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7章 坐觀山虎斗

梁夢龍將黃臺吉想破壞互市,如何縱容手下在宣府、大同兩地耀武揚威等一系列的事情講了出來。

包括宣府與大同兩位總兵的猜測也給眾人講明。

廳內人聽完,面上漸漸起了憂愁。

大明從開國以來,與蒙古幾乎就沒停止過沖突。

每年宣府、大同等幾個重鎮所需的軍餉也是最多,為的就是抵御北邊的騷擾。

直到隆慶五年開放了互市,好不容易才消停下來。

當下眼看著又要起紛爭,所有人的意見出奇一致。

還是以和平為主。

實在是和平無望,再準備開戰。

這個想法與朱翊鈞一致。

可是在如何講和上面,眾人發生了分歧。

內閣的申時行、余有丁及廳內大多數人基本意見一致。

他們認為黃臺吉剛繼任,想必還不知互市對雙方的好處。

打算從京中挑選幾名官員入宣府,并總兵及當地巡撫與黃臺吉重新再談判。

把互市的益處一一講清。

等黃臺吉徹底了解清楚互市之后,必定會打消這個念頭。

而兵部梁夢龍則認為黃臺吉此人貪得無厭,若是由大明主動與之講和,指定會獅子大開口。

不如先讓宣府、大同兩鎮派遣一批精兵,殺一下黃臺吉的銳氣。

把他打老實了再談,這樣談判桌上大明是占據絕對的優勢。

梁夢龍剛說完,張學顏先跳出來反對:“梁大人,你的想法也是沒錯,但那批精兵進了蒙古,萬一沒有速戰速決,后勤補給線又這么長,拖下去可是一筆不菲的銀子。”

對于軍事,梁夢龍明顯反應迅速了許多。

他立刻解釋道:“有大明的探子常年在蒙古活動,關于蒙古的動向,宣府、大同兩鎮掌握的清清楚楚,張大人這方面你就多慮了。

既然梁某能說出此方法,也是有九成的把握。”

“九成?”

張學顏眼角瞥了一下,低聲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一點張某還是清楚的,若是按照梁大人所說,那這一支精兵還不知道需要多少軍餉。”

梁夢龍撥開中間的曾省吾,一指張學顏:“張大人,有話就直說,少在這陰陽怪氣。”

他又指著自己的嘴,冷笑一聲:“軍防之事,可不是動動嘴皮子就能解決。”

梁夢龍對著朱翊鈞雙手抱拳,繼續道:“皇上。隆慶五年的和談互市,朝廷雖是抓住漢那吉這個契機。

但根本的原因是邊關有戚繼光、李成梁等大將坐鎮,導致蒙古南下劫掠的代價陡然增大。

當時俺答汗也認識到根本突破不了大明的邊防,才會借著漢那吉這個由頭與大明開啟了和談互市。”

朱翊鈞贊許地看著梁夢龍,含笑點點頭。

下首的張學顏亦是準備進言。

可他剛躬身一禮,還未開口,潘晟攔在之前勸道:“張大人,梁大人掌管兵部,對宣府、大同兩鎮肯定是比咱們這些都要了解。

而且,梁大人也不是魯莽之人,他這樣說肯定有他的道理。”

張學顏聽出潘晟后面還有話,便不再進言,退了回去。

潘晟對梁夢龍笑著道:“梁大人,關于打仗,誰也不可能有十分的把握。

你這個法子雖說對于談判有利,可一旦如張大人所說,孤軍深入蒙古,但凡出了點岔子,到時候在談判中,大明可就陷于不利之地了。

咱們大明雖說并不懼怕蒙古,但為了一個小小的外族耗得國庫見底,也是值不當的,張大人由此擔憂,也是情有可原。”

梁夢龍哼了一聲,問道:“那依照潘大人看,該如何?”

潘晟的目光與旁邊的申時行、余有丁碰了一下,旋即笑道:“依老夫看,可先給黃臺吉下一道訓誡文,看一下黃臺吉的反應,若是他有心悔改,那咱大明既往不咎。

若是黃臺吉依然執迷不悟,那依著梁大人的法子也未嘗不可。

何況今年春季的互市已經結束,也可借著這段時間,讓探子再次探查蒙古騎兵的動作,做到有備無患。”

申時行、余有丁二人一同附和:“潘大人的法子還是最為穩妥。”

梁夢龍仔細想了想潘晟說的話,點了點頭,拱手道:“潘大人說的是。”

廳內人幾乎統一了意見,便都看向了朱翊鈞。

潘晟的法子還是老成持重,做到了面面俱到。

一則不失大明的威嚴,二則也為開戰做足了準備。

可朱翊鈞對黃臺吉這種人,根本就不抱任何希望。

就算黃臺吉佯作悔改,也只是暫時消停,為了以后更大的沖突做準備。

這并不是長久之計。

“黃臺吉此人信不過!”朱翊鈞幽幽開口說了一句。

潘晟并不意外,微笑著點頭望著朱翊鈞。

朱翊鈞道:“蒙古自古有‘收繼婚’的傳統,俺答汗離世,作為俺答汗的妻子三娘子,現在應該是嫁給了黃臺吉。

不知各位愛卿還記得否,隆慶五年的和議,三娘子可是出力不少,若不是她,當年的互市也沒有那么順利。

難道如今她嫁給了黃臺吉,就不想互市了?就要把蒙古部族推入到火坑中?

三娘子可不是這樣的人。”

眾人稍作尋思,恍然大悟。

一道道帶著驚異的目光,齊刷刷地投向朱翊鈞。

他們詫異的是,隆慶五年時皇上才多大,就能記得這么清楚。

就算是張居正之前教的好,也不至于把這件事講得這么詳細。

潘晟繼續微笑著看著,眼中滿是贊許。

朱翊鈞繼續道:“若是依照潘愛卿的意思下一道訓誡文,像黃臺吉那種目光短淺,心胸狹窄之人,并不一定能起到好的作用,也許會徹底激怒他。

就算他不再挑釁,那也只是暫時的。

既然這樣的話,就不如從三娘子這邊著手,讓三娘子在床榻邊慢慢勸解,這可比咱們的話管用的多。”

潘晟開口了,態度頗為恭敬:“皇上,微臣想知道該如何勸服三娘子。”

“勸服?”

朱翊鈞笑著擺擺手。

“三娘子這人眼光長遠,當時她就看出咱們大明與他們蒙古之間,互市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而不是連年征戰。

而且,她有頭腦,有謀略,不是一個簡單的女子。

對付這樣的女子,應該以禮相待,以賞代勸,方為上策。”

潘晟上前一步,在朱翊鈞面前深深一揖,“皇上,微臣愿聞其詳。”

“微臣,愿聞其詳!”廳內所有人異口同聲,皆是躬身。

朱翊鈞指著禮部尚書徐學謨,笑道:“各位愛卿,至于怎么賞,你們應該問禮部,他對這方面熟的很。

關于名頭,就封她個忠順夫人吧,以她的聰明才智,應該會知道朕的意思。

至于其他的一些流程,就交與禮部來辦吧。”

三娘子在蒙古的勢力不容小覷。

依照朱翊鈞的意思封賞了三娘子,就等同于大明認可了三娘子在蒙古的地位。

那么,三娘子背后相當于有了大明的支持。

她在應對黃臺吉時,底氣也就足了些。

就算是蒙古內部出現了分歧,那只能他們內部解決,有了沖突也外溢不到大明這邊。

大明扶持三娘子,有坐觀山虎斗之意。

廳內經過短暫的靜默之后,眾人齊聲道:“圣上英明!”

潘晟的目光中顯露著復雜,總感覺這位二十歲的天子說話語氣,辦事的作風如此熟悉。

他耐不住好奇,小心問道:“皇上,微臣有一事不明,還望皇上解惑。”

朱翊鈞喝了口茶,揚了一下眉:“潘愛卿,說!”

“皇上為何會對蒙古如此熟悉,還有黃臺吉、三娘子的脾氣秉性了如指掌?”

“額……”

潘晟這突如其來的一問,讓朱翊鈞愣住了。

過了少許,朱翊鈞呵呵笑道:“之前張先生說過,朕就記下了,九邊重鎮關乎國體,朕豈能不上心?”

潘晟覺察出這句話帶著敷衍,但也不好再問,只能笑著點點頭,“大明有皇上這樣時刻關心國事的明君,是萬萬百姓之興吶……”

“皇上圣……”

朱翊鈞見眾人又要開始山呼海嘯的高喊圣明,趕忙伸手止住。

他換了個話題對申時行道:“萬歷五年,申愛卿你在戶部任左侍郎。

那么朕現在交予你一件事。

如今九邊重鎮雖算得上太平,但外族蠻夷始終窺探著大明,其野心昭然若揭,朕作為大明天子,豈能不未雨綢繆?

戶部張愛卿公事繁多,難免會有遺漏,申愛卿你幫他照看住戶部。

方才朕說過,國庫存銀不得少于四百萬兩,便是如此。

倘若有一天開戰,不管是遼東女真還是西北蒙古,朕要有足夠的銀子打完一場勝仗!

明白嗎?”

申時行連忙跪地磕頭:“臣遵旨!”

“起來吧。”

朱翊鈞虛抬一下手,繼續道:“日后戶部必須經過申愛卿審核后,才能下放銀子。”

張學顏躬身道:“臣遵旨!”

由申時行幫著管理戶部,朱翊鈞最是放心。

而且申時行的性格,最適合戶部這種扯皮不斷的地方。

讓他這個慢性子與要錢的人慢慢磨去吧。

朱翊鈞又想起一件事。

都察院現在還是群龍無首。

他的目光便緩緩移到了吏部尚書王國光身上。

“王愛卿,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可有了人選?”

王國光早就想好了都察院左、右都御史的人選,只等著尋個機會給皇上匯報。

見當下問起,便立即把之前定下的人選說了出來。

“回皇上,臣推薦二人,一是吏部侍郎魏達行,此人行事穩重且為官清廉,絕不是那種結黨營私之人,可擔任都察院左都御史一職。

二是濟南知府萬順甫,這一次長清縣一案,他處事不驚,且在公堂之上不懼陳炌摘去烏紗,也為那三十八位鄉民喊冤,可擔任都察院右都御史一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凉城县| 建阳市| 北碚区| 舒城县| 张掖市| 贡嘎县| 奈曼旗| 渑池县| 垦利县| 广安市| 咸阳市| 曲周县| 陇南市| 永寿县| 江安县| 灵宝市| 柞水县| 阿巴嘎旗| 九台市| 浏阳市| 南川市| 漯河市| 绍兴县| 隆回县| 渑池县| 千阳县| 永昌县| 林口县| 建昌县| 鹤岗市| 宣武区| 鸡泽县| 乐平市| 潮安县| 玉门市| 沙田区| 湘乡市| 陆良县| 图木舒克市| 红桥区| 东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