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中學位于少城公園南面一條街的位置,本是清朝成都文廟所在,其職能和西川郵政局現在借用的提督學政衙門一樣,都是教育機構和科舉考場。只不過,提督學政衙門面對的是整個川北地區,而這里則只管成都和華陽兩個縣。成都到華陽——縣過縣。
這里的景物比提督學政衙門那里好看多了,進了大門牌坊后,迎面就是一口池塘,謂之泮池,里面種了荷花。可惜秋初,荷葉開始枯萎焦黃,留得殘荷聽雨聲倒也風雅。
泮池后是一棟明樓,過了明樓后,則是好多殿堂房屋。里面供奉著孔孟和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周大少對傳統文化一概鄙夷,受新文化運動影響,這種孔家店是必須打倒的。但新文化運動也有不好的地方,比如有人就打算廢除漢字,全用外國語字母代替,這已經是走火入魔了。
澤仁被周大少話癆折磨得受不了,把他引到一處偏殿,讓他報名,就走了。路上,扎西澤仁已經給周東亮大概說了這次考試的情形,在半個月前,西川郵政管理局就在川內幾大報紙上刊載了招聘啟事,招聘十二名郵務,充實在成都城內十二處分局和信柜代辦點。應試人應到西川郵政局索取報名履歷,并逐項填寫妥當,掛號郵遞本局。經審查合格后,參加面試。面試過關者,才能進入今天的考場。
周大少聽到這里,心中奇怪,別的地方招聘,都是先考試,成績達標才面試,西川郵政局這流程怎么反著來。澤仁解釋說,這次招聘的郵務員都是高級職位,在分局鍛煉幾年,一旦業務擴大,將來要下地方做分局長的,是官兒。既然是當官,對相貌自然有要求。怎么也得相貌堂堂,有官威才鎮得住場子。
面試筆試結束,最后才是體檢入職。
周大少是林宛如推薦的,面試這關自然可以省略。西方名校還有推薦信制度,他直接參加考試也合規矩。
報了名,那個郵政局的工作人員就給周大少一張紙片,上面油印著姓名、考號和座位號,讓他自己去找地方坐下,準備筆試。
考場有三個教室,周大少進入自己那間,見考生們端坐其中,熙熙攘攘很是熱鬧。雖然秋初天氣已經涼快,但擠了這么多人,空氣不流動,還是熱得人背心微微出汗。周大少有點懵,問旁邊考生,考試科目是怎么安排的,考多久。
那考生見周東亮一身洋服,風度翩翩佳公子模樣,知道他有些來歷。便滿面憂慮回答道,據說題量不大,一天整完。上午考英語、筆算和國文。周大少奇問,不是說只三個科目嗎,都考完了,下午還考什么呀?
旁邊考生正要說話,忽聽得外面一聲鐘響,剛才教室里所有的喧嘩聲都停止,大伙兒都戰戰兢兢地直起腰桿,目光投射到抱著卷子走進教室的監考官身上。
監考官重申了考試紀律后,把卷子放在第一排考生面前,讓他們傳下來。
還沒等周大少看清楚試卷,第二道鐘聲敲響,科目一正式開考。
這科目一是國文,題目就一道,寫作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字數要求在五百字以上,文言文、白話文不限。
民國的文盲率百分之八十,能夠讀書寫字已經很了不起了,能夠寫一篇五百字以上的文章,并言之有物,已經是進入了知識分子行列。光這道題,就能篩選出得用人才。
周大少從西裝內抄里拿出鋼筆,略一思索,就在卷子上沙沙寫起來。這個題目看起來簡單,實際上也很簡單,題眼是人的本質和人與人關系的認識。拋棄自我中心主義,體現更強的自我責任和道德約束。
這樣的議論文,他從小寫到大,早就有套路了,幾百字的作文一揮而就,輕松愉快。
很快,一節課時間到。交了卷,上茅房小解,隨著鐘聲再次響起,科目二,英語考試開始。
從清朝末年海關撥駟達局開始,郵政招聘工作人員都要考英文,除了因為國際郵件的業務需要外,主要是當年的中國郵政都把持再外國人手里,你不會外語,根本沒辦法和老板交流。
外語是周大少的強項,自恃不拿滿分就是輸。但拿到卷子的一刻還是微微一怔:這也太簡單了吧?
今天的英語考試就四道題,英翻漢。第一題是《獨立宣言》中的一個句子;第二題是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的英雄內森黑爾犧牲前所說的那句名言:“I only regret that I have but one life to lose for my country.”
這兩個句子都還正常。三四題就有點侮辱智商了,第三題是春夏秋冬四個單詞的翻譯,第四題是從星期一都星期天七個單詞。簡單成這樣,周大少感覺有什么地方不對勁。
科目三,數學考試。周大少很緊張,做為一個文科生,數理化是他心中永遠的痛,真考微積分,要死人的。但拿到卷子的那一刻,他幾乎呆住。算術題五道,都是四則運算,連平方開方都沒有。
以自己的水平,殺雞用牛刀都算不上,這是殺雞用機關槍。
招聘考試從這一刻開始離大譜。
筆試考完,考官說大家可以散了,下午兩點過來集合,筆試成績也出來了,考上的同學繼續考試。
現在是上午十一點,到下午兩點還有三個小時,以三個科目簡單成這等程度,考官號卷子應該花不了多少時間。
據周大少身邊那個考生說,上午的成績出來后會張榜公示,今天來的兩三百考生按照考試成績名次,會有三十人進入下一個環節的復試競爭最后的十二個名額,其他人都可以走了,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那位考生有心結交周東亮,和他互通了姓名,就邀請他一道上街吃飯。周大少餓得肚子咕咚響,也不推辭,就跟幾個考生一道,進了一家小飯館,點了一桌子菜,還要了酒,酒里泡了枇杷,滋味甚好。
酒過三巡,周東亮感慨考題太簡單,純粹小孩子玩意兒,是對自己學歷的智商的侮辱:“連四則運算都搞出來,西川郵政局這是在耍人嘛。”
眾考生面面相覷,說,其實挺難的。周大少更奇怪,說不難啊,你們學校沒教過嗎?那幾人的回答五花八門,有人說念過私塾,后來在新式學堂掛了個號,有人說只上到高小。
在大家七嘴八舌的話中,周大少才知道,這次招聘考試對考生年齡和學歷有規定,要求是年齡十八歲以上二十二歲以下,曾在小學畢業有證書者。
“小學?蠻好,蠻好。”周大少抓了抓頭,他吃了人家酒飯,也不便大放厥詞:“黃兄、廖兄,王兄,來來來,我再敬你們一杯。”
這一頓飯吃到時間差不多了,大家才懷著忐忑之心再次踏進石室中學校門,成績已經公布出來了,周大少三個科目都是滿分,第一名。
很遺憾,請客那位考生被刷掉了,英語拿了個零蛋,郁悶地和周東亮告別,又留下通信地址,叮囑他以后多多聯絡。
早上還熙熙攘攘熱熱鬧鬧的中學只剩下三十人,頓時安靜下來。進入復試的考生集中在一起訓話,克法理絡和林卓午兩個西川郵政局的一二把手都來了。
講話的是林卓午,說,上午各位同學的卷子他都參與了閱卷。考試只是一種評判,評判考生的綜合素質,是一種篩選,篩選出合格人才。希望過了筆試的同學們戒驕戒躁,再接再厲,迎接接下來的考核……云云。
最后,他激動地說,我局剛經歷一場火災,郵政大樓盡毀于烈火,但這點困難打不到我們。看到眼前風華正茂的青年們,一堂濟濟坐春風,我感到了動力,看到了希望。
“我宣布,最后一場考核……”林卓午把手一揮:“腳踏車騎車考試開始!”
科目四竟然是這玩意兒,看到林先生推出來的那輛擦得發亮的鄧祿普自行車,周大少瞠目結舌。這已經不是離譜,而是荒唐。
周東亮卻不知道,他雖然很接地氣,但畢竟是富豪家的公子哥們兒。洋馬兒之余只是生活中很普通的物件,從小玩到大,也不覺得稀奇。但對普通人來說,一輛腳踏車,卻是一家人幸苦幾年的總收入,平日里別說騎,摸一把都是難得的體驗。
民國時管理一省一個大片區的郵政總局機構設置繁復,簡而言之大老板是局長郵政長,副職是業務科科長,這是高層。再下面就是機關中層和各分局局長,統稱為郵務員。再下面則是郵差。這三個層級都是吃皇糧的,待遇也好。
高層且不說了,中層的郵務員和郵差經考試錄用后,“只要盡忠職守,郵局即終身保障其職務,不因過失和不法行為,不予免職。“
所以,社會上普遍把他們的工作比做“鐵飯碗”又道“郵務人員飯碗邊上裝了金,郵務人員的生活是四季如春。”
大有西方終身聘用的事務官的味道,所以,這場考核就相當于國外的公務員考試。最后進入復試的三十人都神情嚴肅,摩拳擦掌準備搏最后的十二個名額,當上國家公務人員。
卻不想,科目四竟然是騎自行車。
其實,今天的幾個科目考試的設置還是很有科學性的。作文時綜合素質考試,因為要承攬國際郵件的關系,英語也是要懂的。至于騎車,被錄取后的郵務員要下基層鍛煉,很多地方交通不便,騎車是必備技能,不然你就沒辦法開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