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4章 和平為上

張四維大腦一片空白,站那久久未動。

他不知是該謝恩退去,還是繼續據理力爭。

似乎怎樣選都沒有了意義。

遙想那日早朝,他身為首輔站在左手第一位,大明言官皆以他馬首是瞻,那是何等意氣風發。

他感覺這一切就是發生在昨日。

張四維心中不甘,抬頭望向朱翊鈞,眼神中滿是不可置信。

書案后的朱翊鈞沒有再抬頭,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

“張四維,你回山西蒲州好好做你的商人,張甲征從明日起入國子監讀書,朕會善待他的,不會有人對他不利,這個你大可放心。”

“朕給你留了顏面,你也給自己留個顏面,你是個人才,可惜偏離了國本。”

這些話,讓張四維僵硬的身體顫了一下。

他盯著這位二十歲天子的側臉,竟然恍惚了。

彷佛龍椅上坐著的是那位病榻上的首輔,張居正。

……

“子維?你是個可堪大用的人才,日后切勿偏離國本啊……”

“子維?可要記住,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

“子維?治內立心為民,籌國策;御外持志為國,慮民遠。”

一月前。

張居正于病榻上講了許多,張四維在旁佯裝耐心地聽著,心中則是在想方設法的趁機斂權。

如今,這幾乎相同的一席話又在乾清宮響起。

張四維此刻已經清楚,這位二十歲的天子依然還是信任著張居正,從來就沒有認可過他這位接任的首輔。

他笑了一聲。

笑自己這些時日來所做的一切。

笑自己從那日早朝上,竟然沒能覺察出皇上對潘晟及馮保的保護之心。

也笑他自認為的運籌帷幄,實際只是做著一個黃粱美夢。

張四維慨然一嘆,眼前的浮云瞬間飄散。

他對著龍椅最后一次躬身一拜,轉身快步離去。

以后的大明權力中心,從此再也沒有張四維這個名字!

朱翊鈞這時緩緩抬起頭,望著那道落寞的背影消失在大門口,微微地嘆了口氣。

“潘愛卿,朕的這字怎樣?”

一張寫著字的宣紙由書案后遞到潘晟手中。

潘晟雙手接過御筆,端于面前,宣紙上僅有二字——子維。

朱翊鈞看出了潘晟的為難,知道他作為臣子無法評判這兩個字的好壞,便又開口替潘晟解圍:“潘愛卿當然會說好。”

潘晟如釋重負地笑了一下。

朱翊鈞雙手撐于桌上出了回神,隨后幽幽道:“內閣日后就靠潘愛卿把持了。”

潘晟跪地叩首:“臣遵旨。”

“去吧。”

朱翊鈞倚靠著椅背,合上了雙目。

潘晟走后,乾清宮內除了火燭發出的輕微“噼啪”聲,就再也沒了其他聲響。

周圍靜得可怕。

可隨后一陣悉悉索索的腳步聲,終還是打破了大殿的靜默。

這腳步聲從旁殿一路來到了正殿。

“奴才叩見皇上。”

馮保覺察出朱翊鈞的神色有些落寞。

他用力壓制住心中的狂喜,面上一副悲憫之色。

朱翊鈞微抬眼皮,“嗯”了一聲,揮揮手:“你去吧,去司禮監看著吧。”

“是皇上,奴才這就去。”

馮保伏在地上磕了個頭,隨后起身倒退著出了乾清宮。

次日清晨。

京城內照例響起“嗡嗡”的鐘聲,緊接著又是一陣沉悶的鼓聲。

東城門緩緩打開。

張四維背朝東門,面朝乾清宮,雙膝跪地深深一拜,旋即起身不做任何停留,轉身離開。

這一舉動,由錦衣衛迅速傳入乾清宮。

朱翊鈞聽后,只是微微頷首,便繼續批閱著奏章。

一旁的王喜姐,小聲道:“夫君,張四維是叩謝皇上好生對待張甲征嗎?”

揮動著的朱筆突然一頓,停在了奏章之上。

“你就不怕這些人把你這話傳到別人耳朵里,說你后宮干政?”

朱翊鈞側面看向王喜姐,語氣中略帶嗔怪。

王喜姐掃視一圈周圍,正有幾名小太監站在堂下候著。

小太監們面無表情,就像是一具具假人站在那。

“臣妾知錯了。”

王喜姐欠欠身,有些委屈地喃喃道:“最近臣妾是有些逾禮了。”

“也罷。”

“張四維那一拜可不是希望朕善待張甲征。”

朱翊鈞放下朱筆,起身扶著王喜姐來到堂下,對那幾名小太監吩咐道:“你們出去吧。”

小太監們躬身應了一聲,逃也似地快步竄了出去。

宮內鐵律:知道的越少,活的越久。

“張四維那一跪,跪的是他自己內心無愧。”

過了一夜,朱翊鈞的心情明顯好了許多,臉上也有了笑意。

“張四維身上雖是沾了商人的急功近利,但多少還是有些文人風骨的。”

王喜姐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夫君果然說得不錯,沒有好人壞人之分。”

朱翊鈞眼神一滯,想起這句話之前是說給林若溪聽的。

他盯著素手掩口,已知多嘴的王喜姐,笑了笑:“你是皇后,日后可不能再偷聽了。”

王喜姐收回手,羞臊地垂下頭,輕輕地點了幾下。

這時,門外進來一名小太監,抬頭看了一眼王喜姐,跪在了朱翊鈞面前。

“皇上,兵部尚書梁夢龍求見。”

“兵部?”

朱翊鈞臉上的笑消散下去,沉聲道:“帶他來乾清宮。”

那小太監應下,跑了出去。

朱翊鈞輕輕拍了拍王喜姐的肩膀:“你讓人去把那林若溪尋來,她剛從濟南府回來,說不定帶回來一些好玩的東西,讓她陪你解解悶。”

王喜姐知道夫君有政事要忙,也就不再停留,趕忙領著幾個女官離開了乾清宮正殿,向著旁殿走去。

……

“臣梁夢龍,參見皇上。”不多時,梁夢龍便腳步匆匆的進了乾清宮。

“起來吧。”

朱翊鈞問道:“是有何事?”

梁夢龍起身,躬身回道:“回稟皇上,臣有兩事稟報。”

“說!”

“隆慶五年,大明與俺答汗達成和議,開放大同、宣府等十一處馬市,于春秋兩季交易……”

梁夢龍先是鋪墊了一堆宣府與大同邊鎮的歷史,生怕這位年輕的天子不清楚。

可朱翊鈞前世就對邊防格外重視,九邊重鎮的情況了如指掌,更何況是宣府與大同這兩個重鎮。

這些陳年舊事朱翊鈞靜靜地聽完,梁夢龍終于進入到正題。

“去年冬時,土默特部首領俺答汗離世,其子黃臺吉繼位。黃臺吉此人目光短淺且貪得無厭,遠不如其父。

宣府與大同有探子回報,黃臺吉繼位后,曾要求過各部落斷絕之前的互市。

幸虧他們內部極力反對,黃臺吉沒有成功。

不過,黃臺吉即位以來,今年春的這一次馬匹明顯劣于往年,且那黃臺吉手下態度蠻橫。

宣府、大同兩位總兵認為黃臺吉是要借著破壞馬市來挑起爭端,所以他們提議提前備軍,提防黃臺吉作亂之心。”

朱翊鈞點點頭,“另外一件事是什么?”

梁夢龍:“回皇上,第二件事是遼東方面,建州女真首領阿臺近期起了反叛之心,他聯合蒙古一些部落,頻繁襲擾清河、叆陽堡等邊關貿易市鎮,而且對撫順關已開始有了試探。

遼東總兵李成梁建議圍剿,殺一殺女真的氣焰,否則以他們貪得無厭的性子,定會得寸進尺。

若是放任不管,假如女真繼續聯合更多周圍的部落,那后果不堪設想。”

朱翊鈞聽完稍作尋思,道:“李成梁所說不錯,王杲當年就多次反叛,結果在八年前被李成梁擊潰逃亡,如今其子看來也是秉承了他父親的反心,若是以懷柔之策只能助紂為虐。

今日你給李成梁書信一封,讓他便宜行事,萬以下的兵員調動可先斬后奏,事后將實情上書即可。”

女真以騎兵突襲擅長,燒殺搶掠之后便揚塵而去。

遼東又與京師相隔甚遠,一來一回也需十余日。

總兵官臨機決斷也是以應對瞬息萬變的邊疆戰事,這已是多年的傳統了。

相對于建州女真,近些年蒙古部族倒是安穩了許多。

自從隆慶五年,俺答汗歸順大明后,雙方開放互市。

蒙古以牲畜、皮毛及一些特產換取明朝的紡織品、食鹽、茶葉等一些生活必需品。

交易的繁榮換來了暫時的和平,也給大明的財政減輕了壓力。

而剛繼位的黃臺吉,似乎有意想打破這些年維持的和平。

朱翊鈞也是不得不重視。

如今大明國庫雖有盈余,但也不能為了一點兒馬匹小事,就大張旗鼓殺向蒙古。

能和平解決,還是以和平為主。

畢竟戰爭所需的軍餉,是會平攤到每個百姓頭上的。

朱翊鈞權衡著利弊,不禁想到了俺答汗的妻子,三娘子。

隆慶五年,大明與蒙古兩方就和平互市方面談判中,三娘子功不可沒。

而張居正,則是大明這邊推動此決策的其中一人。

二人也算是隔空合作過一次。

“梁愛卿,先讓大同、宣府兩鎮做好提防,增兵一事暫緩。”

朱翊鈞想了想又道:“蒙古一事,朕心中已有了打算,兩日后召開廷議,到時候與各位愛卿商議一番。”

梁夢龍躬身應道:“臣遵命。”

“哎?對了,上次戚繼光進京,走的也是著急,說是軍中有事,是何事?”

朱翊鈞想到了那日沒有見到的戚繼光。

戚繼光掌管的薊州這些年一向太平,從未有過戰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招远市| 沭阳县| 清丰县| 宁津县| 东辽县| 含山县| 阿图什市| 惠安县| 南涧| 原阳县| 沐川县| 绥阳县| 无棣县| 兖州市| 亳州市| 深泽县| 门头沟区| 绥滨县| 当涂县| 莒南县| 电白县| 珠海市| 郧西县| 宁国市| 鹤峰县| 凯里市| 达日县| 通渭县| 吐鲁番市| 鹿泉市| 神池县| 金秀| 措美县| 宝丰县| 北安市| 崇文区| 佛冈县| 绥滨县| 嵩明县| 荣成市| 得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