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陛下欲殺家父乎
- 大漢:吾絕不為海昏侯
- 獅子的小迷弟
- 2204字
- 2025-05-02 23:55:41
次日,劉賀按約定并未去椒房殿,而是轉頭去了嚴羅紨昭陽殿。
嚴羅紨得知劉賀要來喜不自勝,不顧嚴寒,早早立于殿前等候,“妾,恭迎陛下。”
嚴羅紨作為劉賀昔日的王妃,容貌德行都是上上之選。如今盛裝出行,加之多日憂思臉色發白,乍看之下竟有西子捧心之美。
若是細看....
咳咳,不能細看。
三國兩丞相,一人風骨傳世,一人志向永存。
劉賀沒有諸葛丞相的風骨,倒是繼承了曹丞相的大志。
“起來吧。“劉賀淡淡的看了兩眼,并未過多停留。
帝王的冷漠如同刺骨的寒風,嚴羅紨臉上的喜悅頓時消散的無影無蹤,起身時身形恍惚,險些跌倒在地。
一眾宮女大聲驚呼,劉賀的腳步也微微一頓,最終還是沒有停留。
在宮女的攙扶下穩住身形,嚴羅紨臉上亦重新浮現笑容,快步跟在劉賀身后。
“進來可好。”
“勞陛下掛念,妾一切都好。”
劉賀點點頭,心中暗自懊惱,或許當初就不應該往宮門口迎接。
人生最難的不是失望,而是給予希望后又被剝奪的絕望。
終究還是太年輕,被丞相所誤,沒抵過美色的誘惑,讓自己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沒有過多的言語,寬衣解帶。
耳鬢廝磨間,嚴羅紨好像感受到了什么,眼神深處浮現出久違的笑意。
......
清晨,劉賀在宮女的服侍下起來,瞅了瞅便宜兒子又象征性的說了幾句寬慰的話便大踏步離開昭陽殿,頗有例行公事,
身邊的宮女忿忿不平,嚴羅紨卻只是嘆氣,并未過多解釋。
另一邊,劉賀回到溫室殿,王善當即呈上兩份奏疏,看上面的印泥還未打開過,應是大臣上奏的。
劉賀嘖嘖稱奇,自從娶了霍成君后,他已經好長時間沒見過新鮮的奏疏了。
一者是,按朝中慣例,往尚書臺的奏疏一式兩份。些許風言風語,劉賀想看也看不到,尚書臺諸位自動幫他過濾了。
二者,滿朝文武都知道,如今大漢,小事霍光做主,大事劉賀做主。平時都是“無關緊要”的小事,也用不著劉賀操心。
打開奏疏,劉賀恍然大悟,年光將近,該改元了。
太常蘇昌與太史令商議,又報丞相與大將軍核準,制定了幾個合適的年號,想讓劉賀挑選。
圣臨,神佑,紹元,建武,永平,咸熙。
按照慣例,改元應當在朝廷上眾議,然后由劉賀決定。此次卻是一反常態,由奏梳上奏。
劉賀思索片刻,頓時就明白霍光的用意。此舉可讓劉賀享受帝王的乾綱獨斷,同時還能通過所選年號,看出劉賀的態度。
思索片刻,神佑首先被劉賀排出,“神佑”二字聽起來不錯,還符合劉賀一直以來冒充“太祖高皇帝”指點的人設,但太過于偏向太祖高皇帝與神靈,顯的可有可無。
建武也不合適,彰顯武功雖然好聽,可野心太大。永平為長治久安,咸熙為天下和樂光明,二者太過理想化。
六個年號,一下子被排除了四個,劉賀陷入了糾結。
圣臨:圣取“圣意天授”之意,《尚書·大禹謨》“皇天眷命,奄有四海,為天下君”;“臨”乃是天命降臨,又暗喻高祖魂臨未央宮。
紹元:紹取“繼承、延續”之意,強調劉賀作為漢武帝之孫的宗法正統性;“元”取新帝登基,象征萬象更新之意。
劉賀思來想去,在“紹元”二字上畫了個圈。
“太祖高皇帝”在劉病已的傳播下,已經是人盡皆知,用不著在年號上顯示。
再者他喜歡“元”。萬象更新,開元盛世。
劉賀將奏疏遞給王善,吩咐道,“傳召尚書臺,論定策安宗廟功。”
“諾。”
自劉賀登基稱帝,至今已有半年。終于等到收獲之日,尚書臺眾人議功不可謂不快。
僅過去一日,劉賀便收到了尚書臺擬定封賞的奏疏。
首當其沖的便是大司馬大將軍霍光,因位高權重,又是博陸侯已是封無可封,是故只是簡單的加食邑一萬七千戶,黃金六千斤,錢六千萬,馬一百匹.....等等。
次之便是霍光手下頭號親信張安世,由光祿勛右將軍升車騎將軍,尚書仆射,加食邑一萬戶,黃金三千斤,錢兩千萬,馬五十匹......
可以說,張安世的封賞僅次于霍光,遠超一眾群臣,就連御史大夫蔡誼,丞相楊弊封賞也在張安世之下。
楊敝蔡誼皆是加食邑五千,黃金一千,錢財若干。
剩下的霍禹,由關內侯升廣陵侯,任光祿勛,食邑三千。
王式,龔遂,王吉,劉德,丙吉,封關內侯。
其余,田延年,韓增,杜延年,蘇昌,范明友,鄧廣漢,趙充國等人不過是賜金,加食邑。
這封分蛋糕的奏疏,看似從上到下雨露均沾,但劉賀敏銳的發現了其中的權力變化。
張安世明升暗降,沒了光祿勛的職位,也就沒了兵權。給了尚書仆射,看似能處理朝政,可尚書令是霍光。
看來劉病已的出現,讓霍光對張安世也有了防備。
對此劉賀并沒有阻攔,因為阻攔也沒用。他提筆在奏疏上寫道,“大司馬大將軍大功于朝當仿蕭何故事,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
“劉病已推行高祖犁,勞苦功高,當為廣陽侯,食邑一千戶。”
“趙充國戍邊多年,未曾有失,封營平侯,食邑三千戶。”
霍光的權勢已經到了極點,即便加特權亦無礙大局,反而還能讓他獨立于朝堂之上;讓劉病已為候,則是讓他更好的吸引霍光的目光,至于趙充國不過是劉賀下的一步閑棋。
西漢將星如云,猛將如雨。劉賀前世知道的就有,韓信,周亞夫,樊噲,周勃,周亞夫,衛青,霍去病,趙充國,陳湯....
人數太多了,一時間根本說不完。
不過這些人絕大數多都活躍在漢初,如今皆已作古,牛皮哄哄喊出“犯我強漢著雖遠必誅”的陳湯又還未出生。
劉賀有印象且存世的名將,唯有趙充國。
他沒指望些許封賞就能拉攏趙充國,畢竟趙充國也是霍光一手提拔上來的,且遠在邊疆。
他此舉,不過是想讓趙充國心生感激,若是因此能讓霍光與趙充國心生間隙就更好了。
傍晚,劉賀前往椒房殿,迫不及待的告訴霍成君這個好消息。
哪曾想,霍成君聽后臉上無半分喜悅,反而大驚失色,“陛下欲殺家父乎?”
劉賀心里咯噔一下,表面卻佯裝不解,“成君何出此言,朕可對霸水起誓,絕無此心。”