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上午,BJ的天空泛著魚肚白。
陳默站在中影大廈6層的化妝間里,任化妝師在他臉上涂涂抹抹。
粉底刷掃過下巴時,他注意到自己的手在微微發抖。
“別緊張。”
化妝師笑了笑,“我第一次給張藝謀化妝時,他的手抖得比你還厲害。”
陳默勉強扯了扯嘴角,鏡中的年輕人西裝筆挺,頭發梳得一絲不茍,看起來像個精致的提線木偶。
“時間到了。”
李總監推門而入,手里拿著流程表。
“媒體都到齊了。”
電梯下行的三十秒里,陳默反復深呼吸。
吳廠長拍了拍他的肩膀:“記住,不管記者問什么,就往'中美電影合作新紀元'上引。”
………
中影大禮堂的紅毯從門口一直鋪到主席臺,兩側的閃光燈已經亮成一片。
陳默站在后臺的陰影處,透過帷幕縫隙往外看。
臺下密密麻麻坐滿了記者,長槍短炮的攝像機對準舞臺。
他認出了CNN的標志,還有幾個金發碧眼的外國記者正在調試錄音設備。
“準備好了嗎?”吳廠長伸手幫他整理領帶,粗糙的手指不小心蹭到陳默的喉結。
陳默咽了口唾沫:“好了。”
主持人的聲音通過音響傳來,在偌大的禮堂里回蕩。
“下面有請《鯊灘》導演,柏林電影節銀熊獎雙獎得主——陳默!”
掌聲如潮水般涌來,陳默邁步走向聚光燈,卻在臺階處被一根電線絆住,身體猛地前傾。
就在他以為要當眾出丑時,一只溫暖的手穩穩扶住了他的肘部是大衛,這個美國佬朝他眨了眨眼,用口型說了句“Easy”。
主席臺的布置像極了國際會議的規格。
陳默在標有自己名字的座位坐下,左邊是正襟危坐的韓三平,右邊是翹著二郎腿的大衛。
臺下第一排,他看到了李雯安排的兩個“托兒”——《電影頻道》的記者正沖他使眼色。
………
韓三平的致辭滴水不漏:“《鯊灘》是中國電影國際化的重要一步...”
他用了三個排比句強調文化自信,又用兩個數據說明市場潛力,最后以“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收尾,贏得滿堂掌聲。
輪到陳默發言時,他突然發現自己的手心全是汗。
演講稿上的字跡在眼前模糊成一片,就在陳默即將開口的瞬間,目光掃到了第三排的于佳明。
她穿著簡單的白襯衫,黑色長發利落地扎成馬尾,在一片西裝革履中格外醒目。
當倆人的視線相遇時,于佳明悄悄豎起大拇指,嘴角勾起一個狡黠的弧度。
“《鯊灘》講述的是一個關于自救的故事...”
陳默的聲音在話筒里顯得異常清晰,奇怪的是,那些背了無數遍的官話突然變得鮮活起來。
“感謝西影一直給予信任,感謝中影的大力支持,也感謝獅門的國際視野...”
說到創作靈感時,他臨時脫稿。
“這個故事源于我前段時間在青島看到的一則新聞。當時我在想,人在絕境中爆發出的求生意志,是超越國界的共鳴。”
臺下的外國記者們紛紛點頭記錄。
………
大衛的發言將氣氛推向高潮,這個好萊塢制片人站起來時差點帶倒話筒。
他夸張地揮舞著手臂:“女士們先生們!”
濃重的加州口音在禮堂里回蕩,“《鯊灘》將投資1500萬美元,明年在北美2000家影院同步上映!”
他停頓一下,戲劇性地壓低聲音,“這不僅是獅門今年最重要的項目,更是中美藝術電影的歷史性突破!”
閃光燈瞬間亮成一片,陳默被強光刺得瞇起眼,恍惚間看到韓三平在桌下比了個“勝利”的手勢。
………
陳默整理著西裝袖口,指尖能感受到自己加速的脈搏。
他瞇了瞇眼,看見《電影報道》的記者像發現獵物的鷹隼般舉起手。
“陳導,作為最年輕的柏林獲獎導演,您如何看待中國電影的未來?”
記者的話筒上纏著醒目的紅色臺標。
(終于來了)陳默咽下喉間的緊繃,指節無意識地在桌面敲出《不可饒恕》的配樂節奏。
“我認為...”
陳默忽然瞥見后排電影頻道那個戴鴨舌帽的熟面孔正往筆記本上寫著什么,嘴角不自覺揚起。
“中國電影正在經歷從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期。”
話音剛落,鴨舌帽果然舉起了手。
“陳導,聽說這次主角將啟用中國演員,是否準確?“
(果然是王穎)陳默想起這個總愛在發布會前交談的姑娘,此刻卻裝作初次見面的模樣。
他故意停頓三秒,看著對方捏緊的鋼筆在紙上洇開墨點。
“是的,《鯊灘》是獨角戲,女主會考慮啟用亞裔演員。”
陳默故意把“考慮范圍”四個字咬得很重,滿意地看到對方眼睛亮起來。
好萊塢記者的美式英語突然插進來。
“陳,聽說劇本會拍美國版?”
會場頓時響起此起彼伏的快門聲。
陳默余光掃到制片人大衛正在擦汗,而韓三平的手指在桌面上敲出沉悶的節奏。
(獅門那邊果然走漏風聲了)他不動聲色地調整領帶。
“已經交給了獅門,劇本也寫好了。具體獎授權給獅門影業,是出于對劇本本土化的尊重。”
這句話讓大衛停止擦汗,卻讓韓三平的指節敲得更重了。
“啟用亞洲演員不考慮票房風險嗎?”
某位眼鏡片反光的記者拋出尖銳問題。
陳默感覺后頸滲出細汗,畢竟第一經歷這陣仗。(這幫人永遠只盯著錢)。
“好劇本才是最好的保險。”
他故意看向記者的方向,“就像《不可饒恕》靠一群不知名演員和場景,我們不算東亞和東南亞市場就賣了近800萬美金。”
這個數據讓現場響起零星笑聲,韓三平的指節終于安靜下來。
香港記者濃重的粵語腔突然打破輕松氛圍。
“會考慮張曼玉嗎?”
陳默差點被礦泉水嗆到,腦海里閃過母親收藏的《花樣年華》DVD。
“會考慮所有合適人選。”
含糊其辭,卻在心里把名單上的某個新人名字又描粗了些。
那個中戲女孩在中影試鏡時眼里的倔強,像極了自己拍第一部短片時的樣子。
當娛樂記者問到是否啟用新人時,陳默注意到電影頻道記者的筆尖懸在了紙上。
“演技是唯一門檻。”他故意說得很大聲,看見女孩的鋼筆終于落下去畫了條波浪線。
………
總算進入正軌,陳默剛松口氣,突然被某個八卦周刊的問題砸得太陽穴直跳。
“請問您和中戲學生于佳明的緋聞...”
主持人準備搶過話筒,但陳默已經看見韓三平瞬間黑沉的臉。陳默示意主持人沒事,可以回答。
“你都說緋聞了,可真可不真;我只是一個導演,希望大家多關注我的作品。”
就在混亂將平息時,CNN記者站起來的聲音像刀劃玻璃。
“陳先生,《不可饒恕》里的中國體制批判...”
整個會場突然陷入深海般的寂靜。
陳默清晰聽見大衛把礦泉水瓶捏變形的咯吱聲,韓三平的手掌在桌下攥成拳頭,青筋暴起。
果然躲不掉,陳默深呼吸,舌尖嘗到金屬般的血腥味。
他想起電影里那個在暴雨中獨白的鏡頭,當時NG了二十七遍才抓住想要的感覺。
“人性困境才是永恒命題。”
陳默每個字都像在冰面上小心行走。
“就像各位現在更關心藝術還是政治?”
掌聲像突然解凍的春潮般響起時,陳默注意到韓三平松開拳頭,在桌下對他豎起大拇指。
而大衛正用口型說著“after party”,手里晃著的香檳映出扭曲的燈光。
………
臺下,《好萊塢報道》的記者已經舉手示意要提問。
后面問答環節比預想的順利。
大多數問題都在預案范圍內,直到《紐約時報》的記者站起來:
“陳先生,您的電影中有明顯的血腥暴力。在中國嚴格的審查制度下,您是如何平衡藝術和審查的表達?”
會場又瞬間安靜,韓三平苦著一張臉,大衛則緊張地搓著手。
陳默看到李雯在臺下拼命使眼色,示意他按準備好的說辭回答。
陳默緩緩開口,聲音出乎意料地平穩。
“首先,《鯊灘》講述的是人類共通的情感——恐懼、勇氣和求生意志。”
他停頓一下,目光掃過于佳明鼓勵的眼神。
“其次,好的電影就像大海,每個人都能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倒影。您看到的可能是血腥隱喻,而我看到的,只是一個關于人性的故事。”
這個回答引來一陣掌聲,連提問的記者都點頭表示認可。
韓三平悄悄松了口氣,在流程表上寫了“很好”兩個字推給陳默。
發布會接近尾聲時,主持人突然宣布了一個意外環節。
“下面播放《鯊灘》首支宣傳海報和《不可饒恕》終極預告片!”
陳默驚訝地看向韓三平,后者神秘地笑了笑。
大屏幕亮起,熟悉的配樂響起。
畫面中,蔚藍的海水突然被鮮血染紅,女主角北影在礁石上與鯊魚對峙的特寫引來一陣驚呼。
宣傳海報結束后,后面是《不可饒恕》終極預告,全場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
陳默站在臺上,看著臺下觀眾的反應,有人捂著嘴。
有人睜大眼睛,還有幾個女記者甚至紅了眼眶。
這一刻,他突然理解了韓三平堅持要大操大辦的原因。
散場時,記者們爭先恐后地圍上來。
陳默被擠得東倒西歪,直到保安開出一條路。
在通往休息室的走廊上,他感覺有人拉住了自己的手,于佳明不知何時溜到了陳默身邊。
“演得不錯嘛,大導演。”
她小聲說,手指在他掌心輕輕撓了撓。
陳默握緊那只手,突然覺得所有的鎂光燈、所有的掌聲,都比不上此刻掌心的溫度來得真實。
………
發布會結束后,相關報道如雪花般鋪天蓋地,這場中美電影合作的盛況瞬間點燃了整個影視圈。
人民日報在頭版用醒目的黑體字刊登了題為《中美合拍電影開啟新篇章》的專題報道,文中特別強調。
“這是中國電影人首次以主創身份參與好萊塢級制作,標志著我國文化軟實力的顯著提升。”
報道還詳細列舉,指出這次合作在投資規模和創作話語權上都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大洋彼岸的好萊塢報則以《中國新生代導演帶來全新視角》為題,在業內專欄進行了深度分析。
文章引用獅門副總裁的評論。
“陳默團隊對驚悚題材的獨特理解令人驚艷,他們帶來的東方哲學視角將為這個經典類型注入新的活力。”
娛樂媒體自然更關注八卦話題。
南都娛樂周刊,用整個封面刊登了《陳默避談緋聞,神秘女子現身發布會》的獨家報道。
圖中清晰可見一位戴墨鏡的年輕女子從發布會側門匆匆離開。
網絡上#陳默戀情#的話題下,已經有粉絲扒出該女子疑似某中戲學生,兩人曾漫游青島。
當晚的《新聞聯播》用了30秒報道此事。
鏡頭特意給到了陳默和韓三平握手的畫面。
背景里可以看到中影集團嶄新的“中國電影走出去”戰略展板。
細心觀眾發現,當播音員念到“電影文化交流取得新突破”。
在運城老家的陳默父母,看到新聞后激動得連夜給所有親戚打了電話。
陳父特意找出2000年兒子考上中戲時買的茅臺,拉著老鄰居們喝到凌晨。
陳母則對著電視臺回放錄像,把兒子出現的每個鏡頭都錄了下來。
小區物業第二天在公告欄貼出賀信,標題是“我市走出的國際大導演”。
網絡論壇的討論更是熱火朝天。
在天涯電影板塊,一篇名為。
“從2000家影院看中國電影全球化”的長文被頂上首頁。
作者詳細對比了和臥虎藏龍的數據。
Bbs影視區有用戶發起投票“1500萬美元制作費在好萊塢算什么檔次”,結果73%的參與者選擇了“下等偏上”。
最引人注目的是新浪上某匿名用戶的爆料。
“中戲內部早就把陳默列為重點培養對象,這次韓三平親自出面牽線,北電那邊聽說后緊急啟動了'新銳導演扶持計劃'。”
該回答迅速獲得2.3萬加蓋,評論區儼然成了兩校學生的辯論場。
中戲校園里洋溢著節日般的氣氛。
“祝賀我校2000級校友陳默新作即將北美拍攝”。
鄭主任組織的中戲《不可饒恕》集體觀影活動定在周五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