無常,對你也冷漠和疏遠。在過去的幾個月里,你的女兒顯然開始相信父母與現實脫節了。這些孩子為什么會變成這樣呢?
一位媽媽說:“我女兒上高中的第一天就再也沒回來。我的孩子丟了!”通過Facebook和短信,如今的青少年似乎整天都在彼此“聯系”。當他們不與同齡人聯系時,他們會上網、玩電子游戲或看電視。就好像他們的生活中已經沒有父母的空間了。你在餐桌上試圖跟孩子交流,比如,口頭禪式的問候:“你現在過得怎么樣?”你得到的回答很簡單,比如:“很好。”談話結束。又一次溝通失敗!
你感到被傷害、被拒絕,你很憤怒、害怕。如果我的兒子開始吸毒怎么辦?如果我的女兒開始有性行為怎么辦?我到底該拿孩子怎么辦?
在這本書中,約翰·達菲博士挺身而出,給出了一個明確的答案:作為青少年的父母,你的首要任務(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就是與快速變化的孩子保持聯系。保持聯系是達菲博士所說的有效陪伴的根本前提。有效陪伴是理解你的孩子有時也想疏遠你的念頭。這會讓你回憶起自己的青春往事,即使你有時可能會感到被拒絕,也會尊重孩子的退縮行為。有效陪伴是一種將恐懼和自我拋在腦后的能力,真正傾聽孩子想說什么,即使內容讓你感到局促不安,你也會耐心聆聽。
無論如何,這都不是一項簡單的任務,但本書為完成這項任務提供了清晰的路線圖。達菲博士首先會帶你進入青少年的心理,讓你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然后,他解釋了為什么父母的自然傾向(比如,窺探、管頭管腳、視而不見和賄賂)始終無效。接下來,達菲博士描述了有效陪伴的概念,并提供了與青春期子女重新建立聯系的具體方法。此外,針對那些擔心有效陪伴意味著放任式教育的父母,本書專門開辟了一章來介紹關于紀律和行為契約的內容。
本書旨在幫助那些處于困境中的“青少年的父母”定義自己的職責。這意味著,對父母來說,首要的任務是接受這個事實,即孩子最終應該脫離家庭,離開家園,與新認識的人建立聯系。本書的第二個目標是,當青少年仍然和父母在同一個屋檐下生活的時候,讓他們能盡可能多地享受彼此的陪伴。
我到底該拿孩子怎么辦?本書會給你答案。
托馬斯·費倫博士
《魔法教養1-2-3》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