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莫問我
- 大漢:吾絕不為海昏侯
- 獅子的小迷弟
- 2024字
- 2025-05-03 22:56:29
如今司馬還只是姓氏,洛水的一世清明未被玷污,霸水的信用值在世人心中依舊堅挺。
當然劉賀也不是司馬懿,沒有出爾反爾的心思。他的確沒有想殺霍光。
其實也不是不想殺,而是不能殺。
霍光執政多年,門生故吏遍布朝野上下,若是誅殺霍光,必定朝野震動。
其次,霍光是劉賀進京最大的功臣。如果誅殺霍光定罪,劉賀該如何自處?
是故,霍氏必除,霍光必死,但不能殺。
“陛下何以在妾面前立誓。”劉賀對洛水起誓,理所當然的獲取霍成君的信任。不過,她卻沒有立刻指出劉賀的問題,反而是行禮賠罪。
“朝廷之事,妾本應閉口不言。然大將軍畢竟是妾生父,親親相隱。”
“情急之下沖撞了陛下,望陛下恕罪。”
劉賀快步上前,在驚呼聲中將人攔腰抱起,“你何罪之有。”
“朕先前便說過,無論是朝廷還是后宮,你皆可以暢所欲言。”
“朕只是不解,成君何以言朕欲殺大將軍。”
霍成君依偎在劉賀懷里,“妾斗膽妄言。”
“昔日酂侯蕭何不過劍履上殿,入朝不趨。家父雖有微博之功,亦不如酂侯遠甚。”
“陛下此舉無異使家父居爐火之上。”
劉賀有些詫異。他沒想過這點小伎倆能瞞過霍光,可他沒想到就連年幼的霍成君也能看出他的“良苦用心。”
果然,不能小覷天下人。今日來此,真是來多對,
“是朕疏忽,若非成君提醒險些釀成大錯。”
“娶妻當娶賢,古人誠不起我。成君真乃賢內助。”
霍成君感受到劉賀不安分的小手,小臉通紅,“陛下。”
“陛下可否放妾下來。”
劉賀搖搖頭,緩步上前將霍成君放在床榻上。
“大將軍扶先帝于襁褓迎朕于昌邑,赫赫之功。若非太祖高皇帝有言‘非劉氏不得封王’,以大將軍之功,當封國。”
“陛下....”
劉賀抬手攔住焦急的霍成君,繼續說道,“可尚書臺說報奏疏,只是給大將軍賞賜些許錢財。”
“若是昭告天下,豈非顯得朕賞罰不公。”
“是故,朕才仿酂侯之舊事,賜大將軍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
“沒曾想,反倒是好心辦了壞事。”
說到此處,劉賀眉頭緊鎖,苦惱道,“不可輕封,又不可重賞,為之奈何。”
霍成君起身用嬌嫩的小手撫平劉賀眉宇間的溝壑,柔聲道,“妾只知家長里短,不知天下大事。”
“陛下可與朝廷公卿共議。”
劉賀抓住霍成君的手,“問題是誰提出來的,就應該由誰來解決。”
“朕令你,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來。”
“若不然.....”
劉賀說著露出一抹壞笑,湊到霍成君耳邊低語幾句。惹得佳人滿臉通紅,再次舉起了拳頭。
“陛下。”霍成君嬌羞的瞪了一眼,心里暗暗叫苦。
劉賀知冷熱解人意,乃是當之無愧的良配。然,日月有缺,人豈有十全十美。
天子溫柔體貼,卻在房事上異常的荒唐,其奇思妙想,不僅《素女經》《合陰陽》《十問》等古籍未載,就連出嫁時母親所給的《秘戲圖》也未有天子所想羞人。
“若是想不出也無妨,朕不會怪罪與你。”劉賀笑著說道。
“陛下。“霍成君白了一眼。
她豈能想不出,只是不便多言。后宮插手朝政,本就為君王所忌諱,為此孝武皇帝不惜去母留子。
更何況霍光還是她的親生父親,以子論父,何其失禮。
斟酌再三,最終還是女兒家的羞恥心占了上風。
霍成君試探性的開口道,“大將軍年事已高,陛下若有心封賞,不如賜大將軍‘入朝不趨’如何?”
“至于劍履上殿,贊拜不名就免了吧。”
“如此既能全陛下愛護之意,又可彰顯大將軍之功,兩全其美。”
“諾。”劉賀搞怪般行禮,引得佳人輕笑。
頓了頓,說道,“可朕已下詔尚書臺,為之奈何?”
霍成君閉口不言。
在她看來,劉賀這句話有兩層意思。天子一言九鼎,既已下詔,又豈能更改;再者,本是一番好意,若是誤解恐損君臣之情。
兩個問題,她都難以回答,也不能答。
良久后,霍成君低下頭,低聲道,“陛下,妾依了你便是。”
“何故為難妾身。”
一夜春風度,雨潤如酥。
......
另一邊,大司馬大將軍府。
霍光依舊在操勞國事,數十斤竹簡擺在身旁,其子霍禹跪坐于下手。
霍光處政多年胸中溝壑萬千,繁雜瑣事處理起來得心應手。沒一會,身旁的竹簡就少了一大半。
慕然,霍光眉頭微皺,停筆沉思。
霍禹見狀心頭一緊,下意識低下頭。能讓霍光停筆,一者軍國大事,不可不慎重;二者就是為了考校他。
在朝中,他是威風八面的關內侯,中郎將,未來的光祿勛。
可在大司馬大將軍面前,他不過一塊朽木。
皇天在上,匈奴犯邊,羌人東進,南蠻北上。
莫問我,莫問我。
霍禹的祈禱沒有任何作用,霍光將筆放在一旁,示意馮子都將奏疏遞給霍禹。
霍禹接過奏疏,看著劉賀的批復,眼中喜色一閃而過。
他坐直身子,拱手道,“兒以為阿父當上表謝恩,請辭。”
霍光倍感欣慰,手捋胡須,臉上也浮現一抹笑意,“為何要辭?”
霍禹見狀信心十足,大聲道,“一辭,二辭,三辭,可矣。”
霍光聞言頓時一僵,驚愕之下斷了幾根心愛的長須,疼的倒吸一口涼氣。
良久,霍光壓下心中激蕩,“滾。”
霍禹如釋重負,起身便走,“兒告退。”
“望阿父早些歇息。“
“回來。”
臨走前的寬慰,讓霍光心中的怒意消散了大半。他叫住霍禹,將劉賀的險惡用心細細說了一遍,所說與霍成君如出一轍。
“你可知陛下為何如此......”
霍禹聞言勃然大怒,“豎子安敢如此。”
“若非阿父,他豈能位居九五。如今不思報恩,反倒心懷不軌。”
“豈有此理,其心可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