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寫在前面:月牙河的前世今生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對富足生活的向往與追求,是“老鄉”們最樸素的夢想,然而,追夢的路上卻有著不好繞開的絆腳石——貧困。

貧困不是羞恥,但絕對不是光彩。因為,炫耀“越窮越光榮”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貧困不可怕,可怕的是甘于貧困、不敢與“窮魔”作斗爭!當然,貧困的產生有許多種原因,決戰決勝貧困的方法也有許多種,但是最關鍵的要素只有一條——奮斗!

無奮斗,不奮起!無奮起,難奮進!“奮”的繁體字形中間為“隹”(鳥),上面的“大”像鳥振翅欲飛之勢,下面的“田”表示空曠的土地。“鳥類振羽展翅”為“奮”,人類腳踏實地、大展宏圖同樣是“奮”。能夠實現“奮”,需要內外因素的結合與相互作用。外因的影響很重要,比如,溫度、濕度要是不合適,雞蛋是孵不出小雞的;內因的影響更重要,如果雞蛋本身就是“壞蛋”,溫濕度再怎么符合要求,最終也孵不出什么結果,只是“寡蛋”而已。

所以,“老鄉”們要想在奮斗中前進,真正成為小康路上的追夢人,需要不斷激發內生動力。這就離不開外界的扶助與刺激,離不開各級黨組織的組織發動、黨員領導干部率先垂范,離不開典型人物的開拓與引領……

那么,就講一講三代人、四十年接續奮斗、持續拼搏戰勝貧窮的故事吧,有苦有甜、有怨有恩、有哭有笑。故事的起頭兒源于一條彎彎長長的河……

發源于大興安嶺南麓的寶茵河,從森林腹地一流出,便積聚了一種“沖”的勁頭。隨著股股涓涓細流先后匯集,就像擰在一起的繩子,不但粗壯起來,而且很有力道。

寶茵河一路奔涌直下,從大山到丘陵再到平原的落差,賦予了河水蓬勃的氣勢。驕傲的河水甚至無暇顧及兩岸秀美的風光,便一路歡歌從孔雀屏草原趕到了有著光榮傳統的紅樓市。這里,地勢平緩,河流溫柔了許多,實現了從調皮小伙兒到文靜少女的華美嬗變。

寶茵河流經紅樓市境內,在城郊東北處拐了一個彎兒,就像草原上飄過一條潔白的哈達,將一個個或大或小的村莊圍繞起來。人們希望這條“哈達”能帶來吉祥和幸福,便以此為名稱村莊為“上哈達屯”“中哈達屯”“下哈達屯”,等等。再后來,這幾個屯子便構成了“哈達公社”。

“哈達公社”的行政辦公地點設在了“下哈達屯”,因為這里離市區更近,來回辦事更加方便,占居地利。

“中哈達屯”的三面都被寶茵河護衛著。從高處眺望這段河流,感覺更像一彎新月,銀亮亮的如鉤如鐮。如鉤,能釣到“富余(魚)”;如鐮,可收割“五福(谷)”。于是,不知從什么時候起,便有人開始稱這段流經“中哈達屯”的寶茵河為“月牙河”,久而久之,就已習慣性地稱“中哈達屯”為“月牙河大隊”,后來又有人稱“月牙河嘎查”。“嘎查”在蒙古語里就是“村”的意思,更多的人就稱這里為“月牙河村”。“習慣性”被歷史固定下來,“月牙河村”就成了這個小村莊正式而權威的名字。

“寶茵”是蒙古語的音譯,漢語的意思就是“福氣”“幸福”。故事的主人公大都生活在寶茵河畔,從上游到下游,而故事的主要發生地就是——月牙河村——

這是一個蒙古族風情濃郁的城郊小村莊;

這是一個蒙古族、朝鮮族、漢族等多民族雜居的小村莊;

這是一個傍山依水而靈秀的小村莊;

這是一個演繹著溫情故事的小村莊;

這是一個自強不息、勇于挑戰貧窮的小村莊!

生生不息、汩汩奔流的寶茵河,仿佛從歷史深處涌出,載著“幸福”穿越時空,又奔向遙遠的未來,見證著時光的流轉、歲月的變遷,以及河畔上發生的一切。

為了戰勝貧窮、體面生活,四十年來,三代人以月牙河村為中心,在黨的富民政策光輝照耀下,在基層黨組織的傾心帶領下,團結奮斗、治貧治愚。于是,便發生了一串又一串的故事……

這其中有以安七十七、包巴音、鮑石頭為代表的“老輩人”苦熬苦盼,有以袁振富、包牧仁、鮑青山為代表的“中年團”艱苦打拼,有以袁月亮、袁野、阿爾斯楞為代表的“少壯派”開拓創新!

總之,為了實現心中的脫貧夢、小康夢,一代又一代人,以大地為紙、蘸河流之墨,書寫著奮斗的故事、致富的故事……

寶茵河水靜靜流淌,月牙河畔無限風光……

版權:起點中文網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安县| 石屏县| 濮阳县| 阿拉善盟| 怀来县| 靖江市| 同仁县| 仁布县| 建湖县| 特克斯县| 大新县| 玛纳斯县| 赤壁市| 淮安市| 高碑店市| 贺州市| 仁布县| 墨脱县| 温泉县| 玉山县| 淮滨县| 凤山市| 准格尔旗| 德惠市| 交口县| 玛沁县| 体育| 新沂市| 特克斯县| 界首市| 疏附县| 青冈县| 三河市| 汶上县| 老河口市| 永平县| 馆陶县| 乐清市| 泗洪县| 班玛县| 芒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